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三氯生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03:50

  本文选题:三氯生 + 自然流产 ; 参考:《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三氯生(Triclosan,TCS)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作为抗菌剂和防腐剂被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在近20年里,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于个人护理、家居和工业产品中,如肥皂、牙膏、除臭剂、化妆品、洗发水、餐具洗涤液、消毒剂和许多塑料及纺织品。TCS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人类的普遍暴露,以至于在人类的各类组织和体液中都能检测到它的存在,如脂肪、脐带血、外周血、尿液和乳汁等。TCS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卤代酚,是一种非离子型的广谱抗菌剂。目前,已有一些文献报道了TCS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且已有充分实验证据表明TCS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EDCs被定义为对维持自身平衡、生殖、发育和行为的体内激素的合成、传输、键合、作用或清除有干扰作用的外源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模拟、强化或抑制激素合成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组织或器官功能异常和肿瘤发生。EDCs可引起卵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受精卵不发育而导致妊娠失败;可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及孕卵着床,出现早早孕丢失;可导致胚胎发育不良而致流产;可干扰胚胎发育关键性基因的表达,导致胚胎发育及分化异常。本研究首先通过检测人群尿液中TCS暴露水平,来探讨TCS暴露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联性;接下来通过体内模型(孕鼠)和体外模型(小鼠胚胎干细胞和斑马鱼胚胎)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阐明了不同窗口期TCS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从而全面地阐明TCS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可能机制。第一部分女性三氯生非职业暴露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三氯生(TCS)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人类的普遍暴露。体外和动物实验已证明,TCS可以对生殖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然而人群中TCS暴露是否与女性自然流产有关依然缺乏流行病学证据。本研究评估了女性非职业人群中尿液TCS暴露和自然流产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设计,研究TCS暴露与女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采用本实验室已开发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的方法分析中国普通人群113例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病例和339例对照人群尿液中TCS的浓度;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趋势性检验分析TCS暴露与女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中国普通人群中女性有较为普遍的TCS暴露;随着TCS暴露水平的增加,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度增加(随着暴露水平的增加,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2.00(1.08-3.70),2.36(1.29-4.34);趋势性检验P值为0.003]。本部分结果首次提示TCS的暴露可增加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为TCS生殖发育毒性评价提供了流行病学证据。第二部分孕中期三氯生暴露诱导小鼠自发性胚胎丢失体外和动物实验已证明,TCS可以对生殖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第一部分的人群研究提示TCS的高暴露可增加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环境化学物对胚胎产生毒性作用的窗口期主要包括卵母细胞发育期、胚胎植入前期、植入期及植入后期。环境化学物可能在以上任何一个时期发挥作用,也可能在多个时期同时发挥作用。为了证实第一部分的人群结果和进一步探讨TCS胚胎毒性效应的确切窗口期和毒性剂量,我们选择染毒时期为胚胎植入后GD5-15,染毒剂量为1,10,100mg/kg/d。同时为了证实小鼠的染毒剂量是否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群的暴露水平,采用第一部分的基于UPLC-MS/MS技术的方法检测了不同染毒剂量组小鼠尿液中的TCS暴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0和100 mg/kg/day染毒组小鼠胚胎均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胚胎均重显著性下降。10和100 mg/kg/day染毒组小鼠胚胎丢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胚胎丢失率显著性上升,说明胚胎植入后为TCS暴露胚胎毒性的效应窗口期。10mg/kg/d组的尿液暴露水平可外推到我们第一部分研究人群的高暴露水平;100mg/kg/d组的尿液水平可外推到美国人群的高暴露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经口动物染毒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的暴露途径和内暴露剂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人群TCS的实际暴露状况。从整体动物角度进一步证明了TCS暴露与自然流产的因果关联,同时为探讨TCS对胚胎发育毒性的窗口期和剂量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和参考依据。接下来需继续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第三部分三氯生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和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及机制胚胎干细胞(ESC)和斑马鱼胚胎为检测环境化学物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体外模型。体外和动物实验已证明,TCS由于其内分泌干扰作用对生殖和发育功能产生了潜在的危害。我们前期研究从人群和动物角度也已经证实TCS暴露可以影响植入后胚胎发育。然而,TCS对早期胚胎发育是否产生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将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急性暴露于TCS 24h后,评价了TCS的一般细胞毒性及其对m ESC多能性的影响。同时,将斑马鱼胚胎从2hpf至24hpf一直暴露于TCS,并对它们的形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CS可以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和细胞凋亡增加。TCS染毒最高浓度组(50μM)显著性降低了m ESC碱性磷酸酶的染色和活性。在m RNA水平,染毒组Oct4和Nanog的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但是Sox2在组间没有差异;在蛋白水平,TCS染毒组的Oct4,Nanog和Sox2的蛋白水平呈显著性下降。由于mi R-134可靶作用于Oct4,Sox2和Nanog,我们进一步检测了m ESC中的mi R-134表达水平,发现TCS可引起mi R-134表达水平呈显著性增加。在斑马鱼染毒实验中,暴露10h后,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斑马鱼胚胎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Sox2的表达水平没有改变,但Oct4和Nanog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减低;在暴露24h后,与对照组的胚胎均处于体节晚期相比,300μg/L组的斑马鱼胚胎虽已都进入体节期,但均处在体节早期,表现为明显的发育迟缓,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Oct4、Sox2和Nanog三种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性上调。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阐明了TCS暴露对m ESC的毒性作用和可能的机制,表明TCS干扰了m ESC的多能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上游mi R-134的表达升高进而抑制下游相关的转录因子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同时,本研究也首次阐明了TCS暴露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发现TCS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可以在早期发育阶段(24h),在最高剂量组(300μg/L)引起胚胎发育阻滞。
[Abstract]:TCS is used in personal care product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1960s .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ersonal care , household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for nearly 20 years , such as soap , toothpaste , deodorant , cosmetics , shampoo , dishwashing liquid , disinfectant and many plastics and textile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S exposure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multi -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trend analysi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CS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ESC . At the same time ,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Oct4 , Sox2 and Nanog in the infec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禾;;镍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6年01期

