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当归多糖对SD幼鼠染铅所致血液毒性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5 10:04
【摘要】:目的: 建立铅中毒的贫血动物模型,观察当归多糖对染铅大鼠的降铅作用和对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治疗效果与促红细胞生长素(Erythropoietin, EP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造血生长因子水平的关系,探讨当归多糖对亚慢性染铅大鼠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开发防治铅性贫血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断乳21日龄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醋酸铅建立幼鼠铅中毒动物模型,实验设溶剂对照组、铅暴露组、当归多糖(15mg/kg,30mg/kg,60mg/kg,120mg/kg)干预组、铅中毒常规治疗药物DMSA组。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血铅含量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Hb含量;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RBC数目;采用血球分析仪测定Hct;采用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比色法测定全血ALAD活性;采用锌原卟啉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ZPP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血清EPO、IL-6造血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DMSA及不同剂量的APS对铅中毒血液系统损伤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SigmaPlot10.0绘制统计图。 结果: 1、给药期间,各个APS剂量组和DMSA组治疗铅致贫血效果与给药时间呈时间—效应关系。第0d,7d,,14d各APS剂量组BPb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明显的减少,Hb、RBC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明显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APS、DMSA对染铅幼鼠血铅水平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组动物血铅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铅暴露组相比,各干预组血铅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DMSA治疗组相比,APS各剂量组血铅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APS、DMSA对染铅幼鼠血液指标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动物Hb含量、RBC数目、Hct明显降低,(P<0.01);与铅暴露组相比,各干预组Hb含量、RBC数目、Hct明显增加(P<0.01);与DMSA治疗组相比,APS各剂量组治疗贫血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4、APS、DMSA对染铅幼鼠ALAD酶活性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动物ALAD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APS各剂量组和DMSA治疗组能够显著增加ALAD酶活性(P0.01),各APS剂量组与DMSA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5、APS、DMSA对染铅幼鼠ZPP含量的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动物ZPP明显升高(P<0.01);与铅暴露组相比,各干预组ZP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DMSA治疗组相比,APS各剂量组ZPP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APS、DMSA对染铅幼鼠血清EPO、IL-6的影响:铅所致的贫血动物血清EPO、IL-6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与铅暴露组比较,4个剂量的APS能明显增加贫血动物模型血清EPO、IL-6水平,其中15~60mg/kgAPS组呈剂量-效应关系,60mg/kg APS对EPO和IL-6水平增加最为明显,与DMSA组比较,60mg/kg APS增加EPO水平有统计学意义。DMSA对染铅幼鼠血清IL-6无影响(P>0.05)。 结论: 1、APS具有明显的降低血铅作用和对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 2、APS对血液系统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清EPO、IL-6分泌来实现。
【图文】:

当归多糖对SD幼鼠染铅所致血液毒性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抑制亚铁络合酶,使原卟啉不能与二价铁结合为血红素。其次是铅影响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ALAS),ALAS 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和主要调节酶,第三是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或称铁络合酶)。血红素合成酶的作用是催化亚铁掺入卟啉结构中,该酶受抑后红细胞原卟啉(EP)因不能充分掺入铁而与体内的锌离子螯合而形成锌卟啉(ZPP)存在于血液中。第四是铅影响珠蛋白的合成,而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才形成血红蛋白[27,28]。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骨髓内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③铅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生成,进而抑制红细胞生成[29]。EPO 是一种调控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主要由肾脏产生,少数由肝脏和巨噬细胞产生,红系祖细胞表面存在 EPO 受体,两者结合可激活红细胞表面的蛋白激酶,导致红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刺激红系祖细胞不断增殖,继而促进红细胞的增殖。儿童血铅水平升高可影响肾脏对 EPO 的产生,使 EPO 水平与血铅呈负相关[30]。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85.5;R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晶;冯敏;杨慧;吴宏;;当归多糖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2 李接兴;罗羽宏;李震东;刘勇;刘朝祥;;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促炎抗炎失衡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刘芳 ,邹萍;血液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检测的意义[J];临床医学;2003年05期

4 李向荣;姚育翠;龙宇红;方晓;;维生素C和E对实验性铅中毒大鼠血Pb、δ-ALAD、Hb、Fe、Zn、Ca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3期

5 何淑川,黄丽萍;1570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05期

6 秦俊法;李增禧;楼蔓藤;;2003—2007年中国儿童铅中毒率的分析研究——血铅检测结果[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年12期

7 张金良;何康敏;王舜钦;伍燕珍;;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变化趋势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05期

8 刘娟,彭仁t,乐江,田卫群;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4年06期

9 郑敏,王亚平;当归多糖对人髓系多向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张喜莲;马融;魏小维;刘璇;;疏肝利胆法治疗儿童铅中毒的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平;活性炭肠道驱铅治疗铅中毒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国昌;排铅聚糖对铅染毒小鼠的治疗作用机理及其毒理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3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23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