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性白内障与轴性近视的相关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11 01:24
近视患者在临床上较早出现核性白内障,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皮质性白内障不同,此类白内障出现年龄较早,视轴影响较明显,是近视发病率较高的我国在未来即将面临的艰巨防盲问题。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已经有学者从临床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了高度近视与白内障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的区别,导致部分屈光性近视患者混入从而干扰了相关研究结果,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摸索。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立足于轴性近视的视轴变化所对应的黄斑中心凹位置改变,分为临床和基础两部分,初步探讨了核性白内障和轴性近视之间的密切关系。【目的】1.通过临床影像分析,检测不同眼轴的轴性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直线距离(d MO)、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d MOv),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线垂直线的水平距离(d MOh),并探讨轴性近视患者不同眼轴的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情况,2.通过临床影像分析,检测合并核性白内障的轴性近视患者和单纯轴性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直线距离(d MO)、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水平线的垂直距离(d MOv),黄斑中心凹距视盘中心线垂直线的水平距离(d ...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轴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3 核性白内障的相关危险因素
1.3.1 氧化应激是核性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
1.3.2 轴性近视与核性白内障
1.4 核性白内障的相关基础研究
1.4.1 氧化损伤与核性白内障
1.4.2 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
第2章 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对轴性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的影响
2.1 不同眼轴的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情况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结果
2.1.4 小结
2.2 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对轴性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的影响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结果
2.2.4 小结
2.3 讨论
第3章 核性白内障患者和轴性近视患者的房水蛋白质组学研究
3.1 样品蛋白质的相关验证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小结
3.2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和定量蛋白质组的效果评估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小结
3.3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筛选不同眼轴的核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的差异蛋白质
3.3.1 材料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小结
3.4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筛选有否核性白内障的轴性近视患者房水中的差异蛋白质
3.4.1 材料
3.4.2 方法
3.4.3 结果
3.4.4 小结
3.5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044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轴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3 核性白内障的相关危险因素
1.3.1 氧化应激是核性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
1.3.2 轴性近视与核性白内障
1.4 核性白内障的相关基础研究
1.4.1 氧化损伤与核性白内障
1.4.2 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
第2章 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对轴性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的影响
2.1 不同眼轴的近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情况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结果
2.1.4 小结
2.2 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对轴性近视患者黄斑中心凹位置变化的影响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结果
2.2.4 小结
2.3 讨论
第3章 核性白内障患者和轴性近视患者的房水蛋白质组学研究
3.1 样品蛋白质的相关验证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小结
3.2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和定量蛋白质组的效果评估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小结
3.3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筛选不同眼轴的核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的差异蛋白质
3.3.1 材料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小结
3.4 高效液相色谱联合iTRAQ标记串联质谱鉴定、筛选有否核性白内障的轴性近视患者房水中的差异蛋白质
3.4.1 材料
3.4.2 方法
3.4.3 结果
3.4.4 小结
3.5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80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1804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