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大棚作业女工月经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月经功能 切入点:温室作业 出处:《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温室作业对女性月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偶遇抽取寿光市从事蔬菜大棚种植者575名女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殖健康状况,并采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女性月经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药使用的相关指标占所有影响因素的绝大部分,属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每年施药时间越长、农药配置越浓、亲自混匀农药均会增加生殖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而喷完农药第二天或间隔更长时间进入大棚、戴口罩会大大减少生殖健康问题。另外,年龄、文化程度、棚内工作时间、大棚种植年数(年)、大棚种植面积、收入等亦是月经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蔬菜大棚种植者的月经功能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农药暴露、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greenhouse work on female menstrual function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75 female workers in Shouguang City to investigate their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improve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fi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menstrual function of women. [resul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ed indexes of pesticide use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al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longer the pesticide is applied every year, the more concentrated the pesticide is, and the more the pesticide is mixed in person,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reproductive health problems will be. After spraying the pesticide the next day or more, the mask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reproductive health problem. Age, education level, working hours in the shed, number of years of planting in the shed (years, planting area, income, etc.) were als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nstrual abnormality. [conclusion] the menstrual function of female vegetable growers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mong them, pesticide exposure, age and education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作者单位】: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国家人口计生委资助项目(编号:人口科[2011]55号C1-86) 山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J11LF13)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资助项目(编号:2014年第29号)
【分类号】:R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翟庆峰;李媛媛;邢杰;邱玉刚;;蔬菜大棚种植菜农健康状况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9期
2 郁红艳;;无锡市城镇12440例妇女生殖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3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高晔;;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现状和保健需求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1期
2 赵香菊;王亮卿;时燕;张磊;户亚光;滑秀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建立卵巢肿瘤良恶性质诊断模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年01期
3 方秀新;郑春辉;王庆华;修红闽;傅廷亮;周希环;;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人体成分[J];护理学杂志;2009年20期
4 刘春梅;王永宏;;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中医药导报;2010年04期
5 唐仁军;;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0年14期
6 李玲;张惠兰;龚继敏;胡跃华;李向云;;妇幼卫生服务需求与产褥期妇女个体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7年04期
7 李吴萍;张雪玉;赵伟明;宋琦如;李雯娜;;银川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8 翟庆峰;李媛媛;邢杰;邵丽军;任有勋;闫绍妹;邱玉刚;;温室土壤有机提取物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8期
9 张敏;王秀峰;崔秀敏;;温室大棚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02期
10 张敏;王秀峰;崔秀敏;王建;于世欣;;山东省蔬菜产区日光温室从业者健康状况及环境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小清;朱俊;张丽伟;;围绝经期妇女的膳食营养与疾病[A];妇幼与青少年营养进展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孕妇、乳母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宣传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赵;中国妇女绝经过渡期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梅;绝经前后诸证肝气郁结型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邓晓倩;山东省济南市某医院员工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相关生产力损失的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3 刘宇霞;4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分析及围绝经不同时期骨密度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钟金鹏;基于实验室指标的颈动脉硬化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王京;Bp神经网络与多重线性回归在住院费用中建模比较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1年
6 周菲;Logistic回归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改进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7 徐海蓉;胃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8 王磊;山西省八所高等院校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KABP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9 刘刚;广州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状况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黄敏;温室内氡浓度及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建文,马长利,张志新,郝子成,张志广;蔬菜大棚微小气候及其对菜农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5期
2 李静然,林和风,谢莹,冯宁,张玉珍,胡桂玲,崔卫红;1428例围绝经妇女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21期
3 武秋林,曾芳玲,曾晓琴,苏红梅,李萍,黎秀芳,张碧云,岑秀芬,邓淑玲,黎艳,陈雯婷,叶党英;广州市职业妇女围绝经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年01期
4 丁元林,孔丹莉,毛宗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常用共线性诊断方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年04期
5 张宏伟,余章凤,卜黎明,董娟;非特殊型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4年03期
6 贺佳,贺宪民,高尔生,楼超华;生殖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生殖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1年02期
7 董寒青;解析SPSS对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技术[J];统计与决策;2004年03期
8 武光林;齐秀英;;生育及有关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天津医药;1993年11期
,本文编号:1680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68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