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医师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4:16
【摘要】:职业倦怠又称为工作倦怠、职业耗竭或职业枯竭,一般有三个特征: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又称:去人情味)和个人成就感低落,这一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加快,环境污染加重,不断出现新的疾病,医改政策不断更新,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个社会问题,本研究主要立足当下,针对广州市地区的医师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状况展开调查研究,了解广州市地区医师职业倦怠程度与其医患关系状况,及分析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目的:结合文献资料与实证调查研究,在了解前人对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当前广州市医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及与其医患关系的相关性,探索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研究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的现状,探寻缓解医师职业倦怠的良好办法,促进医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1)文献分析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医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实践调查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同时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分析找到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2)问卷调查法:采用国际通用的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和刘俊荣教授编写的《医患关系自测题》,针对广州市医师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广州市内选取若干家医疗机构,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医师进行调查,以期获得相关实证分析数据;(3)数据分析法: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探寻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医师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的相关性,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医师职业倦怠情绪中度衰竭以上的有214人,占66.05%;缺乏人情味中度衰竭以上的有177人,占54.63%;个人成就感中度衰竭以上的有247人,占76.23%;医患关系不太好的有239人,占73.77%。广州地区医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其医患关系不太良好。医师职业倦怠与其医患关系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起作用的关系,职业倦怠感高的医师,医患关系不太好;反过来,医患关系恶化,也会加强医师的职业倦怠感。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医师的职业倦怠感,进而缓和医患关系;同时也采取措施缓和医患关系,达到缓解医师的职业倦怠感。(1)加大医师人员的配置,大幅减轻医师工作负担;(2)建立健全的晋升机制,合理提高工资福利待遇;(3)发挥医师的主人翁精神,加大人文关怀;(4)建立积极的医院文化,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5)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尹良鑫;曾邦伟;康露;李莹梅;;住院医师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年04期

2 罗玉越;舒晓兵;史茜;;付出-回馈工作压力模型:西方国家十年来研究的回顾与评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3 陈志伟;;医师职业倦怠归因及对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10期

4 杨青;刘惠军;高磊;李建伟;于斌;;医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9期

5 杨红明;廖建桥;;知识员工管理的新视角: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0期

6 赵阿勐;崔光成;刘吉成;闫凤武;蔡萧军;;精神科医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对精神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7 张燕;马剑虹;;工作倦怠理论模型和相应干预措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8 李超平,时勘,罗正学,杨悦,李莉;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2期

9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2674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74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