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应用气-液界面染毒技术研究柴油机尾气对16HBE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布时间:2018-02-13 02:51

  本文关键词: 柴油机尾气 气-液界面染毒技术 存活率 细胞凋亡 出处:《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应用气-液界面染毒技术探索柴油机尾气对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在流速为20 m L/min,37℃的条件下,用柴油机尾气分别对生长在多孔膜上的16HBE细胞持续染毒5、10、15、20、30 min,分别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中性红摄入法(NRU)检测柴油机尾气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对细胞存活率约50%以上的染毒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柴油机尾气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同时对每个染毒组分别设置用滤膜过滤的洁净空气作为对照组,暴露时间和检测方法均与染毒组一致。[结果]3种存活率检测方法的结果表明,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柴油机尾气持续染毒15 min及更长时间以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种方法比较表明,低流速短时间柴油机尾气对16HBE细胞的损伤作用以细胞膜损伤最为显著,其次是线粒体损伤。用柴油机尾气持续染毒10、15 min,染毒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及坏死率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 min染毒组的晚期凋亡及坏死细胞多于早期凋亡细胞(P0.05)。[结论]气-液界面染毒技术可以应用于柴油机尾气等气溶胶有害物质的体外毒性研究;同时发现柴油机尾气导致的16HBE细胞急性毒性为细胞膜损伤、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ute toxicity of diesel engine tail gas o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line 16HBE by gas-liquid interface. [methods] at the flow rate of 20 mL / min 37 鈩,

本文编号:1507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07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