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1,4-萘醌老化黑碳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氧和DNA链断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1-03 10:07
【摘要】:目的:研究1,4-萘醌老化黑碳(1,4-naphthoquinone aged black carbon,BC/1,4-NQ)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活性氧水平和DNA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C/1,4-NQ及相对应质量浓度的BC和1,4-NQ(BC/1,4-NQ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2、20.0/0.4、40.0/0.8、80.0/1.6、160.0/3.2 mg/L,B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80.0、160.0 mg/L,1,4-NQ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8、1.6、3.2 mg/L)染毒16HBE细胞24、48、72 h,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再以不同剂量的BC/1,4-NQ(20.0/0.4、40.0/0.8、80.0/1.6 mg/L)、BC(20.0、40.0、80.0 mg/L)、1,4-NQ(0.4、0.8、1.6 mg/L)染毒16HBE细胞24 h,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以Olive尾距为指标,评价DNA链断裂遗传毒性。结果:除10.0/0.2 mg/L剂量染毒24 h后BC/1,4-NQ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在各染毒时间点、各剂量BC/1,4-NQ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当BC/1,4-NQ≥80.0/1.6 mg/L时,BC/1,4-NQ的细胞存活率要低于BC单独处理组、高于1,4-NQ处理组(P0.05)。此外,各剂量BC/1,4-NQ均可引起16HBE胞内ROS含量及Olive尾距增加,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当BC/1,4-NQ为80.0/1.6 mg/L时,BC/1,4-NQ的胞内ROS含量和Olive尾距显著大于BC单独处理组、小于1,4-NQ处理组(P0.05)。结论:以BC/1,4-NQ处理16HBE细胞,可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并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且在较高剂量下,BC/1,4-NQ的细胞毒性、胞内ROS水平和遗传毒性要高于BC单独处理组,低于1,4-NQ单独处理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郜鑫;尚静;杨敬林;李前;陈田;庞元捷;张文晓;栾先国;朱彤;贾光;;黑碳和臭氧处理的黑碳对小鼠遗传损伤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2 叶兴南;陈建民;;大气二次细颗粒物形成机理的前沿研究[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3 刘蜀坤;王玲;陈晨;张遵真;;香烟烟雾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4 钱孝琳;宋伟民;赵金镯;;超细碳黑颗粒对大鼠的急性肺损伤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2期

5 覃辉艳;彭晓武;蒙智娟;黄炯丽;李琴;杨晓波;韦小敏;邹云锋;;大气PM2.5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艳丽;牟翠翠;付正茹;陈颖军;;涂布2,4-二硝基苯肼的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气中二羰基化合物[J];分析化学;2011年11期

2 WAN Jiang-Hua;Rashed MAHMOOD;LI Shuanglin;;Impact of European Black Carbon on East Asian Summer Climate[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3年05期

3 海婷婷;陈颖军;王艳;田崇国;唐建辉;潘晓辉;李军;;环境介质中黑碳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12期

4 孙金兵;宋金凤;高菲;郑杨;崔晓阳;;生态系统类型及地形因子对土壤黑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4期

5 张瑞;戴霜;张明震;赵杰;汪禄波;张莉莉;张翔;刘海娇;;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兰剖面记录的早白垩世火灾事件[J];地质学报;2014年06期

6 方引;陈颖军;林田;潘晓辉;田崇国;唐建辉;李军;张干;;莱州湾海岸带表层沉积物的黑碳及其与POPs的相关性研究[J];地球化学;2014年04期

7 陈璐;吴磊;赵东风;沈瑞华;甘为民;巫明娟;;石化企业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贡献源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8期

8 Yin-Ge Li;Xiang Gao;;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lung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8期