2 何为公;李守柔;;高热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遗传与疾病;1986年03期

3 陈德峰;毕爱华;;人类淋巴细胞的胚胎发育[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8年03期

4 朱勇飞,张天宝;热休克蛋白与胚胎发育的关系[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年05期

5 张国禾;;锂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5年04期

6 王世海;;伊维菌素治疗后引起犬恶丝虫在胚胎发育上的畸形[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9年04期

7 孙亚平,汪永清;金属及其化合物影响胚胎发育的研究进展[J];劳动医学;1991年04期

8 王亚飞;田莉;;论“囊泡”学说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1991年05期

9 孙宁,孙芝琳;细胞癌基因在人脑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10 虞世嘉;周颖;;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SCE值的观察分析[J];解剖学杂志;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刚桥;梁珂;;神仙鱼胚胎发育研究[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2 周爱国;马建波;龙敏明;梁日深;王超;邹青;陈金涛;邹记兴;;杂交鳢的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初步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钱耀森;王培亮;郑小东;杨建敏;李琪;;人工繁育条件下长蛸的生物学特性及胚胎发育[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洪孝友;朱新平;陈昆慈;潘德博;李凯彬;;美洲鲥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蔡清洁;何文辉;董占营;李鲜鲜;陈再忠;崔丽香;张奥;;清洁虾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研究[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冯欣璐;姚守秀;米拉;姚秀娟;赵宗胜;;杂交禽、鹌鹑与鸡胚胎发育规律的形态学比较分析[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丹;范晶;杨柳;陈时锦;齐丽娜;梁家充;蒋钦扬;蒋和生;;印记基因与胚胎发育[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夏建红;刘静霞;李志;周莉;桂建芳;;一个新的胚胎发育调控基因的表达图式及其功能研究[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刘静霞;桂建芳;;银鲫胎球蛋白B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姚俊杰;胡先成;赵云龙;段晓伟;安传光;;罗氏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A];2005年上海市动物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农林大学 宣传部;“荔枝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出成果[N];福建科技报;2004年

2 陈勇;美发现影响胚胎发育新基因[N];光明日报;2005年

3 武安市 继辉;鹅种蛋咋保存[N];河北农民报;2009年

4 刘伯开;鹅种蛋的选择和保存[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郑卫军;影响甲鱼卵孵化的因素[N];中国渔业报;2008年

6 张乐 徐嫣嫣;浙大利用人类胚胎发育理论寻找攻克癌症新方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7 杨骏 编译;胚胎发育过程信号传递途径[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胡其峰;蜜蜂胚胎发育机理研究获重要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9 ;著名生物学家 童第周[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杨玉凤 李小玲 刘剑霞 胡枭;巧用木箱孵甲鱼[N];中国渔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D];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

2 薛璐;人类早期胚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胚胎发育相关新基因功能初探[D];武汉大学;2010年

3 夏建红;鱼类两个胚胎发育调控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4 赵栓;干扰素诱导基因15在牛体外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于建宁;5-脱氧杂氮胞苷对小鼠附植前胚胎发育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文兰;白菜型油菜胚胎发育过程中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赵杨;cyclin K在卤虫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蒋f^;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在胚胎发育中调控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方园;Cited2水平对小鼠和人卵子质量和胚胎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0 赵振华;山羊早期胚胎发育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尉峻;外源谷胱甘肽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赵男;氟化钠对中华大蟾蜍胚胎发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忠杰;家蚕胚胎发育时期无翅基因Wnt1的功能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4 林海军;胚胎中lncRNA的预测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5 陈素英;hM种普吵媾咛シ⒂淖饔没沓醪窖芯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麒麟;团头鲂胚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雷翠云;金柑花芽分化和胚胎发育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小娇;三氯生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9 郑建美;长角血蜱胚胎发育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鑫磊;半滑舌鳎胚胎发育及幼鱼营养需求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7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927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