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嘌呤摄入量评估
本文选题:膳食 + 嘌呤 ; 参考:《营养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评估中国居民每日膳食嘌呤平均摄入量。方法利用1982、1992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的消费数据和已测定的食物中嘌呤含量资料计算中国居民膳食嘌呤摄入量。结果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18岁轻体力活动男子)在1982、1992和2002年嘌呤的总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216.7、274.4和319.0mg,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嘌呤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130.1、115.5和120.4mg,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嘌呤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79.5、152.0和192.8 mg;2002年调查中,不同食物嘌呤贡献率分别为:畜禽类(43.1%)、鱼虾类(17.0%)、浅色蔬菜(9.9%)、米类及其制品(7.4%)、深色蔬菜(6.3%)、面粉及其制品(3.6%)和干豆类及制品(5.4%)。结论中国居民每日膳食嘌呤总摄入量和动物性食物嘌呤摄入量在1982、1992和2002年逐年增加;2002年膳食嘌呤主要来源于畜禽类、鱼虾类。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aily intake of purine in Chinese residents. Methods the dietary purine intake of Chinese resident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onsumption data of all kinds of food and the data of purine content in the food measured from the nutritional and health survey of Chinese residents in 1982 and 2002. Results the total purine intake of Chinese residents was 216.7274.4 and 319.0 mg per standard person day in 1982, 1992 and 2002, respectively. The purine intake from plant food was 130.1115.5 and 120.4 mg per standard person day, respectively. Purine intake from animal foods was 79.5152.0 and 192.8 mg per standard person day, respectively; in the 2002 survey,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different food purine were 43.1%, 17.0% of fish and shrimp, 9.9% of light color vegetables, 7.4% of rice and its products, 6.33% of dark vegetables, 3.6% of flour and its products, and 5.4% of dried beans and products. Conclusion the daily total dietary purine intake and animal food purine intake of Chinese reside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1982 to 2002, and the dietary purine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fish and shrimp in 2002.
【作者单位】: 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基金】: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No.Z2014s026) 牡丹江医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ZS201327) 达能膳食营养与宣教基金项目(No.DIC201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083)
【分类号】:R15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洪志;荣胜忠;邹立娜;王朝旭;杨月欣;;中国常见动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J];营养学报;2012年01期
2 荣胜忠;邹立娜;王朝旭;潘洪志;杨月欣;;中国常见植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J];卫生研究;2012年01期
3 韩涛;刘培培;荣胜忠;张广腾;孙峰;邹立娜;潘洪志;;城市居民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J];卫生研究;2013年02期
4 荣胜忠;叶红婷;关红军;郭毓鹏;李晓霞;李淼晶;杨凤华;潘洪志;杨月欣;;不同种类鲜菌、干菌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年03期
5 荣胜忠;张艳男;王栋;关红军;郭毓鹏;李淼晶;潘洪志;;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正英;任伟东;张倩;朱佳;;维生素pp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及其补充[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曾克勤;陈志伟;武剑;朱婉华;;朱良春经验方痛风颗粒治疗急性期痛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年03期
3 杨林;任立松;祁向丽;;新疆军区某部青年人群膳食营养的干预研究[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年02期
4 武利平;陈西平;;光纤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方法研究[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年02期
5 胡玉军;覃毅磊;赖毅东;;HPLC-ICP-MS测定乳制品中的三价铬和六价铬[J];现代食品科技;2014年04期
6 潘碧琦;潘建科;刘军;杨济源;洪坤豪;马振尉;;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痛风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6期
7 彭容;魏小平;梁小华;陈洁;刘友学;张霆;李廷玉;;重庆市巴南区学龄前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与血浆维生素A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8 杨柳;李远珍;何圣红;费小芸;周全;;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91例膳食状况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18期
9 董晓敏;蔡缨;武彩莲;;特勤疗养营养管理系统对特勤疗养员膳食营养干预的效果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4年04期
10 曹宁;刘艳斌;赵惠子;赵桐荫;李忠民;;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硒摄入量与高血压的相关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荣胜忠;邹立娜;张广藤;刘培培;韩涛;潘洪志;杨月欣;;中国常见干豆类及制品中嘌呤的含量[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The anti-hyperuricemia and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ion effects of chrysoeriol, a component from Apium graveolens L. seeds[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冰清;遗传背景对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影响的初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郑樱;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摄食因子leptin/ghrelin水平以及能量代谢特征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3 王婷婷;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4 