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基于中国辐射虚拟人Rad-HUMAN的中子剂量转换系数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10 12:15
【摘要】:中子通过物质时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产生的危险较相同剂量的X射线、γ射线更为严重,因此中子的辐射防护非常重要。目前基于不同体模的中子剂量转换系数的研究是国际上辐射防护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利用FDS团队自主构建的中国辐射虚拟人Rad-HUMAN及蒙特卡罗输运程序,模拟不同能量、不同照射方式下单能中子在人体内的输运,得到了一系列器官的中子剂量转换系数和有效剂量值,并将结果与ICRP 74号、116号出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某些器官在某些照射条件下,三者结果较一致;但也发现在某些照射条件下,中国辐射虚拟人Rad-HUMAN得到的结果与ICRP 74和ICRP 116号出版物推荐值存在较大差异。该结果对于分析中国人个体与ICRP参考人之间中子剂量转换系数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文内图片:图1Rad-HUMAN的三维模型Fig.13-DmodelofRad-HUMAN
图片说明:图1Rad-HUMAN的三维模型Fig.13-DmodelofRad-HUMAN
[Abstract]:Neutrons have a strong penetration ability when passing through matter, and the danger to human body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X-rays and gamma rays of the same dose, so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of neutrons is very important.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neutron dos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based on different phantom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radiation virtual human Rad-HUMAN and Monte Carlo transport program independently constructed by FDS team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of ordered energy neutrons in human body with different energy and different irradiation modes. The neutron dose conversion coefficients and effective dose values of a series of organs are obtain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ICRP 74 publication No. 116. For some organs under some irradi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but it is also found that under some irradi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hinese radiation virtual human Rad-HUMAN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recommended by ICRP 74 and ICRP 116. The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neutron dose convers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hinese individuals and ICRP reference peopl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0304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026004,11305205) 973计划资助项目(2014GB112001)
【分类号】:R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宜灿;李莹;卢磊;丁爱平;胡海敏;曾勤;罗月童;郑善良;黄群英;陈义学;;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自动建模程序系统的研究与发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2 李廷;尚雷明;何桃;龙鹏程;程梦云;;基于体素模型的外照射剂量精确评估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善良;曾勤;吴宜灿;;ITER中国液态锂铅实验包层模块中子学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2 卢磊;李莹;丁爱平;曾勤;黄晨昱;吴宜灿;H.Iida;;MCAM在ITER窗口限制器蒙特卡罗计算建模过程中的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3 吴宜灿;李静惊;李莹;曾勤;陈明亮;郑善良;许德政;蒋洁琼;卢磊;丁爱平;胡海敏;龙鹏程;柏云清;罗月童;曹瑞芬;邹俊;何兆忠;黄群英;FDS团队;;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VisualBUS的研究与发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4 罗月童;龙鹏程;薛晔;陈明亮;曾勤;吴宜灿;FDS团队;;面向中子学分析的集成可视化平台SVIP的发展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5 李莹;曾勤;卢磊;郑善良;丁爱平;胡海敏;张俊军;吴宜灿;FDS团队;;利用ITER基准模型对MCAM4.2进行检验(Ⅰ)[J];核科学与工程;2008年01期

6 张俊军;曾勤;王国忠;吴宜灿;FDS团队;;蒙特卡罗程序TRIPOLI自动建模方法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7 范言昌;龙鹏程;曾勤;张俊军;应栋川;吴宜灿;檀结庆;FDS团队;;结合几何的MCNP计算结果可视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核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8 吴亮亮;应栋川;邱岳峰;王国忠;张延云;宋婧;何桃;周少恒;熊健;李佳;;三维停堆剂量率计算程序研发及其在EAST上的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9 熊健;王国忠;王电喜;赵凯;龙鹏程;曾勤;胡丽琴;FDS团队;;MCAM在ITER装置TRIPOLI三维中子学建模中的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10 刘金超;金鸣;王明煌;蒋洁琼;王国忠;邱岳峰;宋婧;邹俊;吴宜灿;FDS团队;;多功能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FDS-MFX氦冷包层三维中子学初步设计与分析[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屈志坚;铁道电网信息流柔性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祝庆军;氘氚中子发生器脉冲束线与中子能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王国忠;支持多计算程序的辐射输运建模集成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宋婧;面向先进反应堆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与程序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何桃;核与辐射安全集成仿真方法与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李刚;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的组合几何区域分解并行算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7 孙光耀;中子光子输运物理过程蒙特卡罗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王文;人体与加速器的蒙特卡罗计算建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杨琪;基于ITER的聚变堆屏蔽关键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佳音;反应堆中子分布与屏蔽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傅卓人;地质样品中有效原子序数的确定[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金超;多功能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氦冷包层三维中子学初步设计与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杨帆;面向核模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贺克羽;基于MCNP的微型钠冷快堆堆芯物理设计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陈艾华;基于IGES三维模型与MCNP接口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7 周敬之;基于特征识别的空腔自动构造算法研究及其在MCAM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范言昌;MCNP计算结果可视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周少恒;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大规模三维网络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侯戌岭;炭化微米木纤维滤芯对柴油车尾气颗粒捕集数浓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宜灿;李莹;卢磊;丁爱平;胡海敏;曾勤;罗月童;郑善良;黄群英;陈义学;;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自动建模程序系统的研究与发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2 吴宜灿;李静惊;李莹;曾勤;陈明亮;郑善良;许德政;蒋洁琼;卢磊;丁爱平;胡海敏;龙鹏程;柏云清;罗月童;曹瑞芬;邹俊;何兆忠;黄群英;FDS团队;;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系统VisualBUS的研究与发展[J];核科学与工程;2007年04期

