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起母婴感染布病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合肥市一起母婴感染布病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探讨该起疫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患儿及其家庭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调查结果、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有2例实验室确诊布病病例。采集患儿及其4名家庭密切接触者血液样本和患儿母亲的乳汁1份,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样本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为阳性,分离到2株羊种2型布鲁氏菌;1份乳汁和其他血液样本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现场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结果支持是一起可疑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引起母婴发病的家庭聚集性布病疫情,羊2型布鲁氏菌是疫情的致病原,实验室不规范操作是可疑暴露。应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落实防护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the possible ways to spread epidemic situation ,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作者单位】: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肥市包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181.81;R516.7
【正文快照】: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属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布病可引起人体多器官损伤,潜伏期一般为1-3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最常见的有发热、盗汗、衰弱、失眠、厌食、头痛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榕;李莉莎;程由注;陈宝建;张榕燕;林金祥;方彦炎;林开铅;李友松;;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2 袁鸿昌,陈启明,曹素华;疾病的家庭聚集性[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79年04期
3 王昌信;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1期
4 沈毓琦;菜农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2期
5 李敬云;蒋豫图;野京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记的农村家庭分布规律[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1年03期
6 胡松林;;菜农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2年01期
7 谭德银,张远炎,郭雄,,买买提·艾沙,张矢远;沙依瓦克病家庭聚集性分析[J];地方病通报;1995年04期
8 傅丽芳,连自强,方翠;猪带绦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年01期
9 陈冠民,倪宗瓒,张颖;疾病家庭聚集性研究中对照的选择及其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1997年03期
10 胡勇;应用二项分布探讨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林;王璇;成洪旗;;济南市一起家庭聚集性布氏杆菌病的调查报告[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力红;王香平;张京利;石海鸥;王桂珍;;从医务人员零感染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孙承斌 邹声文;非典流行有多种因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记者 吕诺 孙铁翔;我们距离H7N9大流行的风险有多远?[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3 早报记者 龚菲;江苏发现H7N9或有限人传人[N];东方早报;2013年
4 记者 马晓华;国家卫计委:尚无证据表明H7N9能“持续人传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郜艳晖;复杂性状家庭聚集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闵定玉;贵州少数民族人群乙肝流行现状及家庭聚集性分析[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2 闫虹霞;河北正定县人群感染HBV基因型别、突变特征及家庭聚集性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周伟泽;广东家庭聚集性登革3型病例特征及其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4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4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