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茯苓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茯苓多糖 链脲佐菌素 血糖 脂代谢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口服糖耐量
【摘要】:为探讨茯苓多糖(WRP)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采用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茯苓多糖28 d,然后测定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表明WRP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TC、TG和LDL-C水平,增加HDL-C水平;能提高NIDDM小鼠葡萄糖耐受力,改善糖耐量的异常。WRP对NIDDM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且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引起脂代谢紊乱情况。
【作者单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农产品深加工及安全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支撑项目《天然植物多糖提取工艺及产品开发的研究》(20090905)
【分类号】:R151
【正文快照】: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糖类、脂类和脂蛋白代谢异常。DM不仅能导致高血糖症,同样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资料表明,目前全球超过2亿人口为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绿琴;杨惊宇;吴宗彬;;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J];当代医学;2009年03期
2 李钦龙;于梦艳;;茯苓多糖的提取与应用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3 侯安继,彭施萍,项荣;茯苓多糖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年03期
4 谈新提,王艺峰,张俐娜,孟运莲,张玲,黎莉,桂志祥,陈筠;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效应的组织学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5 陈端端;;微波法与传统工艺提取茯苓多糖的比较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6 邵祥龙;苏日娜;李伟立;孟运莲;;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09年04期
7 滕杰;李庆;;茯苓多糖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11期
8 郝建萍;王昌利;孙静;;不同切制法对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蔡光先;谢昭明;黄丹;董治程;麻晓雪;;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多糖的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10 牛爽;郝利民;赵树欣;陈强;;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先明;;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研究[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贾宁;;茯苓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成;陈晓蓉;杨宗国;陆云飞;;茯苓多糖退黄疸作用实验研究[A];2011年长江三角洲中医肝病协作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学术年会文集[C];2011年
4 唐艳平;刘四新;;发酵法生产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群;王爱云;焦庆才;;大鼠血浆茯苓多糖硫酸酯的光谱测定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安继 陈腾云 彭施萍;茯苓多糖具有抗衰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通讯员 李晖 记者 胡宇芬;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迎鸣;茯苓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曹宇;茯苓多糖的化学修饰与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强;茯苓多糖的乙酰化磺酰化改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4 边超;酶水解制备水溶性茯苓多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莫清;茯苓多糖的化学修饰和生理性质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林标声;茯苓多糖的发酵、提取及其理化、结构性质鉴定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姜辉;茯苓多糖发酵、提取工艺优化及硫酸酯化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赵强强;茯苓多糖的抗炎效果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文龙;土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抗炎活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黄才欢;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83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28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