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以江西省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14 16:45
自十八大以来,全民健康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最重要目标,基层卫生防疫体系作为保障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防线,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状况很差,人民不懂疾病防疫,各类疫情暴发,死亡率居高不下,基层卫生防疫形势严峻。新政权建立伊始,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基层卫生防疫体系。肆虐南方12省的血吸虫病是建国初期基层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江西省余江县在1958年率先消灭血吸虫病,人民日报对此连续报道,毛主席闻听此消息,夜不成寐,欣然做诗两首。江西省特别是余江县的血吸虫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与当地基层卫生防疫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建立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学术论文、地方志、资料汇编、档案等相关资料,对建国初期和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相对成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建国初期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功经验以及构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经验,对我国目前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完善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笔者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与江西省余江县血防站的基层血防人员交谈,提取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完善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有效经验,...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 文献综述
1.4.1 卫生防疫研究
1.4.2 我国血吸虫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1.4.4 本选题研究资料来源
2 新中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初创时期血吸虫病的疯狂肆虐(1949—1952)
2.1 全国基层卫生防疫状况
2.2 全国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 江西省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1 血吸虫病分布及疫情情况
2.3.2 钉螺分布情况
2.3.3 血吸虫病带来的灾难
2.4 余江县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3 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的构建历程
3.1 第一阶段:初步构建阶段(1949-1954 年)
3.2 第二阶段:完善阶段(1955-1958 年)
3.2.1 制定卫生防疫法规
3.2.2 广泛建立基层卫生防疫机构
3.2.3 多渠道充实卫生防疫队伍
3.2.4 配备专门的经费与编制
3.2.5 多部门群防联治
3.3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阶段(1959-1966 年)
3.4 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4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经验
4.1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
4.1.1 血吸虫病防治领导机构的建立
4.1.2 血防队伍的建设
4.1.3 全民血防运动
4.2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的经验
4.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支持血防工作
4.2.2 血防机构不撤,并保持拥有一支稳固的血防专业队伍
4.2.3 多部门联防联治,血防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
4.2.4 解放思想,依靠科学,坚持监测
5 基于余江县的经验对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全国目前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数量少、待遇低
5.1.2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5.1.3 基层卫生防疫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5.1.4 基层群众卫生防疫意识薄弱
5.2 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2.1 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领导,为基层防疫提供坚强后盾
5.2.2 加强基层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群众防疫意识
5.2.3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
5.2.4 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
5.2.5 加强对基层防疫研究的科学引导,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5.2.6 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防疫方面的作用
5.2.7 拓展基层卫生防疫的工作领域,建立基层防疫与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防疫工作机制
6 研究总结
6.1 本文研究特点
6.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898338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3.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 文献综述
1.4.1 卫生防疫研究
1.4.2 我国血吸虫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1.4.4 本选题研究资料来源
2 新中国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初创时期血吸虫病的疯狂肆虐(1949—1952)
2.1 全国基层卫生防疫状况
2.2 全国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 江西省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2.3.1 血吸虫病分布及疫情情况
2.3.2 钉螺分布情况
2.3.3 血吸虫病带来的灾难
2.4 余江县血吸虫病肆虐状况
3 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的构建历程
3.1 第一阶段:初步构建阶段(1949-1954 年)
3.2 第二阶段:完善阶段(1955-1958 年)
3.2.1 制定卫生防疫法规
3.2.2 广泛建立基层卫生防疫机构
3.2.3 多渠道充实卫生防疫队伍
3.2.4 配备专门的经费与编制
3.2.5 多部门群防联治
3.3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阶段(1959-1966 年)
3.4 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4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经验
4.1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及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
4.1.1 血吸虫病防治领导机构的建立
4.1.2 血防队伍的建设
4.1.3 全民血防运动
4.2 余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的经验
4.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支持血防工作
4.2.2 血防机构不撤,并保持拥有一支稳固的血防专业队伍
4.2.3 多部门联防联治,血防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
4.2.4 解放思想,依靠科学,坚持监测
5 基于余江县的经验对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全国目前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数量少、待遇低
5.1.2 基层卫生防疫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5.1.3 基层卫生防疫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5.1.4 基层群众卫生防疫意识薄弱
5.2 加强基层卫生防疫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2.1 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领导,为基层防疫提供坚强后盾
5.2.2 加强基层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群众防疫意识
5.2.3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待遇
5.2.4 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
5.2.5 加强对基层防疫研究的科学引导,建立专项科研基金
5.2.6 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防疫方面的作用
5.2.7 拓展基层卫生防疫的工作领域,建立基层防疫与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的防疫工作机制
6 研究总结
6.1 本文研究特点
6.2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898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389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