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新医改,医院信息化成为医改中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使得信息化在医疗机构中逐渐得到重视。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强调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既实用又可以共享医药信息资源的卫生信息系统,确保使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真正发挥出巨大作用。医院信息化是医院适应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病人就医中“三长一短”问题、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进一步地提高医院社会经济效益一直是学者们和医院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信息技术采纳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关注于医疗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去讨论医疗信息领域的信息采纳,极少的研究是从微观层面出发,并结合宏观政策去研究和讨论信息技术的采纳。因此,从微观层面探索医院信息系统对诊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技术采纳、医院绩效管理、医患关系等影响因素总结的基础上,主要基于患者满意度、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群体有效性等相关理论,以医院信息系统、医院组织管理、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患者满意度等相关问题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的持续使用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信息系统实施与医院管理水平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等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本文具体从五个方面开展论述。1、综述与分析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为调查量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归纳和总结现有研究基础和存在的不足,得出本文的研究切入点。2、探讨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关系框架。分析信息系统使用分别对个人、组织以及医患关系的影响,构建一个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影响因素框架,将三个方面的研究有效地融为一体,凸显整个研究的重点和方向。3、论述信息系统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影响。在原有计划行为理论基础上,加入“习惯”等相关变量,通过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索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4、论述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有效性理论和领导行为PM理论来研究信息系统实施与医院管理水平的关系,提出了三大方面假设,并构建了涵盖这些假设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信息系统实施、群体有效性和医院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5、论述信息系统对医患关系改善的作用机制。以患者为调研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患者满意度相关理论的基础进行拓展,论述了信息系统对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提出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最后从技术、医院、政府几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同时指出下一步的医疗信息采纳领域的研究将是面向患者自助、自主网上搜索服务的网上医院信息技术采纳与医院管理研究,移动医疗的接受和发展等方面。本文研究在以下几点有所突破:一是将技术接受模型、满意度及群体有效性、计划行为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应用到医疗领域,同时对这些理论加入相关变量,构建了自己的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这些理论。二是研究涵盖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部使用者,不仅从患者角度,还从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使用者----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不仅从个体角度,还从医院群体管理角度,构建新的研究框架,从各个视角深度剖析信息系统的使用对患者、医务人员个体和群体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三是研究医务人员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习惯等因素对其技术接受意愿及使用行为的影响。为信息系统在医院的进一步普及、推广、接纳和完善,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并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绩效,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对信息系统实施、群体有效性、医院管理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在三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对策意见建议。五是实证分析患者对医院信息系统感知易用性、有用性、风险性及社会因素对患者持续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意愿的影响,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技术接受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患者满意度 医院绩效管理 工作绩效 医患关系 多角度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97.32
【目录】:
- 致谢9-10
- 摘要10-12
- ABSTRACT12-20
- 第一章 绪论20-3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20-23
- 1.1.1 研究背景20-21
- 1.1.2 研究意义21-2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3-28
- 1.2.1 信息系统采纳与持续使用研究现状23-25
- 1.2.2 患者满意度与医患关系改善研究现状25-26
- 1.2.3 医院绩效管理研究现状26-28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28-30
- 1.3.1 研究内容28-29
- 1.3.2 研究方法29-30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章节安排30-34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34-44
- 2.1 理性行为理论34-35
- 2.2 计划行为理论35-37
- 2.3 技术接受模型37-38
- 2.4 满意度理论38-40
- 2.5 群体有效性理论40-42
- 2.6 领导行为PM理论42-43
- 2.7 本章小结43-44
- 第三章 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关系框架44-52
- 3.1 信息系统及其在医院的使用状况44-46
- 3.2 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因素46-49
- 3.2.1 信息系统使用对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46
- 3.2.2 信息系统使用对医院管理绩效的影响46-47
- 3.2.3 信息系统使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47-49
- 3.3 研究框架49-52
- 第四章 医院信息系统对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52-64
- 4.1 引言52
- 4.2 信息系统应用-医务人员工作绩效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52-55
- 4.2.1 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态度与行为意向52-53
- 4.2.2 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与使用行为53-54
- 4.2.3 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与工作绩效54
- 4.2.4 信息系统应用-医务人员工作绩效模型构建54-55
- 4.3 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55-58
- 4.3.1 问卷开发55-57
- 4.3.2 数据收集57-58
- 4.4 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58-61
- 4.4.1 测量模型检验58-60
- 4.4.2 结构模型检验60-61
- 4.5 结论与讨论61-63
- 4.5.1 研究结论61-62
- 4.5.2 讨论62-63
- 4.6 本章小结63-64
- 第五章 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64-80
