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血液指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7 04:22
本文关键词: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血液指标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工频电磁场 射频电磁场 血液指标 脂质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细胞
【摘要】: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系统如家用电器、高压输电线、无线电技术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由其产生的电磁场是否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目前依然不明确。电厂职工的电磁场暴露有可能更强,正确的认识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助于制订合理的标准,改善目前的职业环境现况。基于这样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工频电磁场暴露和射频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血清脂质水平及其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的设计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在2011年,招募浙江省某电厂的1073名车间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血液指标的检测内容包括血清脂质指标和全血细胞参数。血清脂质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公式(LDL-C=TC-(HDL-C+TG/2.17))计算获得。全血细胞参数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质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平均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等。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指标的水平均介于正常值范围。在2011年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匹配544名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2010年的血清脂质的体检数据。 本研究所指的电磁辐射包括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其中,车间职工的工频电磁场的暴露状况根据电厂提供的工种分类、工作描述、电厂常规的电磁辐射检测数据获得,为了验证该评估方法的合理性,课题组二次抽样检测了部分车间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96)进行。此外,与研究对象的工频电磁场暴露相关的信息如工人工龄、每天电厂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和家庭每月电费等根据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射频电磁场(对讲机使用和个人每月电话费)暴露状况根据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获得。本研究将工人分为电厂工频电磁场高暴露组(以下简称高暴露组)和工频电磁场低暴露组(以下简称低暴露组),高暴露组包括工作环境中频繁接触大型机电设备和高压输电线的作业人员,低暴露组与之相反。低暴露组的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水平和普通人群的暴露水平相似。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电厂职工的电磁场暴露对机体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和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电磁辐射相关信息的分布差异。由于同一车间的工人的属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采用广义估计模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model, GEE模型)分析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的血液指标的差异。采用叉生分析方法评估长时间、高强度的工频电磁场暴露以及联合射频电磁场暴露对机体血液指标的影响。叉生分析时根据中位数将工人的工龄、每日工频电磁场暴露时间、个人每月电话费和家庭每月电费划分为2分类,其中由于血清脂质参数分析部分和全血细胞参数分析部分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人数不同,因此,工龄分别按照中位数24年和22年进行划分。所有血液指标的模型均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活动强度、饮茶、饮酒、吸烟和工作压力。采用相同的统计方法分析2010年研究对象的电磁场暴露与血清脂质指标的关系。根据结局指标的拟合模型的次数,两部分分析结果的P值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Part Ⅰ电磁场暴露与电厂职工血清脂质水平的关系的P值0.012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art Ⅱ电磁场暴露与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关系的P值0.003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在P值0.003的条件下,采用Power and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version3.1.2软件计算血细胞指标的模型统计把握度。 结果 Part Ⅰ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1.本部分共纳入了875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3(79.20%)名,女性182(20.80%)名,年龄介于22~60岁。高暴露组的男性、已婚者、饮酒者、饮茶者以及对讲机使用者所占的人数比例均高于低暴露组,而且高暴露组中工人每日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较长,该组工人的工作压力和活动强度也均较高,但是高暴露组工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间的年龄、BMI、家庭收入、吸烟史、维生素服用史以及疾病史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2.GEE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的血清脂质参数比较的结果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125),GEE模型均调整了混杂因素。 3.叉生分析的统计结果表明:①高暴露组工人的工龄越长,其血清TC、LDL-C和TG的水平越高。高暴露组中工龄24年的工人与低暴露组中工龄24年的工人的TC、LDL-C和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 ②高暴露组工人的每日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越长,其血清TC、LDL-C和TG的水平越高。