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高一学生亚健康现状及与个人生活习惯的关系
本文选题:亚健康 + 高一学生 ; 参考:《卫生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南昌市高一学生亚健康的流行现状及其个人生活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南昌市高一学生653名,用自制的亚健康量表评价其亚健康水平。结果南昌市高一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85.2%,其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64.3%、55.9%和74.7%;个人生活习惯中,喜欢活动程度、蔬菜水果食用情况、熬夜习惯是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女生、非重点班学生、学生干部、节食及锻炼时间短、食蔬菜水果少、熬夜次数多的学生生理亚健康发生率更高(P0.05);住校学生、非重点班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率更高(P0.05);非学生干部、不喜欢活动、娱乐时间多、蔬菜水果食用少的学生社会亚健康率更高(P0.05)。结论南昌市高一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改变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其亚健康发生水平,同时应对女生、住校学生、非干部学生和非重点班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subhealth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 living habits in Nanchang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653 senior students in Nanchang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nd subhealth level was evaluated by self-made subhealth scale. The subhealth rat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nchang was 85.2%. The incidence of health, Mental Subhealth and social subhealth were 64.3%, 55.9% and 74.7%, respectively. In personal habits, the degree of activity, the eating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the late habit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bhealth (P0.05); girls, non key classes, student cadres, diet and exercise time were short, vegetables and fruits were less, and the number of nights was much more. The incidence of physiological sub-health of students was higher (P0.05); the students of residence school and non key class had higher Mental Subhealth (P0.05); non student cadres, dislike activities, more time of entertainment and higher social subhealth rate of students with fewer vegetables and fruits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ub health in Nanchang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higher, and the poor individual students were changed. Living habi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while giving more attention to girls, students living in residence, non cadre students and non key student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分类号】:R1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年01期
2 魏游;;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3期
3 陶芳标;胡传来;孙业桓;郝加虎;;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04期
4 黎有文;;亚健康的危害及预防干预[J];内科;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鹏;;亚健康状态现状及干预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2 吴达武,姚实林;亚健康研究的思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刘秀珍;韩冠宙;洪峰;荣湘江;;安徽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与运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刘秀珍;王利森;洪峰;荣湘江;;体育锻炼对安徽省高校教师中亚健康人群体质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5 高艳斌;王少杰;;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中医;2007年07期
6 王军;;中年脑力劳动者亚健康状态与健康体质测试的比较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杨育同;冯玉华;郭文娟;张俊仁;叶佳蓓;孙学达;;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山西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7期
8 廖声静;;基层医院改善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的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9 王萍;彭金城;庞辉;;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学教师亚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周悌;王萍;庞辉;;关于新疆中学教师健康问题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蓉;;对“亚健康”疗养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安洪艳;;亚健康的皮肤表现及其中医、理疗的干预[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叶坪;;论医学模式转变下的体质理论与人类健康观[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文舫;刘明革;祝英;;亚健康走进我们的生活[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5 王贵彬;李玉刚;;亚健康及预防措施[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6 赵超;金成吉;;浅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的作用[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7 刘伟;孔晶;韩标;靳耀英;刘国玲;高福云;魏育林;;医院员工中亚健康状态者的身心症状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赵法政;;亚健康状态的成因与诊断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荣兴;佟子林;;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丽莎;王小月;;针灸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聪;基于代谢组学的络气虚滞/郁滞证候病生理基础及通络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龚勇军;中医辨体养生原则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吴新林;VDT办公系统中的人机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邱玉明;疲劳型亚健康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尿液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晓山;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6 马寰;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7 于春泉;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基本征候及其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8 王玉芳;肝与衰老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吴思英;中学教师亚健康状态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陆胤;中草药猫人参的活性评价及其功能性产品的开发[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灿平;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的中药寒热药性客观差异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宁玉成;体操教学对学生体态和心理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青;济南市育龄妇女亚健康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黄志信;药膳对亚健康状态之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宋海燕;疏肝清心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宁;郑州市街旁游园植物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彭霞;怀堂磁圆梅针合“滙”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杨丽洁;足三里烧山火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张ul;考试应激对临床专业医学生SIgA、Cor的影响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崔华廷;亚健康状态火证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衔华,胡义秋;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3期
2 高锦堂;注重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期
3 杜占文;基因组时代对疾病的定义[J];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11期
4 赵瑞芹;韩秀霞;梁京;;亚健康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情报;2005年09期
5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年01期
6 杨高云;高一新生几种非正常心理产生原因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教育;2003年22期
7 武留信;;如何走出亚健康[J];决策与信息;2007年01期
8 刘维会,杨伟光;成人健康、亚健康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9 朱晟华,李仁苏,陈敏琴;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韦玉科;汪仁煌;黎敬波;;一种亚健康诊断推理的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鹤滨;;吃对食物有助癌症等病治疗[J];科学养生;2011年08期
2 小涵;;孕期腹胀有办法[J];婚育与健康;2011年15期
3 高强 ,丁玉庆 ,程树军;怎样食补有益[J];健康生活;2005年03期
4 徐卫历,张惠明,耿贯一,,汪培山,仇成轩;不同来源的对照估计危险性的差异[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5年05期
5 ;新知[J];东西南北;2013年23期
6 李香月;提醒女性:别忘了定期检查身体[J];现代妇女;2001年08期
7 马亚平;;冬天洗脸,冷水还是热水[J];家庭医学;2012年12期
8 艾纳;;酸奶能拯救抗生素横扫过的肠胃吗?[J];医药世界;2008年06期
9 张羽;;告别孕期腹胀,专家教你好方法[J];婚育与健康;2009年24期
10 苗凤源;;喉癌[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良安;宿舍公寓如何防非典[N];健康报;2003年
2 晶晶;你的血管有几线道?[N];中国民族报;2001年
本文编号:2024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02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