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18 14:04

  本文关键词: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在感染、炎症、创伤、佩戴角膜接触镜、退行性疾病等状态下,毛细血管自角膜缘长入角膜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角膜新生血管可以阻挡光线入眼、引起角膜瘢痕、破坏视觉敏感性、引发角膜炎症或水肿、导致角膜移植后排斥。血管生成因子与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破坏是引起角膜新生血管的根本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主要的促血管生成介质,目前,通过抑制VEGF的活性已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抗VEGF药物治疗角膜新生血管也日趋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抗VEGF药物主要有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加他尼钠(pegaptanib sodium,Macugen)、阿伯西普(Aflibercept,Eylea),这些药物治疗CN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有研究可循。康伯西普(Conbercept,朗沐)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该类药物,系利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生产的重组融合蛋白,由人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和4,与人免疫球蛋白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该药物与VEGF结合,竞争性抑制其与VEGFR结合并阻止受体的激活,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目前仅有该药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试验,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目的为探索康伯西普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的探索康伯西普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的CNV患者共3例4眼,并随访3-5.5个月。患眼表面麻醉后,在角膜3点、6点、9点、12点共四个方位行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如其他方位新生血管较多则于相应部位行额外注射,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共0.1ml。基质内注射后沿接近角膜新生血管的角膜结膜缘行结膜下注射康伯西普0.1ml。比较注射前及注射后患眼视力、眼压、CNV形态、新生血管面积(neovascular area,NA)及血管直径(vessel caliber,VC)的变化。结果1.角膜新生血管形态观察患者2、3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后1w,睫状充血明显减轻,角膜新生血管变短、管腔变细、部分细小血管消失,对浅表层及深基质血管均有效,角膜水肿和浑浊减轻。注射后随时间推移,新生血管逐渐再生,血管变长、变粗。患者1三次注射后1w,均出现睫状充血减轻,角膜新生血管变短、管腔变细、部分细小血管消失、对浅表层及深基质血管均有效,角膜水肿和浑浊减轻。每次注射后随时间推移,新生血管逐渐再生,血管变长、变粗,并于下一次注射后再次出现上述消退现象,如此往复。2.视力:第一次注射后1w,患者1左眼视力由数指/10cm提高为数指/50cm并维持至随访结束。第一次注射后1w,患者1右眼提高1行且于第二次注射后1w再次提高1行并维持至随访结束。注射后1w,患者2视力由数指/30cm提高为数指/50cm并维持至随访结束。注射后1w,患者3视力提高1行并于第15w恢复为治疗前水平。3.NA及VCNA:患者1第一次注射后1w,左眼NA减少30%,右眼减少19%。注射后1w至6w双眼NA于波动中增加(波动可能由测量误差所致,下同),于注射后6w左眼NA回复为治疗前水平,右眼NA较治疗前减少12%。第二次注射后1wNA较第二次注射前(即第一次注射后6w),左眼减少24%,右眼减少12%。第二次注射后1w至第二次注射后14w,双眼NA逐渐增加,于第二次注射后14w,NA较第二次注射前左眼减少1%,右眼增加8%。第三次注射后1w较第三次注射前(即第二次注射后14w)的NA,左眼减少16%,右眼减少3%。患者2注射后1w,患眼NA减少13%,注射后1w至注射后12w,NA于波动中增加,注射后1月(4w),NA较注射前减少9%,注射后3月(12w),NA较注射前减少5%。患者3注射后1w,患眼NA减少3%,患者缺乏注射后1w至注射后15w的随访过程,注射后15w,患者NA恢复为注射前水平。VC:患者1第一次注射后1w,左眼VC减少0.25,右眼减少0.205。注射后1w至6w,左眼VC逐渐增加,右眼VC于波动中增加,注射后6w较治疗前VC的减少值左眼为0.05,右眼为0.06。第二次注射后1w的VC较第二次注射前(即第一次注射后6w),左眼减少0.225,右眼减少0.17。第二次注射后1w至第二次注射后14w,双眼VC逐渐增加,于第二次注射后14w,VC较第二次注射前左眼增加0.225,右眼增加0.1。第三次注射后1w较第三次注射前(即第二次注射后14w)的VC,左眼减少0.3,右眼减少0.17。患者2注射后1w,患眼VC减少0.44,注射后1w至注射后12w,VC逐渐增加,注射后1月(4w),VC恢复为注射前水平,注射后3月(12w),VC较注射前增加0.1患者3注射后1w,患眼VC减少0.4,患者缺乏注射后1w至注射后15w的随访过程,注射后15w,患者VC较注射前减少0.1。4.并发症患者1第一次注射后3w左眼眼压29.3mmHg,停用激素滴眼液后1w复测眼压15.3mmHg。该患者于第二次注射后4w右眼眼压20.9mmHg,停用激素眼水后1w复测眼压14.5mmHg。研究中无全身并发症出现结论1.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能有效减小NA,缩小VC,提高患眼视力,且注射后1w效果最明显。2.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安全性较好,偶尔出现眼压增高且无全身并发症出现。3.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可有效减少角膜浅表层及深基质层新生血管。4.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对于治疗角膜急性/未成熟血管及慢性/成熟血管均有效。5.仍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性试验研究
【关键词】:康伯西普 结膜下及角膜 基质内注射 角膜新生血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2.2
【目录】: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5
  • 符号说明15-16
  • 前言16-19
  • 资料与方法19-23
  • 患者资料19-20
  • 试验材料20
  • 试验方法20-21
  • 观察指标21
  • 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21-23
  • 结果23-26
  • 讨论26-39
  • 结论39-40
  • 附图及附表40-46
  • 参考文献46-55
  • 致谢55-57
  • 附件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Effects of endostati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 chimeric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on antiangiogene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4年10期


  本文关键词:结膜下及角膜基质内注射康伯西普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4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