张宇;儿童铁吸收和利用率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艳萍;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妇脂肪酸水平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苏冠民;莒南县人群血清矿物质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及生活行为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曲欣;水产品中嘌呤含量分布及其在贮藏加工中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于洪莲;ALDH2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彭强;色谱/质谱法检测β_2-兴奋剂残留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廖静;我国代表性油种脂肪酸组成分析及热稳定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凯江;平菇水溶性多糖提取与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及膨化工艺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杨静;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在液体培养基和牛肉制品中的表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潘东霞;浙江省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与血脂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10 孙凯;嘌呤类化合物及代谢产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少林;李梅青;丁之恩;;HPLC法测定大豆中嘌呤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熊春霖;李文;陈骏;吴志良;侯庆祥;;中山横栏居民血尿酸水平的调研[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凌云;王新宴;雍炜;袁家齐;储晓刚;;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肉类食品中4种嘌呤碱[J];分析化学;2008年06期
4 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李忠,刘华,徐耀初;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4期
5 张荣欣;景洪江;刘新焕;张永;田慧;贾莹;;不同嘌呤含量饮食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尿尿酸排泄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家胜,王友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核苷酸及其降解物[J];科技通报;2002年04期
7 李志良;张五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麦汁、发酵液和啤酒中的嘌呤含量[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03期
8 景君俐,王芳霞,温如玉;低嘌呤膳食在痛风治疗中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9 李慧;刘小青;张冰;倪莉;林志健;;菊苣有效组分对高甘油三酯和高尿酸血症并高血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2期
10 潘洪志;荣胜忠;邹立娜;王朝旭;杨月欣;;中国常见动物性食品中嘌呤的含量[J];营养学报;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非;澳门护士的膳食结构调查[J];营养学报;2000年01期
2 詹tD,朱宝玉,吴绍彬;河南农民膳食结构中不良趋势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3期
3 林桂洪,刘姝倩,苏江莲,胡先芝,姚崇华,贾培琪,张芸;社区膳食干预效果评估[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4 段红,张丽;合理膳食结构及有关措施[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年06期
5 盛伟,胡玉华,李剑平,赵茂辉;沈阳市老年人2000年与1995年膳食结构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8期
6 ;改善膳食结构 增强人民体质[J];中国供销商情;2003年07期
7 张予平,王立萍,孟伟;日托幼儿园幼儿膳食供应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8 赵宏;青海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状况变化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关于改善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食用菌,增强人民体质的倡议[J];食用菌;2003年04期
10 许言午,王芳芳,张江虹;儿童膳食知识干预近期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慧;黄明骆;邓峰;杨国光;陈瑞仪;;广东城乡居民十年膳食结构的变化特点[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张晶;袁丽娟;魏梅;;3-6岁超重肥胖儿童膳食结构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吴永宁;;膳食结构与疾病谱的生态学变迁[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陈兴乐;唐振柱;林霞;张惠君;陈正清;;1959~2002年广西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付泽建;马文领;陶懂谊;徐广飞;郭俊生;;长途货运司机膳食结构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黄磊;赵耀;;北京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闫雅更;孙淑芝;孙璐;孙文广;徐东华;;膳食结构与经济收入关系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8 王在民;黄炳文;冷毅;徐建华;范辉;张燕;;山东省城乡居民1982-1992年膳食结构变化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侯为道;李建华;谢先国;李晓辉;;成都市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改进建议[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10 丁军辉;;温岭市职业女性的膳食结构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绪琴;专家讲解科学膳食和粮食加工知识[N];毕节日报;2008年
2 李玉玲;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选择科学健康生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纪京林;老人膳食:粗细搭配保安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陈雪寒;用纤维编织膳食结构[N];保健时报;2003年
5 马志德;幸福指数虽居首 膳食结构需调整[N];西藏日报(汉);2011年
6 刘长忠;专家认为调整膳食结构是补钙最佳途径[N];云南政协报;2000年
7 冯杰;合理调配膳食 提高饮食质量[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8 秦文;微机操作者的膳食[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刘垠;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失衡[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朱安平;“膳食革命”风起云涌[N];中国妇女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瑛;我国居民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状况及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2 李筱薇;中国总膳食研究应用于膳食元素暴露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3 王劲;养老机构老年人群的膳食评价及其硫胺素和核黄素需要量估算探讨[D];复旦大学;2008年
4 周继昌;稳定性同位素评价彝、藏族成年男子代表性膳食中铁、锌吸收率及膳食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5年
5 彭咏梅;膳食不饱和脂肪酸与儿童相关健康问题的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田颖;中国青年女性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7 王昕晔;吉林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及综合干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爽;湖北居民膳食与营养变迁及糖尿病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松权;基于小域估计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牛小丽;膳食来源的人群汞暴露水平的定量分析及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翔;云南贫困山区五个高海拔山村居民膳食多样化现况及对策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林风;长沙市大学生膳食结构与体质健康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5 董晓伟;学龄前儿童膳食搭配信息化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彭容;重庆市巴南区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膳食筛查模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7 胡e,
本文编号:1804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80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