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382份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量调查分析
本文选题:铝残留 切入点:食品污染 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市售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延吉市、四平市的食品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个体摊位共382个加工及销售地点采集湿粉皮189份、粉条与粉丝193份。同时,采集纯淀粉样品15份,按《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检测。结果 189份湿粉皮样品中,铝的总检出率为61.9%,各年度样品的铝检出率均大于40%;超过100 mg/kg的样品占28.6%,铝含量的中位数为37.3 mg/kg,最高检出值达342.3 mg/kg。193份粉条与粉丝样品中,铝的总检出率为64.8%,且各年度样品的铝检出率均大于50%;超过100 mg/kg的样品占24.4%,铝含量的中位数为38.9 mg/kg,最高检出值为212.5mg/kg。15份纯淀粉样品中,铝检出率为46.7%,铝含量中位数为12.6 mg/kg,最高检出值为31.8 mg/kg。结论加工过程中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导致了食品中铝残留,应倡导使用无铝食品添加剂替代含铝食品添加剂。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aluminum residues in starchy foods on sale. Methods the food supermarkets, shopping malls and farmers' markets in Changchun, Jilin, Baicheng, Tonghua, Yanji and Siping of Jilin Province were used. A total of 382 processing and selling sites collected 189 samples of wet powder skin, #number0# samples of powder strips and vermicelli. At the same time, 15 samples of pure starch were detected according to < GB/T 5009.182-2003 noodle food determination > method.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aluminum was 61.9%, and the detectable rate of aluminum in each year was more than 400.The samples with more than 100 mg/kg accounted for 28.60.The median of aluminum content was 37.3 mg / kg, and the highest detectable value was 342.3 mg/kg.193 powder strips and vermicelli samples. The total detectable rate of aluminum was 64.8%, and the detectable rate of aluminum in each year was more than 500.The sample over 100 mg/kg accounted for 24.4%, the median of aluminum content was 38.9 mg / kg, and the highest detectable value was 212.5 mg / kg 路15 samples of pure starch. The detection rate of aluminum was 46.7%, the median of aluminum content was 12.6 mg / kg, and the highest detectable value was 31.8 mg / kg. Conclusion the use of aluminum-containing food additives in processing resulted in aluminum residue in food. Therefore, the use of aluminum-free food additives instead of aluminum-containing food additives should be advocated.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应用家政学教研室;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分类号】:R15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静;曾静;闫赖赖;邱锦云;冯方波;王京宇;;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41种微量元素定量检测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陈建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陈建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肖振林;曲蛟;丛俏;;锦州铁合金厂区周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4 董菁;;面制食品中铝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安徽化工;2011年04期
5 董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铝[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罗杰;王世纪;温汉辉;高芳蕾;;浙江三市水稻Pb污染原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7 王世纪;罗杰;李向远;傅俊鹤;简中华;鲍征宇;;浙江省绍兴市工业对农业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8 王世纪;罗杰;李向远;钟冰;廖福源;石迪秋;;浙江省海宁市制革企业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9 周浩;;马齿苋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10 杜楠雅;黄丽金;阮莹莹;袁勇军;;宁波市大米及面制食品·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铝含量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德奇;刘涛;马龙;田姗姗;;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琐琐葡萄中的无机元素[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凯;丁晓雯;郭永红;桂明英;;云南可食牛肝菌总铬及六价铬的测定[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敬鑫;李凯;丁晓雯;郭永红;桂明英;;云南可食牛肝菌中砷形态分析[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宋明义;岑静;黄春雷;胡艳华;周宗尧;郑文;刘军保;;高镉地质背景下富硒土壤的生态效应[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5 樊丽琴;杨贤庆;陈胜军;李来好;吴燕燕;;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瑞仙;巨力佩;和振云;张旺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铬[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戴文津;孙恢礼;陈华;;海产品无机砷检测及含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军伟;谢晶;林永艳;张洪磊;;气调包装对菠菜保鲜效果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胡玉斐;何瑞雪;肖小华;李攻科;;微波辅助消解/ICP-AES测定鱼组织中重金属残留的研究[A];《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11月增刊1——第四届广东省分析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赖志辉;金广庆;管艳艳;徐晓铭;谭惠仁;;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紫菜中的砷镉[A];《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11月增刊1——第四届广东省分析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鲁洪娟;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2 熊春红;基于GIS和数据挖掘技术评价江西主要茶区土壤和茶鲜叶重金属状况及其预测[D];南昌大学;2011年
3 陈亚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诱导性植物提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俭波;危险性分析技术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魏明蓉;受污染武汉南湖底泥特征分析及其处置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修报;淡水环境重金属监测用“标准背角无齿蚌”群体的建立及移殖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杰;液液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铜、镉、锌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长伟;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瑞玲;淮河流域高癌区土壤—农作物氮素污染与健康风险[D];河南大学;2011年
4 寇士伟;重金属Cd、Cu、Pb复合污染对芥菜的胁迫及芥菜对其吸收累积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钟俊俊;农村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PAHs污染及人体暴露方法初探[D];新疆大学;2011年
6 杭雅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番茄酱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荣镇;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皂苷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8 黄忠意;水提取—铬天青S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铝残留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亚恩;南极磷虾油降血脂、抗氧化力及其改善记忆力功能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栾霞;铈配合物对菠菜中毒死蜱降解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缓解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楼蔓藤;黎志明;李增禧;巫秀芳;肖益新;;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现状、意义、问题和对策[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年02期
2 裘凌沧;内、外环境元素平衡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解决元素与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6年06期
3 魏伟;;2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头发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分析[J];内科;2008年06期
4 余海鹰,崔庶;精神分裂症与几种微量元素的关系[J];四川精神卫生;1999年03期
5 于方;杨艳杰;杨秀贤;邱晓慧;乔正学;张萌;;抑郁症与微量元素锌、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茅力;陆晓梅;杨叶;陈景衡;叶洋;傅明慧;潘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4期
2 白汉玉;;婴儿夜哭有几种原因[J];父母必读;1992年12期
3 王丹;方从容;鲁杰;周爽;赵云峰;;淀粉类食品中顺丁烯二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14期
4 刘国信;最近蛋糕有点“烦”[J];中国保健营养;2002年12期
5 蒋丽;;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温烹制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年06期
6 蔺柯;;喝豆浆的9大好处与几项注意[J];现代养生;2011年06期
7 王平;;餐后打包有学问[J];家庭护士;2004年07期
8 范志红;;越焦越脆可能越致癌[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4年07期
9 张颖;;测试你是哪种肥胖类型?[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7年03期
10 张珙;张琦;栾燕;马金波;权伍英;吴永宁;;HPLC-MS/MS测定油炸及高温烘烤食品中的丙烯酰胺[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孙政权;食品“打包”藏学问[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文雨;吃打包剩菜要注意方法[N];科技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菲;方便面并非不安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李学梅;多吃炸薯条有可能致癌[N];北京日报;2005年
5 ;美发现多样食品含致癌物[N];人民日报;2004年
6 湘雅二医院 夏良伟;吃得太多或太少可致腹泻[N];大众卫生报;2001年
7 王平;您会吃“打包”菜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湘雅二医院老年医学科 叶云;尿毒症患者要限制蛋白质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赵长春;“丙烯酰胺致癌”再度引起争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贺文;2010年~2012年791份面制食品和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量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丽;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技术及其生成机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7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5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