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1956-1966年中医带徒弟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20:26
【摘要】:鼓励中医带徒弟是培养中医新生力量,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考察和梳理1956-1966年“中医带徒弟”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文献,旨在还原这一历史时期中医药行业尤其是基层中医医疗工作的基本面貌,进而拂去历史的尘埃,寻求这一“运动”出现的必然,总结其中有益于行业发展的做法,为中医教育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笔者运用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在广东省、市各档案馆、图书馆及地方志馆检阅并搜集到大量的原始史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试图重建历史脉络,着力探求该运动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共领导的中央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决策依据及其产生的实际作用。 历史只是被尘封,但不是断裂的。“中医带徒弟”运动是共和国建立之初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除了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迅速建立医疗保健体系也是当务之急。新中国医药院校第一次扩招之外,第一批中医院校也应运而生。但要在短时期内解决包括占人口总数85%以上的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中医传统的师带徒传承方式也进入政府的视野。中央卫生部决定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在建立中医院校的同一年,倡导和推动“中医带徒弟”运动,培养服务基层的中医新生力量,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此后,这类话题不断被提起,也不断涌现和存在着各种方式和内容的中医带徒的事实。 为期十年的“中医带徒弟”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中医药人才,为此后建立三级医疗保健体系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本,为新中国卫生医疗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由此得以更多地应用于基层医疗,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政府主导方式推行的大规模中医师徒传承,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笔者也发现,由于国初中医工作纳入政府管理尚属首创,相关标准尚付阙如,“中医带徒弟”运动以其多种多样的带徒形式及各地水平参差的师徒构成,也带来了中医学徒带教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无论如何,这种源自文化传统的带徒方式,无疑给了我们更多启示,并由此启发了新的历史时期层次、标准更高的中医师带徒工作,为更好地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服务全民医保条件下的医疗卫生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09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志欢;北京市基层老中医传承现状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0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680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