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生物膜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5:08

  本文关键词: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生物膜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鼻-鼻窦炎 细菌生物膜 变应性因素 杯状细胞 扫描电镜


【摘要】:目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变应性鼻-鼻窦炎患者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粘膜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形态学特征,初步探讨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鼻窦炎细菌生物膜表达情况的影响,并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粘膜表面的杯状细胞密度,探讨杯状细胞与细菌生物膜生长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至9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和体征,所有患者均行过敏原检测、鼻窦CT检查、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 S)症状评分。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变应性因素将其分为:变应性鼻-鼻窦炎组和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手术中留取钩突、筛泡或上颌窦口黏膜作为标本,经常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法处理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通过对比文献中的上百张细菌生物膜图片,判断标本中是否存在细菌生物膜,并描述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及形态特征,分析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之间的差异。并对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阿利新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计数杯状细胞数,分析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之间的差异,,对变应性因素的存在与否和部分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各组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法比较,两组间观察到细菌生物膜的差异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10例(41.67%)患者为变应性鼻-鼻窦炎,14例(58.33%)患者为非变应性鼻-鼻窦炎。 2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菌生物膜的阳性结果。24例CRS患者的鼻粘膜样本经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18例样本存在不同形态的BBF,阳性率为75.0%,其中10例变应性鼻-鼻窦炎患者中10例均发现BBF,阳性率为100%,14例非变应性鼻-鼻窦炎患者中,8例发现BBF,阳性率为57.1%,经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两组患者细菌生物膜阳性率有差异。 3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鼻粘膜损伤及细菌生物膜形态。所有样本均观察到粘膜表面纤毛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倒伏,甚至缺失,细菌生物膜阴性患者纤毛损伤程度较轻。细菌生物膜阳性患者粘膜表面大量粘液性基质。1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粘膜表面发现了典型的细菌生物膜,具有水通道及多个微菌落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特征性的三维立体结构。这些样本包含了细菌生物膜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4两组间临床症状的VAS评分及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比较。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VAS评分均数分别为21.40±8.70和20.79±6.27,经t检验法比较,p0.05,可认为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均数分别为12.60±5.12和10.07±3.95,经t检验法比较,p0.05,可认为两组患者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无差异。 5两组间粘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比较。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杯状细胞数量均数分别为27.40±2.32和16.43±1.93,经t检验法比较,p0.01,认为两组患者粘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有差异。 结论:变应性因素组细菌生物膜的阳性率高于非变应性因素组,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变应性因素的存在与细菌生物膜形成密切相关,变应性因素可能是慢性鼻-鼻窦炎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变应性鼻-鼻窦炎组杯状细胞数量高于非变应性鼻-鼻窦炎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杯状细胞为粘膜上皮的主要分泌细胞,且扫描电镜下发现细菌生物膜阳性患者粘膜表面有较多粘液性基质,由此推测,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性基质(主要为粘蛋白)可能为细菌生物膜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因此,存在变应性因素的患者细菌生物膜阳性表达率高。另外,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变应性因素的存在与否和VAS评分及鼻窦CT评分无关。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细菌生物膜 变应性因素 杯状细胞 扫描电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5.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资料与方法11-15
  • 结果15-17
  • 附图17-22
  • 附表22-23
  • 讨论23-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综述 慢性鼻-鼻窦炎与细菌生物膜33-44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明婕;周兵;李云川;崔顺九;张罗;;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05期

2 李小敏;樊韵平;洪海裕;;变态反应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1年15期

3 李乐;夏忠弟;胡朝晖;周秩权;李洪涛;;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内的表达及耐药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10期

4 殷明德;;变态反应与慢性鼻窦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20期

5 刘争;王恒;陆翔;游学俊;高起学;崔永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11期

6 上官诚芳;王士礼;蔡昌枰;胡

本文编号:751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751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