9 姜丹;何宗明;尹云锋;范少辉;黄志群;万晓华;;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人工林土壤黑碳和黑氮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筱雪;;基于光电技术的大气颗粒物监测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Xu Wang;Linlin Cui;Jule Xiao;Zhongli Ding;;Stable carbon isotope of black carbon in lake sediments as an indicator of terrestrial environmental changes:An evaluation on paleorecord from Daihai Lake,Inner Mongolia,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科技支撑系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岑世宏;京津唐城市群大气PM_(10)和PM_(2.5)理化特征及健康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宋晓焱;煤矿区城市大气PM_(10)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毒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阿凤;秸秆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作物生产力的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兆云;土壤中黑炭的积累、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刘玲;淮南市空气悬浮颗粒特征及污染物的树木监测[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蔡婧;城市个体黑碳暴露特征与儿童呼吸道健康效应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明雨;船舶柴油机非常规排放检测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苗微;生物炭陈化对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王晓丹;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压燃式发动机超细微粒排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10 余健;高潜水位区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碳库特征[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晖;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耿柠波;郑州市高新区大气颗粒物PM_(2.5)中金属元素分析及污染源解析[D];郑州大学;2012年

3 周莹;火药烟雾刺激损伤气道上皮及葛根素防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4 许茸茸;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刘莹莹;不同原料生物质炭基本性质及其对溶液中Cd~(2+)和Pb~(2+)吸附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曹宇;宣威市不同地区烟煤燃烧烟尘中细颗粒物浓度测定及成份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培超;丹江口库区消落带土壤黑碳对菲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沈利娟;NO_2在黑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及碳—硝酸内混合颗粒物的外场观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文彬;黄山地区大气气溶胶与云雾化学组分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才吉卓玛;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平;谭吉华;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J];环境化学;2008年03期

2 刘永红;冯婷;蔡铭;;广州灰霾现象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3 余锡刚;吴建;郦颖;闵怀;周洋毅;程文;王卫军;;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2期

4 李宁;彭晓武;张本延;殷文军;余素君;;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年12期

5 李久存;魏永杰;陈田;钱琴;郭建;宋艳双;胡洁琼;贾光;;妊娠期和哺乳期暴露于大气颗粒物对仔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5期

6 赵学彬;郭翔;孙敬智;闫庆倩;彭晓武;王正伦;杨磊;;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1期

7 闫庆倩;赵学彬;杨莉;彭晓武;王正伦;杨磊;;不同地区大气PM2.5致大鼠肺损伤的比较实验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1期

8 郭翔;闫庆倩;赵学彬;孙敬智;王正伦;杨莉;彭晓武;杨磊;;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1期

9 贾晓峰;郭新彪;;改进型快速小鼠气管滴注法——透射灯下经口直视滴注法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3期

10 吕子峰;郝吉明;李俊华;武山;;硫酸钙及硫酸铵气溶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玉;;自由基、活性氧与疾病[J];粮食与油脂;2011年09期

2 葛雪如;;活性氧抗氧化物与临床[J];医师进修杂志;1988年03期

3 方允中;营养与活性氧[J];生理科学;1989年04期

4 杨文梅;谈谈活性氧的产生与毒害作用[J];生物学通报;1994年05期

5 李培峰,方允中;活性氧对蛋白质的损伤作用[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4年06期

6 郑荣梁;;活性氧是癌的元凶[J];祝您健康;2010年11期

7 申治国,庄志雄,黄海雄,张锦周,雷衡毅,杨燕生;稀土元素铈对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1年05期

8 李云波,刘世杰;细胞内活性氧系统和化学毒物对其影响的研究概况(续)[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0年03期

9 万有;活性氧对血管运动的调节及机理[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4年04期

10 唐啸;远离活性氧 老人得健康[J];养生大世界;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传美;孙荣钊;单虎;;活性氧在畜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崔书强;安江红;;运动、活性氧与抗氧化剂[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3 海春旭;;基于我们的研究工作简述活性氧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4 王海涛;杨祥良;徐辉碧;;化学发光法检测线粒体衍生的活性氧[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田阳;;活性氧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林昌俊;康九红;郑荣梁;;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和活性氧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冯彩平;任发政;陈尚武;于艳琴;高平;;活性氧催促低盐腊肉成熟的初步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汪仕奎;林映才;蒋宗勇;;活性氧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莫冠文;蔡绍曦;赵海金;李文军;佟万成;;甲苯二异氰酸盐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师瑞红;谢国生;;生物体活性氧的产生和信号转导研究[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铮;氢可清除对机体有害的活性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邓金荣;人到中年,,警惕活性氧[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金来;活性氧:长寿克星[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陈e

本文编号:2555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55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