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苹果多酚对高剂量胆碱诱导的实验小鼠肝脏和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5:22

  本文关键词:苹果多酚对高剂量胆碱诱导的实验小鼠肝脏和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苹果多酚 HPLC 胆碱 肝损伤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


【摘要】:苹果口味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从古代开始,苹果就已经是人类饮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全球最常消费的水果种类之一。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苹果多酚有广泛的生物体内营养学特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等,同时它只有很小的副作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将苹果多酚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阔,除了苹果多酚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苹果多酚也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和保健食品领域。因此,本研究选择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通过80%甲醇提取得到苹果多酚提取物,利用HPLC法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选择活性较高的果皮多酚作为营养物质研究其对高剂量胆碱饮食诱导的肝脏损伤和血管内皮损伤的营养干预作用。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分别利用80%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频率为40,kHz,功率为250 W,350C,超声20 min),提取液旋蒸浓缩,冷冻干燥得提取物苹果果皮多酚(APP)和果肉多酚(AFP)。计算多酚的提取率分别为8.6%和7.9%,比色法测定果皮和果肉中总的多酚含量分别为:557.5±20.1 mg GAE/100g和134.2±10.4mg GAE/100g:APP和AFP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82.1±11.5 mg RE/100g和102.8±9.1 mg RE/100 g。(2)HPLC检测法结果显示,苹果富含多酚,在APP中检测到了8种组分,按照含量多少依次为:芦丁(rutin),槲皮苷(quercitrin),金丝桃苷(11yperosid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表儿茶素(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咖啡酸(caffeicacid),根皮素(phloretin),它们的含量依次为:65.3 mg/g,23.7 mg/g,8.7 mg/g,4.1mg/g,0.7 mg/g,0.5 mg/g,0.4 mg/g,0.1 mg/g;果肉多酚中只检测到了6种组分,依 次为:1.8 mg/g chlorogenic acid,0.03 mg/g caffeic acid,0.1 mg/g epicatechin,1.0 mg/grutin,1.2 mg/g hyperoside,以及1.8 mg/g quercitrin。而在果皮中含量较高的槲皮素和根皮素并未检测到。(3)胆碱造模实验,与正常组相比,3%胆碱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酶活分别升高为8.821±2.01 mmol/L和8.109±1.623 mmol/L(p0.01),与肝脏的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相关的物质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升高至2.74±0.334 nmol/g prot,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降低为203.33±14.712 U/mg prot和8.39±0.9912 U/mg prot(p0.01),结合与模型组的对比后发现,高剂量胆碱引起了肝组织活动异常,造成了肝脏的损伤;小鼠血清中血脂的指标检测表明,在高剂量胆碱的干预下,血脂中的与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均增加了1-1.5倍,相反具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是降低为原来的1/3(p0.01),这几个指标的异常证明胆碱的干预导致了机体的脂蛋白也代谢异常。同时,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比值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增加到1.8787±0.0013 mIU/L,与模型组表现了同样的结果,证明了胆碱模型组小鼠的内皮细胞分泌紊乱导致的内皮损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与生化指标的结果结果相符合。(4)在高胆碱饮食诱导的实验动物体内,分析发现3%胆碱可导致小鼠肝脏活性受损,出现了抗氧化性能降低和自由基增多的现象。采用APP对其进行营养干预以后的结果表明:APP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保护作用增强,APP为900mg/kg·bw时,效果最佳。与模型组对比,APP营养干预后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分别降低为116.32±11.316 U/L和110.28±8.017 U/L(p0.01),肝脏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降低(2.308±0.119 nmol/gprot),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活性酶(GSH-Px)活性增加(分别为342.19±19.040 U/mg prot和103.57±9.503 U/mg prot).HE和Oil Red O染色更加直观的显示了和生化指标相同的结果。(5)实验动物长期饮食高剂量胆碱后,分析发现3%胆碱可导致小鼠血脂水平紊乱,血管内皮细胞(VEC)受损,分泌紊乱;然而,在APP营养干预以后,对比模型组,TC,TG,LDL的水平为不同程度降低,而HDL含量上升(p0.01);内皮细胞分泌的物质中NO水平增加到2.527士0.0289 μmol/L,同时ET-1的水平下降到11.00±0.057pg/mL,TXB2水平降低至103.72±10.015pg/m L而6-keto-PGF1a则增加至80.14±14.113 ng/mL;此外,与VEC有关的分子标志物CRP、TNF-α活性指标含量分别降低为1.303±0.138 ng/mL和52.34±4.09 pg/mL(p0.01),并且有明显量效关系,尤其是当APP在最大剂量(900mg/kgg·bw)情况下,组织病理学显示APP的营养干预后,细胞坏死和凋亡现象减少,与生化指标结果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颖,姚荣英,孟灿,韩慧,赵文红,李威;大豆异黄酮对大鼠体内SOD、CAT和NO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祖可佳;张立洁;常静;孟欣;;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3 杜敏;马淑梅;;血脂异常患者单项血脂及血脂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5期

4 杨振;洪铁;刘玉梅;韩强;;丹蒌片对高脂血症及血管内皮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5 周泉;血管内皮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1年01期

6 刘鹏莉;庄桂东;王珊珊;于丹;李群飞;迟玉森;;玫瑰果多酚的提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年07期

7 梁雁;刘晓;张海燕;崔一民;;325例药物性肝损伤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12期

8 熊燕,李元建;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一种新的内皮功能不全预测因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9 林蓉,刘俊田,李旭,陈葳;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10 鄢盛恺;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雪莲;苹果渣多酚分离鉴定与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耿涛;生姜油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丁小静;蓝莓提取物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明亮;白藜芦醇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利用特点和抗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刘鸿铖;人参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与纯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39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139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