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素学术思想与贡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3:44
【摘要】: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但据相关学者考证其当出生于金太宗天会8年(即公元1130年),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后人尊称为易水老人。其创立的易水学派与刘完素创立的河间学派均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犹存。 张氏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以及《洁古家珍》(已佚),相传尚有《药注难经》、《医方》等,惜早佚失。《医学启源》不仅是其教授门生的教科书,也是其一生学术思想最主要的体现。 张氏在精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华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等医学典籍以及刘完素的运气学说后,在其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终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其学术思想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并完善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 脏腑理论体系肇始于《黄帝内经》中的“六气脏象论”、“灵兰秘典论”、“五脏别论”、“天年论”、“五味论”、“海论”、“本输”、“至真要大论”、“举痛论”、“邪气脏腑病形”、“经脉”、“经筋”、“淫邪发梦”、“本脏”、“五脏别论”、“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至真要大论”、“异法方宜论”、“标本病传变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后汉张仲景在此脏腑理论基础上创立脏腑辨证并运用于临床,,《华佗中藏经》便集成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十一篇。后药王孙思邈又著《备急千金药方》更列脏腑寒热虚实病证数十篇,至宋钱乙治病辨脏腑虚实寒热,创制众多脏腑补泻之方。然此五者相较,《内经》以理论为主;仲景重于应用而意深难明;《华佗中藏经》言简意赅然无治法处方;孙思邈理法方药俱全,然所言较泛;钱乙重小儿病证,而脏腑辨证欠详明;最后张元素在精研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断对前人理论进行发挥和创造。他根据前人有关脏腑辨证的理论和经验,取诸家之长,以脏腑为主体,脏腑寒热虚实论病机,建立了理法方药都齐备的辨证论治体系。这标志着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正式形成。 2方药理论创新 张氏除了建立完善了以虚实寒热为纲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外,在中药理论和制方之法方面也进行了重大创新。张氏根据《内经》中有关气味、阴阳、厚薄、升降、五味所入、五脏苦欲、五行、制方方法等论述,学习自《神农本草经》以后诸位医家的用药制方经验,再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创立了药物归经学说、引经学说、补泻学说、升降学说、新的药物分类方法、新的制方方法等。如归经学说中认为黄连入心经故泻心火,黄芩入肺经故泻肺火,黄柏入肾经故泻相火;引经报使药,羌活为太阳经引经药、柴胡为少阳经引经药、白芷和石膏为阳明经引经药,然有阳明热证用石膏,阳明寒证用白芷之别;以实例“当归拈痛汤”的创制教授后人新的制方之法。 3此外张氏还对脾胃、三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及认为存在肝阳虚。 4为易水学派形成奠定基础 张氏在继承前人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此后在其门人李杲、王好古及再传弟子罗天益的不断继承和创新中,形成了易水学派,因其最早创立了此学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体系,故称其为易水学派创始人。此后易水学派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学说提出,如李杲的脾胃学说、王好古的阴证学说,正是易水学派的不断发展,为此后的薛己创立温补学派奠定了基础。 总之,通过对张元素著作的研究整理,关于张氏辨证论治、方药等方面的学术思想至今仍对中医大夫的临床实践有指导价值。希望通过此课题可以全面系统的整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然后更好的指导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为中医之振兴尽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09
本文编号:2661323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0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子钰;李俊德;龙子弋;;浅析易水学派学术源流及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特点[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子钰;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治疗脾胃病方药规律及学术思想嬗变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丽君;脾胃系温病气机失调的辨治规律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66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6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