- 5.1 引言64
- 5.2 信息系统应用-医院管理绩效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64-68
- 5.2.1 信息技术采纳与群体有效性64-66
- 5.2.2 群体有效性与医院管理水平66-67
- 5.2.3 信息系统应用-医院管理绩效模型构建67-68
- 5.3 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68-71
- 5.3.1 问卷开发68-71
- 5.3.2 数据收集71
- 5.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71-76
- 5.4.1 测量模型分析71-74
- 5.4.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74-76
- 5.5 结论与讨论76-78
- 5.5.1 研究结论76-77
- 5.5.2 讨论77-78
- 5.6 本章小结78-80
- 第六章 医院信息系统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研究80-90
- 6.1 引言80-81
- 6.2 信息系统应用-患者满意度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81-83
- 6.2.1 感知易用性、有用性、风险性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81-82
- 6.2.2 社会因素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82
- 6.2.3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与医院患者满意度82
- 6.2.4 信息系统应用-患者满意度模型构建82-83
- 6.3 问卷设计与测量工作83-84
- 6.3.1 问卷开发83-84
- 6.3.2 数据收集84
-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84-87
- 6.4.1 信度分析84-85
- 6.4.2 效度分析85-86
- 6.4.3 模型解释力评价和假设检验86-87
- 6.5 结论与讨论87-89
- 6.5.1 研究结论87-88
- 6.5.2 讨论88-89
- 6.6 本章小结89-90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90-96
- 7.1 技术层面90-91
- 7.2 组织层面91-93
- 7.3 政府层面93-96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96-100
- 8.1 总结96-97
- 8.2 展望97-100
- 参考文献100-110
- 附录:调查问卷110-12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124-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先福,刘援增,崔晓东;医院管理学科体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4期
2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社2000年召开全国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征文[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4期
3 黄伟灿;医院管理创新的思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09期
4 温佰胜;营销观念与医院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12期
5 朱鹏,彭永泉,陈淑清;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0年07期
6 韩杰;选好医院软件,做好医院管理[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4期
7 李淑梅,李昌田;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于凤霞;医院管理杂谈——对工作不落实现象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0年02期
9 ;强化科学管理,加强基础建设[J];武警医学;2000年03期
10 丁书琴,彭丹心,黄建明,何丽华;“需要理论”与医院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宇;李彦知;;激励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田勇;;以人为核心 优化医院管理[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赵增福;;浅论医院管理道德规范的含义、特点和作用[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腊运;;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如何提升病案管理的服务效率[A];第13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吴洪涛;;知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关月嫦;吴春英;余立慈;;试论医院管理与“以人为本”理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关月嫦;吴春英;余立慈;;试论医院管理与“以人为本”理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萍;;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管理创新实践[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田东晗;;执行力——医院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A];中国企业医院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董炳琨;;略论医院管理干部的职业道德[A];《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组稿暨医院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娟 王广泽;省卫生厅督导组高度评价和平医院管理年活动[N];长治日报;2008年
2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易利华;创新:医院管理永远的命题[N];无锡日报;2009年
3 赵广泉;医院管理不是“年”[N];健康时报;2005年
4 特约记者 丁龙扣 曹勇;以“质量、服务、安全、费用”为中心 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N];泰州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江沂;医院管理教育向院长们招手[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钱峰;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即将开始[N];健康报;2007年
7 钱峰;加强医院管理是卫生改革发展重要内容[N];健康报;2007年
8 张灿灿邋实习记者 叶龙杰;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有创新[N];健康报;2007年
9 记者 李肖嶙;全省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我市开班[N];临汾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徐晓塘 郭刚;省医院管理年检查组来孝督导工作[N];孝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润玲;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丽波;医院管理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晓阳;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范思昌;成份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医院管理[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5 王艳冬;不确定环境下医院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晓红;安徽省医院管理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其对医院管理创新研究的启示[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2 高俊梅;基于《卓越准则》的医院管理体系改进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脐伟;基于员工管理满意研究的医院管理干部职业化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马信龙;医院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傅林凤;浦江县二级医院管理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雷成家;新形势下我国医院管理目标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兴海;山东省二级以上医院管理干部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吴丹;医院管理人才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祝娟;国内民营医院管理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常锦秋;我国医院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探析[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46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