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本文关键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
更多相关文章: 芽孢杆菌 蜡状 食物中毒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对广州市南沙区某中学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的就餐地点、食物品种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危险餐次及中毒食物。并对留样食物、部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食堂工具和物品表面拭子等进行4种常见致病菌检测。结果学校共有学生2 670人,教职工212人,共搜索到50例疑似病例,罹患率为1.73%(50/2 882)。病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不同性别学生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病例为分布在高中部的15个班里的住校生,其余5个班级无病例发生,有病例发生的各班级罹患率介于5.25%~68.42%之间,各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5月26日7∶30,末例发病时间为当天19∶00,流行曲线呈单峰点源暴露模式。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占63.8%)、恶心(占48.9%)和呕吐(占38.3%)。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0名25日在学校食堂宵夜的学生均未发病。50例病例中共有47例进食过学校26日食堂早餐,提示26日学校食堂早餐为可疑餐次,食用炒饭的学生发病风险是未食用炒饭的17.30倍(OR=17.30),其他食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在5月26日早餐炒饭样本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为1×108CFU/g,血清型为O3∶K6,其他样本没有检出致病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系因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炒饭所导致。建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作者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155.31
【正文快照】: 中心2014年5月26日广州市南沙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辖区某中学发生1起疑似食物中毒暴发事件,为核实疫情、查明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开展本次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定义2014年5月25—26日该校学生、教职工和厨工中出现呕吐、恶心、头痛、腹痛、腹泻等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红岩;李家洪;石磊;;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06期
2 褚小菊;;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年03期
3 杨传群;王永富;;一起腊样芽孢杆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9期
4 冯增强;;一起腊样芽胞杆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革;黄喜明;谭小华;莫嘉延;刘杰;边巴次仁;常彩云;袁俊;刘于飞;陈建东;;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暴发事件[J];华南预防医学;2016年02期
2 沈来红;陈嫣;刘相琨;陈鑫莹;;201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年09期
3 陆湘华;崔昌;王远萍;朱渭萍;;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5年04期
4 林宇斌;林亲录;李安平;付湘晋;;湿米粉微生物污染现状及防控技术[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年01期
5 黄乐天;曹丁;黄魁英;郑克平;潘亮君;;微囊化蜡样芽孢杆菌的喷雾干燥工艺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6 汤晨;;一起学校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2期
7 刘志勇;赵雪涛;陆敏;;Real-time PCR测定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数量[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08期
8 窦彩红;;一起福氏5b型志贺菌引起食物中毒检测分析[J];中外医疗;2012年01期
9 陈国翠;夏伟;;一起因诺如病毒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年11期
10 林一曼;石晓路;邱亚群;李迎慧;扈庆华;杨杰;;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分子分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琳;黄燕;彭锋;聂君华;;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小江;薛素萍;;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3 夏年平;;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0期
4 高景枝;郑向梅;王滨;;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04期
5 于路阳;;一起致病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5期
6 陶晓华;;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7 陈涛序;荣凤仙;马传成;;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年04期
8 司志国;;一起学校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9 殷全喜;张秀红;杜欣;沈晓华;陈斌;赵睿;;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刘秀梅;陈艳;樊永祥;王茂起;;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分析[J];卫生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新,李鹏飞;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山西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2 杨毓环,陈伟伟,林国斌,陈宏靖;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5期
3 李斌,齐娜;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所致食物中毒[J];西藏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4 张行燕,蒋兴祥,章迎春,赵霞峗;一起致食物中毒的过夜凉拌面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情况追踪[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年03期
5 靳爱清;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6 杨积朋,薛国庆;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7 余乃新,崔心尧,张亚斌,付雪阳,程丹,洪文英,项鹏程;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8 周丽萍,陈永绸;一起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脆丸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年02期
9 刘福林,尹明,赵喜;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年01期
10 袁爱民;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小婵;;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鉴定[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莹;裴晓燕;杨大进;李宁;;中国八省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傅武;姚敬业;马德桐;贾法芝;;一起剩饭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报告(摘要)[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4 张慎威;;32例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5 刘国胜;卞绪美;徐祝立;;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云霄;表面展示STa类毒素的蜡样芽胞杆菌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的测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东明;蜡样芽胞杆菌6371的多效性及发酵条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林静;外源抗原在蜡样芽胞杆菌细胞表面展示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政;食品中三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7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20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