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伦理审视

发布时间:2020-03-18 14:07
【摘要】: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基因”的遗传性状的决定性作用,也意识到人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基因密切相关。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试验、运用,人类能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人体内的致病基因、植入健康基因,为治愈、预防各种疾病打开了希望的大门。至今,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但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伦理的不同步,技术的二重性以及技术的滥用和异化必然引发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安全性的伦理争议。这些争议包括权利冲突引发的伦理争议、资源分配引发的公正伦理争议以及人性和尊严引发的伦理争议。同时,这些争议涉及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对权利冲突引发的争议进行审视能够确保患者真正的知情同意和对自身生命安全负责的自主选择;基因资源的公正分配不仅仅可以保证病种和患者得到公正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的公平性,也可以避免资源争夺,消除基因殖民主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而对人性和尊严引发的伦理争议进行审视,尤其是对“设计婴儿”以及“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的探讨关系到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命安全,它带来的最显著的威胁在于人类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基因的肆意编辑有可能改变人性,而人性的改变最终可能威胁社会的安全。面对争议众多的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在研究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生命伦理的基础原则,还应当坚持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管理的总体伦理原则,促使伦理成为技术发展的一部分。虽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应用有不可预测的后果,但是技术的发展应用是一个自由和必然的过程,是人力所不能强力制止的,强烈的转化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样驱使着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后人类”时代,我们不仅要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对人类进化方式的影响,同时还要认识到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将会有这样的发展应用趋势:一是面向人类无限开放的超越式发展和应用;二是立足人类现实的道德观念,以“人类”为中心。但是不管基因编辑技术最终将会如何发展,其“善”的应用初衷是毋庸置疑和不容更改的,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应用也应当时刻以维护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为宗旨。当然,技术的应用也必须有伦理的到场,以确保基因编辑技术更好的促进人类的福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052;B82-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亚星;;负责任创新视域下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探索[J];戏剧之家;2019年36期

2 李红卫;;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初探[J];文化学刊;2019年03期

3 汤波;;基因编辑技术会用来改良人类吗?[J];中国科技奖励;2017年03期

4 姜宁宁;;哲学视角下的基因编辑技术[J];同行;2016年08期

5 汤志成;;基因编辑技术是柄双刃剑[J];兵器知识;2017年10期

6 刘慧;简洁雯;;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科学中国人;2017年20期

7 金运韬;;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规制——以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技术为例[J];重庆行政;2019年01期

8 谢芳艳;;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化工;2019年01期

9 夏天;林仙花;胡雪峰;;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6年11期

10 蔡立英;;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因何受关注[J];世界科学;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传晓;;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与应用[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2 张辉;;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A];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Jennifer Doudna;马宗敏;;改造遗传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引伦理争议[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总第070期)[C];2017年

4 浦佳丽;张宝荣;;TALEN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神经遗传疾病研究及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5 丁秋蓉;;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干细胞疾病模型建立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李勇军;;论无纸化数字编辑技术系统方案[A];中国编辑研究(2013)[C];2015年

7 李健;张艳;张鑫;吴晓红;王春全;;sensation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编辑技术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贺红霞;李楠;朱旭;李传龙;杨明贺;;马铃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A];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2018)[C];2018年

9 赵国华;浦佳丽;唐北沙;;ZFN、TALEN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研究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10 毕昌昊;;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的建立[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蕴明;不脱靶的基因编辑技术机会来了[N];医药经济报;2019年

2 记者 刘海英;美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红眼黄蜂[N];科技日报;2017年

3 记者 刘海英;CRISPR编辑技术能“定制”农作物[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黄X;我学者研发出国际一流基因编辑技术[N];科技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潘sレ,

本文编号:2588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588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