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李斯特菌便捷检测试纸的制备及检测效果
本文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便捷检测试纸的制备及检测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快速、便捷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拟对本实验室制备的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纸(Listeria monocytogenes-fast test paper,LM-FTP)(专利受理号:201510274726.9)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采集肉样、乳样、水样和蔬菜,用LM-FTP进行检测,并与市售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试纸片(3M Petrifilm~(TM))进行比对实验。结果:LM-FTP的检测特异性为100%,检测限为2.1×10~4 CFU/m L。增菌培养到报告结果只需5.5 h。LM-FTP和3M Petrifilm~(TM)检测都可对样品完成检测,对农贸市场畜产品及蔬菜检测,二者符合率为75%,对超市同类食品检测,二者符合率为62.5%;对超市熟食检测时,二者符合率为93.75%。结论:与市售3M Petrifilm~(TM)检测方法相比,LM-FTP检测试纸制备简单,操作便捷,较3M Petrifilm~(TM)的24 h报告结果更节省时间,但在检测灵敏度方面有一定差距,尚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市畜牧草原工作站;
【分类号】:S852.612
【正文快照】: 引文格式:郑晓风,韩勇,刘英玉,等.单增李斯特菌便捷检测试纸的制备及检测效果[J].食品科学,2016,37(20):191-197.DOI:10.7506/spkx1002-6630-201620033.http://www.spkx.net.cnZHENG Xiaofeng,HAN Yong,LIU Yingyu,et al.Preparation and applicability of a simple and fast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轶;周小明;邢达;;基于磁珠分离和超分支滚环扩增的单增李斯特菌电化学发光检测[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丁建英;韩剑众;;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耀祺;石磊;;分离自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慧燕;;单增李斯特菌室间比对活动实验室结果评价[A];2009年卫生检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会刊[C];2009年
5 陈健舜;方维焕;;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致病力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郑华英;江元山;吕均;熊燕;龙一兵;曾莹春;;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多重PCR鉴定分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何冬梅;王洪敏;柯昌文;邓小玲;杨杏芬;赖蔚傮;柯碧霞;李柏生;谭海玲;;单增李斯特菌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与评价[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8 斯国静;俞骅;刘涛;胡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市售食品中污染现状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明星;朱堂明;陈晨;赵晖;王振华;陈建军;徐新生;;湖北省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基因分型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超男;张笑言;彭媛;白家磊;刘原媛;宁保安;高志贤;;基于3-巯基丙酸修饰金电极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单增李斯特菌[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重视单增李斯特菌风险防范[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张启华邋姜文辉;烟台首次从进口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记者 胡其峰;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4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出问题,质检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夏文俊;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质量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吕壮;日本输华食品频现安全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高亚兰;小心:进口日本食品频现质量问题[N];国际商报;2006年
8 记者 黄全权;进口日本食品连续出现问题[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谱系Ⅲ强毒株与弱毒菌株比较基因组及致病力差异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亢春雨;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分布、遗传多态性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一敏;三种有机酸对单增李斯特菌诱导性耐酸响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郗远;植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乳化香肠的品质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建锋;抗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溶血素化合物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田静;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8 张辉;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申进玲;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江玲丽;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其重组菌构建与免疫原性[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慧;单增李斯特菌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热失活模型的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于旖斯;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一鸣;三种分型技术对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分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万松华;食品中污染微生物通用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阳;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昊宇;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7 周旋;姜黄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星星;漆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妊娠小鼠流产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王艳;模拟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单增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10 梁启平;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与风险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20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