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特征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2 13:19

  本文关键词:真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特征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真菌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诊断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组(真菌性鼻-鼻窦炎)及对照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发病预测方程,为临床快速诊断,尽早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3年3月-2013年3月之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102名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此作为研究组;按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同期收治的102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此204名患者病例资料中的26项发病因素进行统计,应用配对X2检验筛选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预测方程,并用所收集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方程进行检验。 结果:(1)通过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26项发病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为:中老年(40岁以上)女性多见,病程多在一年以内,常有面部不适及涕中带血的症状,CT检查常显示为单侧发病,单窦病变,发病窦腔的软组织影中常见致密斑或钙化灶,窦壁骨质常有增生硬化。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则常表现为:男性患者为主,发病时间多较长,常有鼻塞、嗅觉减退症状,专科检查常发现鼻息肉形成。除此之外,如下表现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及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均常出现,无显著差异:头痛,流脓涕,鼻腔臭味,专科检查见下鼻甲肥大,鼻腔内黏脓性分泌物。当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有如上症状或体征时,应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 (2)对204例患者临床资料的26项发病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如下7个发病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涕中带血、鼻臭、下鼻甲肥大、CT所示致密斑、钙化灶、单窦病变。建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预测方程:y=10.968+2.294X_1+1.890X_2+2.595X_3+2.074X_4+3.286X_5+4.373X_6+4.010X_7,P=exp(y)/[1+exp(y)],其中年龄为X_1,涕中带血为X_2,鼻臭为X_3,下鼻甲肥大为X_4,CT所示致密斑为X_5,钙化灶为X_6,单窦发病为X_7,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概率为P。 (3)将本研究纳入的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如上建立的发病预测方程进行检验,结果为:研究组患者中P0.50者占94.1%(96/102),P0.90者占85.3%(87/102)。对照组患者中P0.50者占8.8%(9/102)。 结论:(1)虽然真菌性鼻-鼻窦炎与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表现上非常相似,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仍然能够根据两种疾病各自的临床特征进行早期鉴别诊断。 (2)在临床研究中,可以采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大样本临床资料的统计,建立疾病的发病预测方程。 (3)本研究所建立的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预测方程能够指导临床工作中对本病患者进行早期正确诊断。
【关键词】:真菌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 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5.2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3
  • 资料和方法13-15
  • 1. 研究对象13
  • 1.1 病例资料13
  • 1.2 纳入标准13
  • 1.3 剔除标准13
  • 2. 统计指标13-14
  • 3. 统计学方法14-15
  • 3.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分析14
  • 3.2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预测方程的建立14-15
  • 结果15-20
  • 1. 病例的基本情况15-16
  • 2. 临床特征16-18
  • 2.1 一般情况16-17
  • 2.2 临床表现17-18
  • 3. 影像学特征18-19
  • 4.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分析19-20
  • 4.1 Logistic 回归分析19
  • 4.2 Logistic 回归预测方程的建立19-20
  • 4.3 Logistic 回归预测方程的检验20
  • 讨论20-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7
  • 综述27-38
  •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晶,孙树岩,宋伟,于博,吴昌竹;鼻窦真菌病CT表现及菌团阴离子测定[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5期

2 李永奇;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3 董建明;;慢性鼻窦炎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7年06期

4 孙陆军;孙光炎;;鼻窦内窥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12期

5 李厚恩,钱进,郭红光,孙建军;鼻内镜在诊治鼻腔鼻窦真菌病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4期

6 巢长江;尤建强;邱建鹤;;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病变63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19期

7 郝爱国;马玉;;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4期

8 孙文艳,周亚军,陶格陶呼,张伟;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4年07期

9 周兵,韩德民,张罗,黄谦,刘华超,刘铭,张永杰;经鼻内镜下改良Lothrop手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年07期

10 张革化;李源;曾转萍;李永奇;郭志娟;张宏;;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609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609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