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医卫管理论文 >

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4:48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新医改的进行,居民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医院运行模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看病人口的增加和医疗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发达国家和医疗体系先进的国家已有许多的经验,经过多方分析后,决定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方式。家庭医生是指能够日常服务一部分人的一类医生,这些人与医生签订合约,以便在自身产生非致命性严重疾病时,能够及时给予治疗,或者量身定做调养方案。这种解决方式为大型医院分流出了一大部分患病程度较轻的病人,不仅能够使医院的负担减轻,还能使病人的病痛得到及时的缓解和治疗,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压力。虽然家庭医生模式有很多优点,但目前这种模式的大规模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有: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人们的观念所限、医疗服务不全面、病人和医生的积极性都不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可靠的形式,重庆市此种模式的发展也受此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对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由于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推出时间还不长,重庆此方面的研究也就比较少,但以重庆市的规模来说,此模式推广范围相比同等城市的水平来看仍然很低,作为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居民看病时存在的制约还是很多的,居民看病体验不好,自然会影响重庆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分析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力推广上述模式,使重庆市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改善,本文的数据收集来源于北碚区,以这一个区域为例进行研究,具体采集方法包括:分发问卷、面对面交流、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等等,通过这些数据总结出北碚区家庭医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使北碚居民获得更好的家庭医生看病服务,促进这一模式进一步的推广。本文的内容总共分为6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文章写作时采用的方法,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诠释与理论工具。具体的阐述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历史根基、理论内涵。第三章为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IAD框架的学理性分析。第四章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证分析包括行动舞台分析、行动情境分析、行动者分析以及IAD框架的外生变量分析。第五章为改进重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对策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第一,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更多时候只关注表面情况,对于签约后实际服务质量的关注较少,主要的问题有医生的医疗服务不全面,参与签约的人数不多,使得家庭医生的负担加重,质量自然下降,另外,居民对此模式的重视和信任都不够,签约续约也多凭心情,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例如,通过与高校、医院或其他机构联合培养更多医生参与到家庭医生模式中来,完善医生福利政策待遇问题,多多在居民聚集的地方宣传,引起居民关注,设立家庭医保模式,与家庭医生服务挂钩,引导居民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蓓;段爱旭;;大同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年10期

2 黄志庆;吴桂华;张小燕;;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医生式服务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年04期

3 闫旭;陈娟;;北京市某城区家庭医生团队内部服务质量现况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年05期

4 叶俊;黄悦;于海燕;;浙江省家庭医生服务供需匹配现状及其对接策略研究——以平湖市为个案[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年10期

5 张霄艳;张晓娜;杨诗雨;;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居民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J];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09期

6 吴刚;夏永鹏;李鹏;欧阳喜;;关于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J];新重庆;2018年07期

7 韩璐;;用互联网为家庭医生搭台[J];吉林医学信息;2017年02期

8 王震;;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海淀探索[J];新重庆;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凤美;王启;蔡华伟;谢仁息;;家庭医生团队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服务模式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探讨[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2 高文娟;;家庭医生制度下对社区COPD筛查与康复管理模式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黄红;吴玲;陈孜慧;;21世纪的新需求——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许嘉亮;;智障儿童心理咨询的家庭医生模式构建的研究[A];广州市第十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6年

5 袁征明;郭清;董琴;;国内外全科/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比较及杭州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的建议[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徐汉友;;尽快改变医生的工作模式,以利于更好地服务好大众[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7 潘雪风;;社区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实践与思考[A];2012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潘雪凤;;社区家庭医生契约式 服务实践与体会[A];2012年浙江省社区医师大会暨社区卫生服务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张静;;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践与探索[A];浙江省第二十五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大会暨年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7年

10 应黎明;;新型家庭医生——社区健康管理的守门人[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健康管理学学科与学术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李珩;今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达15%以上[N];重庆日报;2016年

2 武洁;“宁找百度不找家庭医生”并不意外[N];济南日报;2016年

3 本报通讯员 李多庆 本报记者 陈华;“健康管家”来了[N];工人日报;2016年

4 记者 邱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增强群众幸福感[N];平顶山日报;2019年

5 记者 甘R嘉

本文编号:2749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749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