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04:02

  本文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临床上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中干性AMD以黄斑区地图状萎缩为特征,而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CNV)的增生为特征,随着病程发展常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并对患者的视功能和眼球运动控制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对于黄斑中心凹功能缺失的适应性表现就是在健康的视网膜偏心部分形成“伪造的中心凹”。这些“伪造的中心凹”被称为优选的视网膜位点(Preferred retinal locus,PRL),它们被作为眼球运动系统的新的基准位置。以往对AMD注视性眼球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注视位置的检测及对其注视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上,而本文通过采样率最高可达2000HZ的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EyeLink-2000,对AMD注视眼球运动中微扫视性眼球运动的幅度与峰值速度及最小分辨角对数(logarithm of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间的相关性等特征进行了观察,初步探讨高速眼球运动系统对黄斑疾病视功能评估和量化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的干性AMD患者20例20只眼,湿性AMD患者17例17只眼,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且为偏心注视,对侧眼均未见眼底病变;随机选取无其他眼病,且为中心注视的正常老年受试者37例74只眼为对照组。受试者坐于被试机显示器前,将其头部放置于下颌托上,嘱受试者注视前方50cm处的屏幕显示的视标,在进行每一次测试前,均需进行记录系统的校准与验证,通过Eyelink-2000高速眼球运动记录系统(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进行注视性眼球运动波形的记录及分析,该设备空间分辨率为0.01°,时间分辨率为0.5 ms或1 ms。通过EB软件(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建立的程序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对于所记录到的EDF格式数据,要转换成ASCII格式文件,随后导入Matlab(美国Math Works公司)进行数据的离线分析和处理。对比amd患病眼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之间关系,及微扫视幅度与logmarbcv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干性amd组: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幅度显著高于对侧眼(a2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1组)和非主导眼(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p0.01),a2组、n1组、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峰值速显著高于对侧眼(a2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1组)和非主导眼(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p0.01),a2组、n1组、n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amd组: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幅度显著高于对侧眼(a4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3组)和非主导眼(n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1,p0.01),a4组、n3组、n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峰值速显著高于对侧眼(a4组)、正常老年受试者主导眼(n3组)和非主导眼(n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0,p0.01),a4组、n3组、n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扫视幅度与微扫视速度及logmarbcva相关性干性amd组:a1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和logmar视力的散点分布关系呈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a1组、a2组、n1组、n2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均成正相关性。干性amd患病眼(a1组)微扫视幅度与其logmarbcva具有相关性(r=0.579,p0.01),而a2组、n1组、n2组微扫视幅度与logmarbcv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湿性amd组:a3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和logmarbcva的散点分布关系呈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a3组、a4组、n3组、n4组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均成正相关性。湿性AMD患病眼(A3组)微扫视幅度与其logMAR BCVA具有相关性(r=0.537,P0.05),而A4组、N3组、N4组微扫视幅度与logMAR BCV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Eyelink-2000高速眼动仪能较为高效且精确的对AMD患者的注视特征进行监测2.微扫视幅度和峰值速度间存在主序列关系,表明上丘神经活动在控制微扫视眼球运动产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3.AMD患者微扫视的幅度与logMAR BCVA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考虑可以将微扫视幅度、峰值速度等作为AMD患者眼球运动功能客观评价的指标4.AMD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中心视力的受损,采用旁中心注视,通过增加微扫视的幅度和速度以防止视觉的消退
【关键词】:黄斑变性 微扫视 注视 眼球运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74.5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缩略语12-13
  • 前言13-17
  • 研究现状、成果13-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7
  • 对象和方法17-25
  • 1 对象17-20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17-18
  • 1.2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18-19
  • 1.3 眼科检查及器械19-20
  • 2 方法20-25
  • 2.1 仪器和检测方法20-22
  • 2.1.1 实验设备20
  • 2.1.2 眼动仪系统的构成及基本原理20
  • 2.1.3 操作步骤20
  • 2.1.4 校准与验证20-21
  • 2.1.5 视觉任务21
  • 2.1.6 数据采集21-22
  • 2.1.7 微扫视甄别与分析22
  • 2.2 统计学方法22-25
  • 结果25-31
  • 1 干性AMD组25-28
  • 1.1 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分析25
  • 1.2 微扫视幅度与速度及LogMAR BCVA相关性25-28
  • 2 湿性AMD组28-31
  • 2.1 微扫视幅度与峰值速度分析28
  • 2.2 微扫视幅度与速度及LogMAR BCVA相关性28-31
  • 讨论31-40
  • 1 AMD视功能可塑性分析31-33
  • 2 Eyelink在AMD视功能评估中的运用33-35
  • 3 AMD微扫视幅度与速度分析35-39
  • 4 小结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9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9-50
  • 综述 注视稳定性评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功能价值的研究进展50-64
  • 综述参考文献58-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慈华;;212只正常人眼球运动度的测量及分析[J];眼科新进展;1989年01期

2 郭昆,李朝义;猴学习注视过程中眼球运动和操作延时的变化[J];神经科学;1995年04期

3 ;十分钟头、体倾斜对反转眼球运动的影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年04期

4 陈振豪;认识眼球运动[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2年05期

5 Glasauer S.;Kalla R.;Büttner U.;陈立军;;4-氨基吡啶恢复上跃式垂直眼振患者的视觉眼球运动功能[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5年07期

6 顾欣祖,林祺,练苹,麦光焕,秦允,叶秀兰;54例正常人眼球运动的特点[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1期

7 张尧贞;;眼球跳动[J];医学文摘(眼科学);1966年01期

8 ;法科学家发明眼球书写技术[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2年09期

9 赵沛英,李志光,曹武臣,赵玉滨;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眼球运动系机能分析[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10 黄卫敏,乔爱省;眼球内卷纸异物1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君;夏秋季更要保护眼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泽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强;眼球水平运动的生物动力学多元时序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玉秀;基于IPMC驱动的仿生眼球设计及制造[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张李娜;巩膜搜索线圈对微扫视性眼球运动幅度影响的观察与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微扫视眼球运动特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389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c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