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氧核酶和纳米金—铅模拟酶检测铅(Ⅱ)的新原理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脱氧核酶和纳米金—铅模拟酶检测铅(Ⅱ)的新原理新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铅 “8-17”脱氧核酶 滚环扩增 纳米金 模拟酶
【摘要】: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可存在于尘埃、土壤、矿石、水和其他介质中。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铅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暴露于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建立灵敏、特异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对控制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概述了铅(Ⅱ)的检测意义及研究现状,阐述了脱氧核酶、纳米材料模拟酶和滚环扩增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同时简介了本论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第二章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滚环扩增技术和铅特异性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s,DNAzyme)结合,应用N-甲基卟啉二丙酸(N-methylmesoporphyrinⅨ,NMM)能特异性识别G-四聚体、并能使自身荧光显著增强这一特点,建立了荧光法测定铅离子的新方法。在Tris-HCl溶液中,铅特异性脱氧核酶酶链(17E)与底物链(17S)互补配对形成双链复合体,在铅存在条件下,17E被激活,催化底物链发生断链反应,释放出三段ssDNA,其中未发生裂解的酶链能够与富含胞嘧啶的模板DNA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作为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的引物,经过RCA,产生富含G碱基的重复ssDNA序列,再利用NMM作为信号报告分子,从而实现铅离子的高灵敏度检测,检出限达到0.21nmol/L。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已成功用于水样中铅的检测。同时,实验中的剪切和RCA机制已通过圆二色谱、荧光光谱和电泳等实验进行了证明。本文第三章建立了基于未标记纳米金-脱氧核酶共振光散射法检测铅离子的新方法。在ph7.0的10mmol/ltris-hcl缓冲溶液中,铅离子能够激活铅特异性脱氧核酶的催化活性,使其催化底物链在ra处发生水解,破坏酶链和底物链原有的杂交结构,释放出ssdna;ssdna呈自由螺旋状态,通过au n相互作用吸附到纳米金(goldnanoparticles,aunps)上,大大增加了aunps表面的负电荷密度,从而防止纳米金在高盐浓度下聚集,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降低,在铅离子浓度为1.68×10 8~12.5×10 7mol/l范围内,散射光强度的改变值与铅离子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rls=22.78+4.46c(×10 8mol/l),r=0.970,检出限为5.04nm。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本文第四章应用纳米金-铅复合物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离子的新方法。在ph3.3的柠檬酸三钠-盐酸缓冲溶液中,纳米金粒子能够与铅离子结合,形成的纳米金-铅复合物具有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形成蓝绿色自由基产物。在铅离子浓度为1.62×10 7~1.00×10 6mol/l和1.00×10 6~7.00×10 6mol/l时,体系的吸光度变化值与铅离子浓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Δa1=0.005+0.072c(×10 6mol/l),Δa2=0.067+0.015c(×10 6mol/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和0.984。检出限为4.87×10 8mol/L。实验中,纳米金-铅复合物的形成已通过ICP-MS和Zeta电位得到证明。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阳德,罗育林;纳米科技——21世纪社会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医学工程;2003年06期
2 ;我国在核酸药物的纳米载运体系研究中取得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3 于菲菲;王新霞;邹豪;张国庆;钟延强;;三种不同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孔小丽;乔飞燕;齐晖;李富荣;周汉新;;抗体和寡核苷酸双标记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5 李红红;陈兴国;;纳米金银材料在比色检测汞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2年05期
6 郭常闰;关树文;黄磊;张超;董彪;宋宏伟;王丽萍;;次血红素六肽对纳米金诱导线虫热激损伤的保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1期
7 ;纳米金壳新材料可有效抑癌[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1期
8 李宁;骆小平;高飞;;复合纳米金膜技术增强牙科钛瓷结合的基础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4年03期
9 吴维明,蔡强,陈裕泉;纳米金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年05期
10 ;纳米金壳新材料可有效抑癌[J];技术与市场;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学明;金洁;田佳;赵汉英;;具有温度响应可逆收缩的纳米金球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传新;潘春旭;;纳米科技现状及展望[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微娜;林丰;郭祥群;;自旋标记-发光纳米金多模式探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余玲;张彦峥;王亚丹;张银堂;徐茂田;;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雌激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郭彬;李青山;;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文峰;李津如;林官华;江龙;;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花及其表面拉曼增强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竟先;鄢程;吴基球;;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8 唐芳琼;;尺寸、结构、形貌可控纳米颗粒制备与调变技术开发[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军;纪小慧;洪霞;王连英;贾若昆;菅文平;白玉白;;基于纳米晶特性的免疫检测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袭著革;;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俊;“纳米食品”安全存疑[N];广州日报;2010年
2 张阳德;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N];科技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岱;刘扬:发现“神水”之毒[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贾书哲;拨开迷雾看纳米[N];中国质量报;2002年
5 何屹;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胜;一吨值一亿美元[N];深圳商报;2002年
7 李树龙;小纳米 大神通(上篇)[N];中国黄金报;2001年
8 记者 任荃;纳米金球让基因拷贝不走样[N];文汇报;2006年
9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副秘书长 陈希荣;微观色彩学与包装设计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张唯诚;显微世界中的DNA纳米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海;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氧化还原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陈娜;纳米金对胶质瘤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杨洁;宽频纳米结构光天线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晶;新型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陈坤;功能化纳米金光学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用于三聚氰胺和转基因分析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胡培;新型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于广霞;纳米生物电化学传感在环境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秦为为;等离子纳米粒子在可视化成像检测及纳米马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9 董海峰;DNA检测与细胞内microRNA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守仁;纳米金和二氧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性质和催化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瑞花;壳聚糖基金纳米棒的构建及其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何路伟;染料敏化的氧化锌“纳米草坪”的构建及其光催化制氢性能[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3 熊海岩;钯、铂、金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席春晓;棒状金纳米晶及类球形银纳米晶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谢芳;择优腐蚀制备新颖金铂异质纳米结构[D];山东大学;2015年
6 梁莹;Anti-cMet抗体耦合空心纳米金球对宫颈癌光热治疗增敏之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刘晶;纳米金—声致发光分析方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何逸鹏;纳米金与不同亚型乳腺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韦正楠;基于富勒烯@金纳米等离子体的Fenton催化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潘欢欢;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可控制备及其光电探测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2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30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