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自尊与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的关系
本文选题:农村留守老人 切入点:孤独感 出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人格特质、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第3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评定量表对贵州农村354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倾性、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01),神经质、精神质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01);外倾性、神经质、自身心理健康关注情况有效预测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P0.001),外倾性和神经质累积解释48.50%的总变异。结论人格特质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among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Methods the third edition of UCLA-Loneness scale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Self-esteem rating sca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354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 among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health status (P 0.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P 0.001), neuroticism, psychoticism and loneliness (P 0.001), extroversion, neuroticism, The self-mental health concern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lonel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and explain the total variation of 48.50% by ex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ccumulation. Conclusion Personality tra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loneliness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分类号】:C913.6;R16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玉芝;胡昆;;长株潭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7期
2 张春林;张国兵;李志;伍业光;;151名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孤独感调查[J];吉林医学;2012年19期
3 李方敏;;留守老人的辛酸泪[J];健康博览;1998年10期
4 吴仁明;谢卫;高继国;;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以革命老区邛崃市孔明乡为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9期
5 李丽;谢光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赡养伦理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9期
6 徐冰;苦恼的留守族[J];华夏长寿;1999年02期
7 汪全海;聂淼;姚应水;;我国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8 杨学忠;;留守老人、儿童、妊娠妇女的就医现状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2年14期
9 ;居马泰 俄白克[J];中国乡村医药;2013年05期
10 何安明;惠秋平;;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荣兴;;农村基层助养“留守老人”对策初探[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2 吉天明;王凤莲;;关怀田园“留守老人”构建和谐的新农村[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澎湖;林伟;李一男;;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务工与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谷军;;关爱农村“留守老人”[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C];2011年
5 张翠屏;徐顺明;;关于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情况的调查[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6 王峰;牛振耘;;贫困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心理诉求分析——千阳县农村留守老人心理状况调查[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2年第4期(总第92期)[C];2012年
7 翟武鹏;董建国;;社区“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及对策[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4年第1期(总第96期)[C];2014年
8 曹修龙;;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王东平;彭建强;张素罗;闫震;周宏儒;;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影响的统计学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春林;张国兵;李志;伍业光;;农村壮族留守老人UCLA孤独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彩君 彭喜明;拿什么奉献给留守老人[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李宏斌;农村“留守老人”值得关注[N];大同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文勇 卢庆红;“留守老人班”十八年唱响和谐曲[N];丽水日报;2006年
4 李琳邋通讯员 练彦 刘海波;云和百名留守老人集体选“义子”[N];丽水日报;2007年
5 本版编辑邋彭电子 张禹供 李国平 林汇泉 申建军 王娜 盛志国 许光选;为什么留守老人更需要关怀?[N];农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虎成邋通讯员 苑中华 栗改芝;滑县:“代理闺女”情暖“留守老人”[N];河南日报;2008年
7 李涛邋袁石军;山阳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机制[N];商洛日报;2008年
8 周庄;农村留守老人期盼更多关爱[N];徐州日报;2008年
9 董伟;调查显示:80.9%的农村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检察官 杨静;农村留守老人成犯罪目标[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力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及其改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世英;安徽省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唐康芬;四川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代云鹏;农村留守老人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琼;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于素芬;安徽省无为县于棚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8 孙亚楠;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俊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张艳阁;子女流动与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养老[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9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9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