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1223例计划妊娠女性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济南市1223例计划妊娠女性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济南市高新区1223例计划妊娠妇女进行一系列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我们对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能为今后的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孕前检查可以筛查出不利于妊娠的风险因素,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可以在妊娠前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有可能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关口的前移。方法1.研究对象和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济南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1223名女性为研究对象。计划妊娠夫妇签署免费健康检查知情同意书,由专业人员指导其填写一般情况。健康检查项目包括首先对其进行优生健康教育,然后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2.研究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有无家族遗传史、传染病史和不良孕产史,有无不良嗜好及环境接触史(吸烟、被动吸烟、肥胖、酗酒、经常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噪音等)。(2)体格检查:以视诊为主,配合触、听、嗅诊对全身状态进行检查及妇科检查。(3)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带常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TORCH感染、梅毒螺旋体、乙肝五项、血清葡萄糖、促甲状腺激素。综合健康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人群进行风险评估,筛查出风险人群并对其进行干预指导。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9.0版软件包对所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有病史异常及不良嗜好、环境接触史者188例,占15.37%;2.检出各类疾病421例,疾病发生率为34.42%;其中30-39岁年龄组、低文化程度组、农业人口疾病检出率较高(P0.05))。3.1111例中,检出阴道炎122例,疾病发生率为10.98%。其中以细菌性、假丝酵母菌性高发。4.39/1221例超声检出异常情况。其中包括子宫肌瘤19例,功能性囊肿14例,IUD下移3例,宫颈囊肿2例,子宫腺肌瘤1例。5.血清TSH异常者40例,疾病发生率为3.27%。不同年龄组人群TSH异常的发生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文化程度人群TSH异常的发生率高于高文化程度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78/1223例贫血(6.37%);27/78例中度贫血(34.62%),51/78例轻度贫血(65.38%),重度贫血0例。7.本地区计划妊娠妇女存在一定TORCH感染率,但IgM阳性人群并不多。8.对1223例女性的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嗜好及环境接触史者56例,病史异常者132例;阴道炎(122例)、贫血(78例)、隐性梅毒(5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4例)、弓形体IgM抗体(2例);子宫肌瘤(19例)、功能性囊肿(14例)、子宫腺肌瘤(1例);乳腺疾病(54例)、宫颈炎症(72例)、HBV感染(26例)、促甲状腺激素异常(40例)。结论及意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危害优生优育的因素可以通过孕前健康教育和医学检查而避免;重视孕前健康教育及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参检率,可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孕前检查能够筛查出不利于妊娠的风险因素,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可以在妊娠前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可能实现出生缺陷预防关口的前移。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ealth status of pregnant women in Jinan High - tech High - tech Zone between March 2014 and December 2015 . ( 4 ) Laboratory examination : Blood routine , white band routine , gonococcus , trachoma chlamydia , TORCH infection , syphilis spirogram , hepatitis B five , serum glucose ,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was 34.42 % . Among them , there were 19 cases of uterine fibroids , 14 cases with functional cyst , 3 cases with mild anemia ( 65.38 % ) and severe anemia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6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春清;健康教育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探讨[J];实用医技;2000年11期
2 廖水珍,姜佩萍;韶关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02期
3 段宗枝;铜陵市1997~2000年出生缺陷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4 唐贵忠;我国人口出生缺陷状况及干预措施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7期
5 丛玉英,王茜云,王荫红;1998~2000年淄博市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4期
6 龚丽艳,李向东;2001年湖北省出生缺陷资料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7 朱山林,毛金观,陈华浙;嘉兴市1996~2000年出生缺陷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年05期
8 贾士美,房兴仁;浅谈出生缺陷与出生缺陷干预工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05期
9 崔丽芳;枣庄地区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探讨及干预措施[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4期
10 赵庆国,谭晓嫦,田丰莲,陈勇锋,姜红;广东省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防治策略选择[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琼;贺晓艳;岳佳;杨美英;文玉婷;;通海县1996~2006年出生缺陷调查研究[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山西省出生缺陷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分报告之一)[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3 谢立春;钟于玲;刘青玲;冯琪;于红;夏霁琼;;深圳市0-5岁儿童出生缺陷调查分析[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素兰;李文孝;;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与效果分析(摘要)[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心亮;魏庆;张蕊;齐岩;宫建国;钟南;;北京市海淀区05-07年出生缺陷的调查[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6 胡崇高;;浙江省预防出生缺陷及残疾[A];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生殖健康讲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祝轲;任榕娜;;出生缺陷47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8 于俊荣;李斌斌;宋淑秀;孟庆莲;;河北省0~6岁儿童出生缺陷风险因素调查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邹鸣飞;孙跃宏;屈煜;钱莹莹;蒋燕萍;舒立波;;出生缺陷危险因素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邱丽倩;;浙江省预防出生缺陷策略与前景[A];2013浙江省医学遗传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减少出生缺陷 提高人口素质[N];家庭医生报;2003年
2 郑晓瑛;出生缺陷急待干预[N];人民日报;2003年
3 高莎;出生缺陷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提升[N];工人日报;2007年
4 记者 谭克扬邋通讯员 刘后红 康平 姚家琦;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N];湖南日报;2007年
5 魏萍;预防出生缺陷重点在孕前[N];健康报;2006年
6 魏萍;有出生缺陷要在第一时间上报[N];健康报;2007年
7 记者 卢素仙;北京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活动[N];科技日报;2007年
8 盟妇儿工委办;我盟开展健康宝宝、幸福家庭——预防出生缺陷系列宣传活动[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9 李如一;“预防出生缺陷”首府开讲座[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刘翔霄;山西调查:出生缺陷高发疑与污染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菲;酒精导致的精子异常与子代出生缺陷的关系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仕斌;巴马香猪ENU诱变建立两个遗传性出生缺陷模型家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刘建琼;湖北省主要出生缺陷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绍强;深圳市龙岗区围生儿出生缺陷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昕;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出生缺陷代谢组学和金属组学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英耀;我国主要出生缺陷的疾病负担和预防措施的经济学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代礼;出生缺陷家系收集及并指(趾)多指(趾)畸形的HOXD13基因突变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芈静;蚌埠地区0~5岁儿童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缪凡;海岛出生缺陷患病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陈鸣鸣;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及近5年变化趋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郭瑶琴;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修晓燕;福建省出生缺陷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祝轲;出生缺陷的临床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7 张海涛;吉林省2003~2008年出生缺陷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刘光河;山东省2005~2012年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9 陈静;沧州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尹新娟;郑州市五种主要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23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2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