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影响的双生子研究
本文关键词: 环境 青少年 危险行为 遗传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为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RBQ-A)评定重庆市11~18岁111对双生子的危险行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的养育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应激生活事件(SLE)、Mac Master家庭活动计划一般功能量表(FAD-GFS)等调查双生子环境因素;通过Open-MX软件构建单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加性遗传因素、共享环境因素、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在危险行为总变异方差中加性遗传效应占0.67(95%CI=0.51~0.77),个体特异性环境因素分别占0.33(95%CI=0.22~0.49);危险行为与权威型养育方式呈负相关(r=-0.261,P0.01),与专制型养育方式、家庭功能、分娩方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4,0.178,0.148,P值均0.01),与应激生活事件、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及母孕期情况等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青少年危险行为受遗传和特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功能对该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 risk behavior assessment (RBQ-A) 11~18 in Chongqing city at the age of 111 on risk behaviors of twins, with general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parenting styles and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 (PSDQ), stress life events (SLE), Mac Master, the general family activities scale (FAD-GFS) investigation of tw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rough the Open-MX software to build a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additive genetic factors, shar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dividual specif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win dangerous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genetic effects for in the 0.67 plus risk behavior total variance (95%CI=0.51~0.77), individual specif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accounted for 0.33 (95%CI=0.22~0.49); risk behavio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r=-0.261, P0.01),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family function, mode of deliver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 0.194,0.178,0.148, P value was 0.01),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pare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aternal occupation and so on. Youth risk behavior is affected by both genetic and special conclus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genetic effect, but parenting style and family func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index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025) 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42023)
【分类号】:R179
【正文快照】: 危险行为是指那些直接或潜在地危害着个体健康和安全并可能导致否定性后果的行为,包括对自身身心伤害的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自残、自杀等)及可危及他人生命与财产的冒险行为(如纵火、赌博、攻击暴力等)[1-2]。危险行为不仅可以直接危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是成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蒋德勤;姚荣英;袁长江;胡兰;;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和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林馨;周权;刘建;张秋;;福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3期
3 季成叶;;我国中学生饮酒行为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0期
4 孙茉芊,戴淑凤;分娩方式与早期婴儿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12期
5 张旭光,杨晋蜀,何春玲,尹怀强,吴杰;分娩方式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影响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6 穆国霞;马慧荣;杨彦;李胜玲;;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7期
7 王牮;于丽娜;缪绍疆;童俊;;中职生危险行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09期
8 张维蔚;林丽云;熊莉华;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刘伟佳;;青少年暴力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支愧云;陈永进;;重庆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何守森;倪晨曦;李桂英;唐敬海;周亚平;安祥美;;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气质发展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6期
3 方咏梅,张秀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进展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7期
4 潘淑贤;张万方;;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现状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2年05期
5 余克强;毕建璐;黄颖;李斐;程静茹;王天;吴六国;陈洁瑜;肖雅;罗仁;赵晓山;;某企业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6 朱琳;;亚健康状态对大学生的危害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1期
7 李建桥;吴瑞;刘琴;王宏;;重庆市某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症状及健康危险行为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29期
8 宁时涛;王智勇;司虹;王宏伟;赵虹;王民;;学生车祸与溺水危险行为与其母亲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年06期
9 田峥珍;;家庭教育方式及其对子女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5年08期
10 彭丹梅;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周鹏;“逆针灸”背俞穴干预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仁梅;围生期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孙倩莱;益阳市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杨波;延吉市小学生健康行为干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朱江;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罗园;1月龄婴儿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苑光宗;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调查及其素质—应激模型探索[D];苏州大学;2011年
7 来松海;昆明市小学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秀杰;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晓辉;城乡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敏;重庆市主城区婴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发源,陶芳标;中学生饮酒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相互影响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戴玲,马春涛,李胜联;大学新生性教育与艾滋病、性病知识调查[J];华夏医学;2004年04期
3 廖学舟;张娟;张隆明;唐杰;马颖;余毅震;;鄂州市青少年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4 王超,马迎华;2001年美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1期
5 阮青,黄林,韩彦彬,黄立嵘,张结宏,黄兆勇,杨娟,方志峰;广西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6 陈丽萍;苏玲;居文;方美英;;福建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7 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8 李慧民;犯罪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及与自身文化程度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9 刘津;;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10 周水波;;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宇辉;青少年亚健康与多种身心健康问题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汤先伟;范康敏;杨永建;刘峥华;赵德基;;沈阳市城区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2 王晓彦;周明娜;童俊;;友谊质量与中职学生危险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2期
3 杨艳;;江西省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12期
4 杨芳;张菊英;王帅;刘俊阳;胡峻梅;廖加强;袁萍;;成都市青年男性伤害危险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年07期
5 吴为;聂少萍;陈思y,
本文编号:1490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49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