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6-2012年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分布调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5:25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2006-2012年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分布调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副溶血弧菌 血清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遗传谱系
【摘要】: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革兰氏阴性、嗜盐性短杆菌,是沿岸海水、河海交界以及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的常见菌株,已经发展成为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细菌,其对人类的危害仅仅次于沙门氏菌。近年来,副溶血弧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极为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报道,从1997年以来副溶血弧菌引发的各种疾病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高发于中国和日本等沿海国家。副溶血弧菌(VP)感染动物常引起地方流行性胃肠炎,有时还引起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但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尚不是很明确,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菌种库中的61株副溶血弧菌(VP)进行血清型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分析,了解江苏省水产品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病学情况。1、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分布调查:副溶血弧菌的抗原结构极为复杂,分析副溶血孤菌环境分离株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情况及相互关联,对VP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发现,近年来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分布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调查人群与外环境中VP菌型分布情况及内在联系,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采用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对2006-2012年收集的61株副溶血弧菌环境分离株的血清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监测点涵盖了扬州、太仓、常州、常熟、淮安、昆山、江都、如东、泗洪、泰州、无锡等11个地区,分离株来自于熟食和海产品,研究发现了四种新的血清型组合,分别为O1:K33、O1:K68、O2:K25、O11:K31,试验中有2株为O抗原未定型,24株K抗原未定型,分型率为98.36%,主要集中在O1、O2、O3、O4、O5、O8、O10和O11等8个血清型,其中01型占31.14%,02型占18.03%,05型占16.39%,未见优势菌型。2、副溶血弧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对本研究中的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分型,试验中发现了1个新的dnaE等位基因,4个新的gyrB等位基因,5个新的recA等位基因,2个新的pntA等位基因,4个新的pyrC等位基因,共有22个新的ST型,其中有部分菌株因个别等位基因不能被识别而不能完成完整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而在病原微生物的分型分析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菌株溯源和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分析:试验中通过对tdh、trh、toxRS/new三对基因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发现,所有的环境分离株均不携带tdh和trh基因,而toxRS/new基因检出率为24%,这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血清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遗传谱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55.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篇 文献综述10-24
- 第一章 副溶血弧菌的研究进展10-18
- 1 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病学10-12
- 2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机理12-18
- 2.1 溶血毒素(Helmolyxin)13-14
- 2.2 黏附因子(Adhesin)14
- 2.3 尿素酶(Urease)14-15
- 2.4 侵袭力(Invasion)15
- 2.5 Ⅲ型分泌系统15-17
- 2.6 摄铁系统17-18
- 第二章 副溶血弧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18-24
- 1 副溶血弧菌的传统分型技术18-19
- 1.1 副溶血弧菌血清学分型18-19
- 1.2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分型19
- 2 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技术19-24
- 2.1 MLST分型19-21
- 2.2 PFGE分型21-22
- 2.3 MLVA分型22
- 2.4 RAPD分型22-23
- 2.5 核糖体分型23-24
- 第二篇 试验研究24-52
-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分析24-34
- 摘要24-25
- 1 材料与方法25-28
- 1.1 试剂和仪器25-27
- 1.2 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27
- 1.2.1 副溶血弧菌的形态鉴定27
- 1.2.2 副溶血弧菌的生化鉴定27
- 1.3 血清型分型方法27-28
- 1.3.1 复苏菌种27-28
- 1.3.2 K抗原检测28
- 1.3.3 O抗原检测28
- 2 结果28-31
- 2.1 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28-29
- 2.2 2006年-2012年江苏省VP分离株血清型分布情况29-30
- 2.3 2006年-2012年江苏省不同地区VP分离株血清型比例分布30
- 2.4 副溶血弧菌新菌型30-31
- 3 讨论31-33
- ABSTRACT33-34
- 第四章 副溶血弧菌的MLST分析34-46
- 摘要34-35
- 1 材料与方法35-38
- 1.1 菌株与试剂35
- 1.2 模板DNA的提取35-36
- 1.3 方法36-38
- 1.3.1 引物设计36-37
- 1.3.2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37
- 1.3.3 PCR产物凝胶电泳图谱验证、测序及序列对比37
- 1.3.4 新序列赋值37-38
- 2 结果38-44
- 2.1 七位管家基因PCR电泳图38-40
- 2.1.1 gyrB位点部分菌株电泳图38
- 2.1.2 pntA位点部分菌株电泳图38-39
- 2.1.3 pyrC位点部分菌株电泳图39
- 2.1.4 七对看家基因电泳图39-40
- 2.2 VP菌株的MLST分析40-43
- 2.2.1 VP菌株的MLST分型结果40-41
- 2.2.2 VP菌株的Phylodendron遗传进化分型结果41-43
- 2.3 新等位基因值及新STs43-44
- 3 讨论44-45
- ABSTRACT45-46
- 第五章 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分析46-52
- 摘要46-47
- 1 材料与方法47-48
- 1.1 材料47
- 1.1.1 菌株47
- 1.1.2 主要试剂47
- 1.2 方法47-48
- 1.2.1 引物设计47
- 1.2.2 PCR反应体系与条件47-48
- 1.2.3 细菌DNA的提取48
- 2 结果48-49
- 3 讨论49-51
- ABSTRACT51-52
- 参考文献52-60
- 全文总结60-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开虎;高薇;佟月娟;袁林;俞桑洁;沈叙庄;杨永弘;;2000~2004年北京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同源性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晶娇;江苏省2006-2012年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分布调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9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02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