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
本文关键词: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论文发表 > 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
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
发布日期: 2012-05-21 发布:
2011年第3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药房业务素质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医院的认知度和就医的选择。所以,推进医院药房管理改革,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当前医院药房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医院药房管理现状和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具体举措和运行保障,以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药房;信息化管理;具体举措;运行保障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b)-144-03
Manage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information
ZHENG Ku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uai′an First Hospital, Jiangsu Province, Huai′an 223001, China
[Abstract] Pharmacy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people′s awareness of hospital and treatment selection. So it is a key problem that the hospital pharmacy must take seriously management whose aim is to propel 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the hospital pharmac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pharmacy and maximize the satisfactory rate in patients. In this paper, our hospital pharmacy management current status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pharma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running securities to the pharma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Key words] Pharma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pecific initiatives; Running protection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医院形象的展示点,其业务素质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医院的认知度和就医的选择。所以,推进医院药房管理改革,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是当前医院药房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关键问题。说起药房管理,一般想到的一般是药品质量可靠,库存数据准确,品种和数量能满足医院临床供应等。但在目前医药分业实施、百姓对医院药价过高怨声载道的情况下,药房管理就必须考虑改革管理方式,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我国医院药房的管理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医院的大多数药房的工作都是以单纯的调配药品为主要内容,并且是以工作服务型为宗旨的。所以,药房的工作实际上是属于供应保障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些划价、发药之类的常规性事务。即使是对药房内部的管理,也只是以保障发放的质量、解决供求矛盾这些基本目标作为工作基础的。然而,大多数医院的药剂人员又只是具备着比较低的知识与学历水平,对于计算机只能进行简单操作,同时又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与知识,因而不能保证药房管理的良性运行,也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者,大多数医院在管理模式上不能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而是仍采用旧的制度化的管理,比如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药剂人员等。当前,很多大型医院所制订的制度中,很多条文的内容都不实用,可执行性相对较弱,而且有些情况下还比较刻板,不利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另外,一些医院及医生将药品的“回扣”作为其敛财的重要途径,因此药品采购就成了一项“肥差”,这样就滋生了以药养医的现象,从而导致药品价格的一再攀升,这样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医药资源,还使患者及单位的经济负担增加。很多医院的药品管理思想有偏差、管理措施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药房管理的正常运转,更不能实现在数据库联网管理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采购、存放及销售药品等操作,因而降低了整个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1]。
2 推进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药房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这是新时期提高药房管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措施,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据医院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实现医院药房业务流程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构建起医院信息化的系统结构,以有助于实现药房的资源共享、推行科学的流程,最终提高医院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每天都保证进、出药房药品的金额相符,是药房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以前的管理方式存在弊端,有可能价位相同的两种药“窜胡同”,即甲药多了1瓶,乙药少了1瓶,可在账面上却查不出漏洞。引入管理软件,实行数量、金额双管理,可以保障药品进、出金额相符,每个品种的数量也不容易出现差错,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调换药品的现象。
如果离开了计算机,实现双管理具有很大操作难度,管理好药房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医院里对于中药饮片实行抽查制,由于其使用频次很高,每周都要抽查一定的次数、品种,比较麻烦,对于药剂科来说,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如果把小包装饮片也纳入数量、金额双管理制度中就可以有效地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药房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就反映到了相关的具体工作细节中。比如验收药品和购进药品时,要优先保证以下药品的采购:基本的国家农保及医保的药品目录中记录的药品;要维持急救类药物的数量及品种的稳定。而采购员在采购时,则需要审核药品的合法性及供货方的资质,如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协议书及购销合同,供货方、药品质量、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的档案是否合格等。
