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某重点高校1996-2005届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图文】:
.21996--2005届总的毕业生情况.2.11996一2005届每年的毕业生情况10年中,2004年毕业生最多,为1185人。详见表1、图1。表11996一2005届每年毕业生人数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合计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4464710000010010010010010096.99.98.95.87.97.6885865976376206856647761185985742368858659763762066066076511348617208
专业人数百分比临床医学453761.1临床医学大专4415.9医学险验4315.8预防医学3795.1麻醉矢学3474.7药学3064.1口腔医学2803.8精神医学2533.4医药信息2092.8护理医学2002.7生命科学400.5合计7423100.0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东;裴志东;;高等教育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对策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张龙;;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6期
3 赵爱军;吴颖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年05期
4 王庆林;;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孙英梅;岩磊;;深化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就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06期
6 黄紫华;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7 汪行舟;陈溅星;;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解决对策浅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9 项中;杨天平;李章维;;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林武萍;王铁梅;;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2 王恭博;闫祥林;;浅谈大学生厌学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亚东;沈晓;;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新思维[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李荣恩;;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与期望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晶;大学生“回炉”令技校火爆[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实习生 张礼进;供求博弈:大学生就业叩问高等教育[N];科技日报;2009年
3 毕舸;大学生就业应突破的体制瓶颈[N];烟台日报;2008年
4 周甲禄 皮曙初 廖君;大学生就业迈向大众化[N];福建日报;2009年
5 王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标本兼治[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记者 王晖;要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河南日报;2009年
7 张效民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韩树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大学生就业“大众化”[N];四川日报;2009年
9 张建松 李想;上海社会组织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访谈记者 李揽月;破解大学生就业瓶颈[N];安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新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常态性与就业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角色期待转变的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黄支民;电子商务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冬梅;新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7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U
本文编号:2634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3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