高暴露组中每日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3.37h的工人与低暴露组中每日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时间3.37h的工人的TC、LDL-C和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 ③高暴露组工人每月的电话费越高,其血清TC、LDL-C和TG的水平越高。高暴露组中每月电话费55元的工人与低暴露组中每月电话费55元的工人的TC、LDL-C和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 ④高暴露组工人的家庭每月的电费越高,其血清TC、LDL-C和TG的水平越高。高暴露组中家庭每月电费150元的工人与低暴露组中家庭每月电费150元的工人的TC、LDL-C和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 ⑤高暴露组中同时使用对讲机的工人的血清TC、LDL-C和TG的水平较高。高暴露组中同时使用对讲机的工人与低暴露组中不使用对讲机的工人的血清TC、LDL-C和TG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 4.本研究中男性人数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因此,采用相同的统计方法在男性中进行重复分析。结果发现,男性人群中的统计结果与总人群的统计结果一致。 5.采用相同的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44名电厂作业人员的血清脂质数。结果表明,2010年的统计结果与2011年的统计结果一致。 Part Ⅱ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1. Part Ⅱ共纳入了872名研究对象,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的比较结果与Part Ⅰ的比较结果一致。 2.高暴露组工人和低暴露组工人的全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3),且在P值0.003的条件下,模型的统计把握度均较低,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结论 1.电厂职工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可能会导致机体血清TC、 LDL-C、TG的水平升高,并使血清HDL-C的水平降低。然而,全血细胞参数在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之间的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 2.电厂电磁场暴露可能是职工血清脂质水平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效应大小及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进行证实。加强职业防护将有助于预防工人的血脂异常,应注重电厂职工血清脂质水平的检测。
【关键词】:工频电磁场 射频电磁场 血液指标 脂质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35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目次14-16
- Part Ⅰ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16-54
- 1. 引言16-19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19-25
- 2.1 研究设计与对象19
- 2.2 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9-21
- 2.2.1 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19-20
- 2.2.2 变量定义20
- 2.2.3 血样收集和血清脂质水平检测20-21
- 2.3 电磁场的暴露评估21
- 2.3.1 工频电磁场的暴露评估21
- 2.3.2 射颜电磁场的暴露评估21
- 2.4 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测量21-22
- 2.5 电厂车间工频电磁场的暴露分组22
- 2.6 统计学分析22-24
- 2.7 质量控制24-25
- 3. 结果25-47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25-28
- 3.1.1 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25
- 3.1.2 与电磁辐射相关的信息在电厂工频电磁场暴露组的分布差异25-28
- 3.2 车间职工2011年的血清脂质水平在车间工频电磁场暴露组间的比较28-29
- 3.3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工频电磁场对机体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29-33
- 3.4 电厂工频电磁场暴露和射频电磁场暴露对机体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33-36
- 3.5 2011年男性人群中电磁场暴露对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36-42
- 3.6 2010年电磁场暴露对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42-47
- 4. 讨论47-53
- 4.1 电磁场暴露与血清脂质水平的关系的结果讨论47-50
- 4.2 职业电磁场暴露对血清脂质水平影响的可能机制50-51
- 4.3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之处51-53
- 5. 结论53-54
- PartⅡ电磁场暴露对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54-68
- 1. 引言54-55
- 2. 材料和方法55-57
- 2.1 研究设计与对象55
- 2.2 电厂工频电磁场暴露的评估和分组(同Part Ⅰ)55
- 2.3 外周血分析55
- 2.4 统计学分析55-57
- 3. 结果57-65
- 3.1 人群特征描述57-59
- 3.2 全血细胞参数在工频电磁场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间的比较59-65
- 4. 讨论65-67
- 4.1 全血细胞参数在车间工频电磁场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间比较的结果分析65-66
- 4.2 电磁辐射对血细胞影响的可能机制及产生效应差异的可能原因66-67
- 5. 结论67-68
- 综述68-74
- 参考文献74-87
- 附录87-88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8-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爱文,袁雪光,魏东,张建宏,冉春风,王敏;高压交变电磁场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2 蒋宏济,万力,王继纯;110kV电缆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05年01期
3 李妮;邬雄;张广洲;路遥;张小武;;特高压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曝露限值[J];高电压技术;2009年08期
4 李丽;张丹英;周永言;闫雪华;曾广诚;邹剑明;;500kV变电站工频磁场对作业人员抗氧化水平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11年10期
5 李妮;邬雄;裴春明;;工频电磁场长期曝露健康风险的预防性政策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1年12期
6 李s,
本文编号:1046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04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