另外,每一批次的药品是否都附带着国税或地税发票、随货通行单等合法的票据。按如下规定申购并购进麻精类的药品:申领“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类药品”时所使用的购用印鉴卡的数量要符合医院实际的使用量,杜绝使用现金、银行转帐的方式来完成。货到后,验收员通过对药品的质量和数量与药品的明细单进行核实完成验收,同时保证实物与票据内容相对应。比如:检查药品的标签、包装标识、说明书及外观质量与规定是否符合,尤其要看整件药品是否已贴合格证,对标识模糊、质量异常且包装不牢的药品可拒收。
很多药房在购进药品时往往只重视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和GMP/GSP证书这三个证,而不索要其他的证件。验收药品时,也不会检查批号等项目,只是对“品名、规格、剂型、数量及有效期”进行核对。当抽检的人手不够时,对于只要外包装看上去完好的货品就做验收合格处理入库,完全不检测注射剂的澄明度,更不会深入检验小包装的麻醉药品。根据国家的规定,像破伤风抗毒素、胰岛素这类药品是需要冷藏保存的,并且还要冷藏在专门的冷藏车或如冰箱这样的冷藏设备中,才可以进行运输。但是通常情况下,药房对运输这类药品的条件并不会严格要求。所以,为了避免以上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就要严格继续进行以下的操作:采购员审核药品和供货方的资质时,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从而细致地审核材料的合法性、有效性、时效性。对于进口类药品,要索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注册证》、注明上“已抽样”的《进口药品通关单》或《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一到货后就要验收入库,并在两个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清点时不能忽略最小的包装,最后两人在验收记录上签字。要优先验收急救类、冷藏类及临床急需的药品。同时,验收员要再次核对由电脑打印出的验收记录的信息是否与实物相符,以保证实物与信息一致。另外,,验收员可以将来货票据上的金额数与药品的信息是否相符作为判断信息是否准确的参考[2]。
首先,实现对在门诊就医的患者的相关医疗信息的资源共享,它包括了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主诉信息、理化检验的数据及影像学分析等,还有医师的诊断结论及辅助诊断的结果等资料,这样药师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用药提供指导。其次,实行单剂量的配药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服药更方便,也能避免药品的浪费,防止患者服错药,从而提高应用药品时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再次,除了通过计算机对药库、门诊及住院药房进行管理外,还可以利用它收集全国甚至全球所有的医药信息。通过建立计算机联网系统,将各科的医嘱指令及医师处方联入网内,这样就可以方便对药物咨询、制剂标准规范、药学的情报检索、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进行网络管理,最终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3]。
另外,药品采购也需要借助药房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来完成。药库管理人员要及时提供并保证药品采购信息的准确性,按照医院需要定期统计出各类药品的消耗情况,按时编制药品的分期以及临时采购计划,然后进行全院的药品采购,在这个过程中要摸准各科室的用药规律,避免药品紧缺和积压的现象,同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药品的安全可靠,提高医疗质量。药房信息化管理还包括为患者提供最大方便,借助计算机管理实行“零距离”服务,患者划价、交费后,计算机将信息传入药房,将过去的患者等药房,变为药房等患者,以节省患者在医院的时间。药房实现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为住院患者提供很大方便,比如可以在住院处设置自动化调剂机,把住院患者每次需要服用的药品都封装在一起,上面贴上患者的姓名、药品的服用说明等,可以有效地避免药品误发以及误服现象。另外,药房实现信息化管理,配液不再需要护士来完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药品的洁净度,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和人为原因造成的配液差错[4]。
4 药房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在医院药房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要对此项工作加强重视。系统建设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信息系统工程的指挥小组,负责落实执行工程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和步骤,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药房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和运行的有序进行。药房信息系统建成以后不可避免地要和原来手工管理进行交接,其管理方法和体制等均与以往不同,要积极进行药房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不适应信息系统处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做相应的改进,改变的工作流程要形成相应的制度和常规并严格地执行[5-6]。
5 结论
在对药品的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医院药房的优越性在获得认可后就逐步被广泛应用。它既提高了处理信息的速度,又简化了日常的工作流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可以加强管理的效能,并帮助各项药房的工作向正规化、科学化逐步迈进。中心药房与各个收费处及病区联网,当医师的普通医嘱输入后,会先由护士进行核对,无误后再提交到药房。经过药房人员的确认后,就会自动完成收费、增减库存等项目,并打印出单,药房人员根据单子取药,核对后再发出。药品的中心管理系统的药单有明细和汇总两种模式,可互相灵活切换,明细药品单显示的是与床号相对应的患者姓名及其具体所应用的各种药品,而汇总药品单显示的是汇总后的药品。中心摆药的措施实行后,因为一切收费项目都由电脑自动进行划价和结算,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随意减免、乱收费等现象。而医生站、护士站及患者都可通过电脑系统随时查询和了解有关的医疗开支及用药情况,这样又加强了监督机制,避免了医务人员随便用药的现象[7]。
总之,要想成为一所现代化的、一流的医院,既要有扎实的医疗技术水平,也要具备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而医院管理中对药房的管理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进行医院药房的管理改革。然而,改革重要的就是要“落到实处”,因此,医院药房的管理改革其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平稳地推进,这一切都是值得医院的所有人员为之付出努力的。
[参考文献]
[1] 张彤.平台化的HIS-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医疗设备信息,2004, (7):21-22.
[2] 李翔,邵蓉.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是药学服务的保障[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3):317.
[3] 米亚玲,梁新民.强化药房工作规范的有效途径[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4(6):415.
[4] 许洪文.综合药房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6):12-14.
[5] 南清华.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87-188.
[6] 刘雅丽,丁川.浅谈医院住院药房管理[J].海峡药学,2005,(5):11-12.
[7] 孟莉英,佟淑芬.住院药房药品效期管理模式探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4(6):217.
(收稿日期:2011-08-08)
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线服务
本文关键词: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0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3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