常规剂量对比强化剂量匹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常规剂量对比强化剂量匹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匹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强化剂量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世界范围内,急性冠脉综合症是患病率最高、死亡率最大,占用医疗资源最多、花费最为巨大的疾病之一。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使冠心病患者获益,从而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西方人群相比,我国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具有不同的年龄组成和合并疾病、行为方式、血脂基线水平,西方血脂控制指南并不适用于我国人群,新型他汀类药物在我国缺乏足够充分的临床证据。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以及我国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合并糖尿病的现实,急需他汀类药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方面的研究。匹伐他汀较其他他汀类药物应用于临床晚,相关研究缺乏。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剂量的匹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对象我们选取年龄大于60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患者(n=233),随机分配到常规剂量和强化剂量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剂量匹伐他汀(2mg/天,n=117)和强化剂量匹伐他汀(4mg/天,n=116),随访期设定为接受匹伐他汀治疗后的2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指标包括血脂水平、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原发终点事件设定为匹伐他汀治疗30天后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而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肝脏损害肝酶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及肌酸激酶正常上限3倍,认知改变和神经损害及横纹肌溶解等。2统计学方法连续性变量记录为均数±标准差,非正态分布变量记录为中位数及分位数间距,分类变量记录为百分率。评价基线水平资料差异时,正态分布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匹伐他汀治疗及临床终点事件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均经SPSS 15.0软件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常规剂量和强化剂量的匹伐他汀两组患者入组后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基础舒张压水平、其他用药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基线水平血清甘油三酯(TG,1.79 Vs 1.7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94 Vs.2.91 mmol/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1.13 Vs.1.11 mmol/L)、Hs-CRP(7.84 Vs 7.99 mg/L)和HCY(8.78 Vs 9.02 mmol/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常规剂量组LDL水平降低了约30.0%(2.06±0.84mmol/L),强化剂量组LDL降低了29.3%(2.01±0.71mmol/L),两组无统计差异(P0.05);而经过1年的治疗,强化治疗组的LDL水平相比常规剂量组降低约8.5%(0.16 mmol/L,P0.05)。在2个月,6个月及1年的随访期内,常规剂量和强化剂量匹伐他汀治疗降低TG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在整个随访期内,强化匹伐他汀治疗在降低血清TC及升高HDL水平上与常规匹伐他汀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个月、6个月和1年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的Hs-CRP均显著降低(5.14±3.78 mg/L Vs.4.75±3.31 mg/L),然而强化匹伐他汀治疗并未显著降低Hs-CRP(P0.05)。与之类似,不同剂量匹伐他汀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HCY分别下降到4.23±2.49 mmol/L和4.56±1.97 mmol/L,两组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在1年的随访期内,常规剂量组总共有15人发生了原发终点事件(12.8%),而强化治疗组总共有16人发生了原发终点事件(13.8%),强化剂量匹伐他汀治疗并未增加终点事件的发生率(Log Rank和Breslow法,P0.05)。肝脏损害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在常规剂量和强化剂量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2/117)和9.5%(11/116);而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6%(3/117)和0.9%(1/116),然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认知改变和神经损害、横纹肌溶解等恶性事件。结论:与常规治疗剂量相比,强化剂量匹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患者具有显著降低LDL水平(8.5%),然而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匹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强化剂量 有效性 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R587.1
【目录】:
- 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1
- 材料与方法11-13
- 结果13-15
- 附图15-19
- 附表19-22
- 讨论22-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2
-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32-45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晓玲;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现状[J];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3期
2 王书香,杨志新;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J];临床医学;2001年03期
3 李泓波,陈杰,焦瑞昌;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年01期
4 果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1年01期
5 黄震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J];新医学;2002年01期
6 栗云雁,潘怀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黄勤贵;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现状[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8 姚凤臣,柳兢,王少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现代医学;2002年06期
9 张广东 ,郭志远;川芎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9期
10 张影,赵长云,徐国强,王桂芬;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凯;杨坡;梁明;鞠庆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液流变学改变[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张红玲;王忠丹;郭蕾;;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流变学观察及杏丁的治疗作用[A];2003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志军;;不稳定型心绞痛“序贯治疗”的研究[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车海明;;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A];全国第三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陈宋明;王东明;卢承志;李玉光;房小yN;;血红素氧合酶-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国彬;方强;陆志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改变[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吕红娟;赵斌;聂龙文;;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体会[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8 于晓凤;罗小林;谢建寰;;自拟稳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刘丹;;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疗效分析[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赵秀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入秋当心不稳定型心绞痛[N];健康时报;2007年
2 张力波;当心不稳定型心绞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王佳;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指导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心血管内科 王红勇 副教授 通讯员 朱广平 记者 张元婧;入秋当心不稳定型心绞痛[N];医药导报;2007年
5 刘利华;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魏开敏;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万同己;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亚康 吴籍;对待不稳定型心绞痛马虎不得[N];医药经济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t,
本文编号:513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1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