3 吴宜灿;胡丽琴;龙鹏程;罗月童;李亚洲;曾勤;卢磊;张俊军;邹俊;许德政;柏云清;周涛;陈红丽;彭蕾;宋勇;黄群英;FDS团队;;先进核能系统设计分析软件与数据库研发进展[J];核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4 曾勤;卢磊;李莹;丁爱平;郑善良;吴宜灿;;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自动建模程序MCAM在ITER核分析建模中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读虚拟人[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0期

2 ;我国首例女虚拟人面世[J];医学情报工作;2003年02期

3 方驰华,周五一,钟世镇;虚拟人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15期

4 魏高峰;王成焘;孙秋明;白雪岭;;虚拟人技术在军事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1期

5 李佳佳;宋晓;黄学霖;陈东明;;基于“软切分”的虚拟人运动合成技术研究[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10年03期

6 徐洪飚;;基于传输协议的虚拟人切片提取算法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刘强,朱文峰;中医虚拟人的构建方法及态势[J];中医药学刊;2003年10期

8 刘强,朱文锋;中医虚拟人的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3年02期

9 王成焘;;中国力学虚拟人[J];医用生物力学;2006年03期

10 柴慧臻,杜光伟,罗述谦,杨杨,李婧,王星,李芳薇,甘然然;中国第1例数字化女虚拟人的三维重建[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箴;;虚拟人社会性非言语情绪交互研究[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番;陈颖;冯秀娟;温文彪;常士楠;孙红三;;智能化虚拟人操作行为仿真分析及实现[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赵江;冯秀娟;孙红三;温文彪;郑国磊;;虚拟人对目标物手捕获的实现[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何雪微;龚光红;;虚拟人运动的动力学实现方法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卢晓军;李焱;贺汉根;;虚拟人行走规划仿真的研究与实现[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刘箴;;虚拟人的行为规划模型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周小建;向楠;朱思语;潘志庚;;基于视觉的虚拟人情感交互系统[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8 邹沐昌;代玉仁;韩春颖;;虚拟人的体育运动实体仿真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9 胡维华;钱克宠;;娱乐型跑步机上三维场景与多角色虚拟人的融合设计[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长水;高文;王兆其;陈益强;;个性化虚拟人体模型驱动方法[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乐华 (作者为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长尾虚拟人:聚合人类时间和精力的长尾[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走近虚拟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记者 翁淑贤;“中国虚拟人男1号”问世[N];人民日报;2005年

4 赵何娟;程乐华:SNS将带来新一轮社会变革[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腾 月;虚拟人何时为人类做替身[N];大众科技报;2004年

6 奇 云;中国虚拟人男Ⅰ号“有血有肉”[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明江;虚拟人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项铮;从切片到虚拟人[N];科技日报;2002年

9 孔德芳;揭开虚拟人的真实身份[N];科技日报;2004年

10 ;“中国虚拟人女1号”面世[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世广;维修动作混合仿真及人机工效自动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倪慧;自主虚拟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李石磊;数据和模型混合驱动的虚拟人运动生成与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叶绿;虚拟教育环境中虚拟人(角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5 罗冠;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李小宁;虚拟人微观仿真与宏观交互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卢晓军;维修仿真中虚拟人动作建模与行为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任利锋;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索宁;基于运动捕捉的虚拟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向南;智能虚拟环境中虚拟人情感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占朝;基于流演算的智能虚拟人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09年

2 甘凌云;基于模型分解的虚拟人骨架提取及其动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郝会龙;船舶操纵模拟器中虚拟人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林本敬;情感虚拟人技术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5 伍国永;姿态可变辐射虚拟人建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郭丹丹;用于人机测试的虚拟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李睿;具有情感的自主化虚拟人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6年

8 程朋亮;智能化虚拟人行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9 苏金钊;虚拟人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任静丽;虚拟人建模及跑步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1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