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显微镜法对CLASS术后滤过通道演变的观察分析
发布时间:2025-03-15 03:40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C0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LASS)后滤过通道的演变过程,评估CLASS的降眼压机制。设计队列研究。研究对象2016~2017年施行CLASS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25眼)。方法 CLASS术后1、3、6、12个月对术眼手术区域进行UBM检查,并进行矫正视力、眼压、视野检查。主要指标滤过泡形态、后弹力层-小梁网膜厚度、巩膜池前后长度和高度,巩膜池大小与眼压的相关系数。结果术后1、12个月L型及H型滤过泡分别为19眼(76%)、6眼(24%);11眼(44%)、14眼(56%)。术后1、12个月滤过泡高度<1 mm者分别为4眼(16%)、17眼(68%)。术后1、12个月后弹力层-小梁网膜厚度分别为(0.104±0.026)mm、(0.100±0.019)mm。术后1、12个月巩膜池前后长度分别为(2.12±1.04)mm、(1.81±0.74)mm;巩膜池高度分别为(0.52±0.18)mm、(0.46±0.17)mm。术后12个月巩膜池前后长度、高度与眼压均呈负相关(r=-0.432,-0.523,P均<0.05)。结论 ...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滤过泡形态
二、剩余后弹力层-小梁网膜(TDM)
三、巩膜池大小
(一)巩膜池前后长度
(二)巩膜池高度
四、视力和视野
五、眼压与成功率
讨论
本文编号:40351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滤过泡形态
二、剩余后弹力层-小梁网膜(TDM)
三、巩膜池大小
(一)巩膜池前后长度
(二)巩膜池高度
四、视力和视野
五、眼压与成功率
讨论
本文编号:403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4035101.html
上一篇:隐斜视的测定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