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炎症、内皮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7 19:41

  本文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炎症、内皮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型 炎症 内皮 血小板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CYP2C19基因型接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PCI术后患者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MP-9、s VCAM-1、s E-selectin的水平,观察血小板、炎症、内皮指标及CYP2C19基因变异对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519例行择期PCI术的患者,术前检查CYP2C19基因型,并根据基因型将患者分为快代谢组、中代谢组、慢代谢组。在PCI术前晚上给予口服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PCI术后24h清晨收集血液样本,通过荧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人外周血浆MMP-9、s VCAM-1、s E-selectin的水平。通过电话、门诊、再入院记录等途径对PCI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入院,非致死性心梗及心源性死亡。结果1.快代谢组、中代谢组、慢代谢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具有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8.58,15.89,23.39 P0.01),快代谢组分别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均0.01),而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不同基因组间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差别有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24.49,33.04,33.66 P0.01),快代谢组分别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均0.01),而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三组不同基因组间炎症指标MMP-9差别有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178.11,361.34,348.38 P0.01),快代谢组分别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均0.01),而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三组不同基因组间内皮损伤指标s VCAM-1差别有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175.25,216.63,233.91 P0.01),快代谢组分别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均0.01),而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三组不同基因组间内皮损伤指标s E-selectin差别有显著性(中位数分别为5.98,7,7 P0.01),快代谢组分别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均0.01),而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根据主要心血管事件是否发生分组,经单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CYP2C19基因型为中代谢及慢代谢型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2.318,95%CI:1.251-4.297,P=0.008。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携带CYP2C19基因变异(中间代谢和慢代谢)患者氯吡格雷对其血小板活性的抑制、抗炎和内皮保护作用,以及防治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均不如快代谢患者。
【关键词】: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型 炎症 内皮 血小板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材料和方法11-15
  • 结果15-24
  • 讨论24-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9
  • 综述39-51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抗栓治疗进展[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2 胡威;;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12期

3 金建芬;陆骏;凌峰;蒋小f;;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年01期

4 陈艳;;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8例的急救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4期

5 张宏;;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综合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18期

6 严家嫦,朱梅燕;PCI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预防护理措施[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年06期

7 季梅丽;茅文辉;杨阳;;PCI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31期

8 麻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于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PCI术后的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9 贺晓楠;李淑梅;刘斌;;应用腺苷救治成功PCI术无复流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陈宏博;刘和俊;汪太平;史学功;金朝龙;;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长江;左玉兰;;PCI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与护理[A];2011年河南省介入护理学术交流及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2 荣杰;许颖智;张军平;;浅谈冠心病PCI术的中医药辅助治疗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颜红兵;刘臣;宋莉;赵汉军;李文铮;陈艺;周鹏;迟云鹏;王韶屏;;青年患者PCI术后再次冠状动脉重建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马小茹;程荣超;薛莉;李学奇;;心肌声学造影评价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对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5 王卫忠;;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预测价值[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唐栩;毕绮丽;范柳媚;;PCI术后患者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玉辉;罗助荣;黄明方;曹小织;章文莉;刘东林;郑卫星;;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8 陈昭昭;;冠心病患者血清CRP的浓度及PCI术后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9 吕吉元;杨丽峰;贾永平;;缬沙坦对PCI术后内皮功能不全的干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周碧月;;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护理体会[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蕾;盐酸替罗非班对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作鹏;冠心病PCI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汤学超;PCI术前他汀预治疗对PCI相关炎症及心肌损害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魏志敏;山莨菪碱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直接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效应[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5 朱巧;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单秋菊;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年

7 管斌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冠心病PCI术后中医药应用情况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宋翠;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及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9 鲁静朝;PCI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的机制影响因素[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10 卜雁;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慢复流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0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690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