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氚化粒子在人体肺部组织中吸收剂量的研究
本文选题:氚化粒子 + 肺泡-间质区 ; 参考:《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年02期
【摘要】:涉氚核设施在检修及退役时,其产生的氚化粒子容易被工作人员误吸入,并在呼吸系统的不同部位停留,部分尺寸较小的粒子可能在肺泡间质区(AI区)停留超过1年的时间。氚粒子通过β衰变释放电子,在释放电子的同时以及释放的电子与周围原子相互作用还会分别产生出内、外轫致辐射,这些都会对人体肺部组织造成辐射损伤。本文采用蒙特卡罗程序PENELOPE对多种氚化粒子在人体肺部组织中的吸收剂量进行了模拟计算,特别是讨论了氚β衰变的内轫致辐射的贡献。研究发现,电子辐射对人体肺泡产生的吸收剂量大于外、内轫致辐射,但后两者作用距离较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重要;电子辐射吸收剂量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以及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外轫致辐射吸收剂量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内轫致辐射吸收剂量随着粒子尺寸的增大以及金属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Abstract]:When the tritiated nuclear facilities are overhauled and decommissioned, the tritiated particles produced by them are easily inhaled by the workers and sta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Some of the smaller particles may stay in the alveolar interstitial area (AI) for more than a year. Tritium particles release electrons through beta decay, and at the same time release electr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atoms will produc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remsstrahlung radiation, which will cause radiation damage to human lung tissue. In this paper, Monte Carlo program PENELOP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absorbed doses of various tritiated particles in human lung tissue, especially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l Bremsstrahlung radiation to tritium 尾 decay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bsorbed dose of electron radiation to human alveoli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Bremsstrahlung radiation, bu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atter two is relatively long, and the effect on human body is important. The absorbed dose of electron radi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size and the atomic number of metal, while the absorbed dose of external Bremsstrahlu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size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tomic number of metal. The absorbed dose of internal Bremsstrahlu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size and atomic number of metal.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分类号】:R1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毛莉;陈浩;孙洪伟;安竹;邬琦琦;;氚分析的β衰变诱发X射线谱技术研究进展(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玉徽;贫铀暴露对肾脏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锌的解毒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久愿;黄新生;;牙科摄影受检者吸收剂量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8年02期
2 ;吸收剂量单位“戈[瑞]”的由来[J];广东牙病防治;2009年02期
3 葛宁;王运来;陈福慈;张继青;;治疗床两侧金属C型臂对吸收剂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4 张怀文;胡博;王小平;胡筱玉;胡海芹;洪潮;张云;;高能X线照射物理参数对皮肤吸收剂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年11期
5 李军;张西志;谭飞;;高能X线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与计算[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6 李兵;沈君姝;戴威;耿薇娜;;射波刀的吸收剂量校准[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7 陈丽姝;浅表吸收剂量的实验和理论确定(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4年00期
8 胡家成,周汝信,樊成,王湘南;X(γ)刀输出吸收剂量的测量[J];现代计量测试;2000年06期
9 王运来,张良安,戴光复;俄歇电子发射核素靶向治疗中细胞平均吸收剂量的计算[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年02期
10 曾自力;体位固定器对吸收剂量影响的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文仲;王永芬;刘树亮;;氢弹爆炸中子个人吸收剂量空间能量分布研究[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2 白玫;刘彬;;DynaCT与多排螺旋CT头部检查体模中心吸收剂量对比[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3 陈建伟;黄钢;李上骏;;贴壁细胞β射线内照射吸收剂量的计算[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张子骞;;用化学方法测量J-2.5 MV质子静电加速器电子的吸收剂量[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5 荆贵茹;任国孝;;神舟3号返回舱内的LET分布及吸收剂量[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何承发;郭旗;陆妩;任迪远;余学峰;文林;孙静;赵云;;γ射线在不同材料吸收剂量换算的Monte carlo模拟[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6册)[C];2009年
7 陈建伟;黄钢;李上骏;;贴壁细胞β射线内照射吸收剂量的计算[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张叔鸣;邹中华;沈丹青;史建平;;动态束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吸收剂量验证[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郝英辉;;附加Al滤过板对X线图像质量和病人吸收剂量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运来;靶向治疗中微肿瘤、细胞和细胞核平均吸收剂量及其分布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妍妍;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吸收剂量校准方法的比较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4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97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