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发合作网络连接、位置与技术转移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8:16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商业化已经成为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作为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通过建立外部研发合作并构建研发合作网络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已被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以资源基础观、社会网络分析以及社会资本理论等为指导,基于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现状进行研究,着重分析在高校研发合作网络情境下,高校的网络连接方式、网络位置对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技术转移中心的调节机制。以我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以专利合作作为研发合作的表征收集和整理样本数据,并构建研发合作网络。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通过了解当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情况、开展外部研发合作情况、在研发合作网络中选择的连接方式情况、所处位置情况以及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情况,初步分析影响高校技术转移的作用因素和不同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其次,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对网络连接、网络位置、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校研发合作网络连接强度、高校与企业合作连接类型对技术转移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参与高校科技研发的合作伙伴数量越多越有助于技术转移;校企连接类型相比于其他连接类型更有助于高校进行技术成果转移。第二,高校处于研发合作网络中心位置和中间人位置对技术转移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高校在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与其他组织建立的直接联系越多,越有利于技术转移;高校在网络中具有中间人角色,对知识和技术的控制和影响力越强,越有利于技术转移。第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质量对网络连接与技术转移之间关系和网络位置与技术转移之间关系均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管理与服务质量越高,越有助于研发合作网络对技术转移促进作用的发挥。第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规模对网络连接与技术转移之间关系和网络位置与技术转移之间关系均具有显著倒U型调节作用。技术转移中心规模过度扩张,会由于组织结构冗余而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阻碍组织连接和网络位置对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扩展并完善了技术转移的促进机制,丰富了现有高校技术转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揭示了高校研发合作网络连接、网络位置、技术转移中心与技术转移之间的作用机制,对高校技术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4;F124.3
本文编号:2599654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4;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丽敏;吴林;;蓝莓深加工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4期
2 郑红岩;刘建兰;高梦;刘同方;于华忠;;蓝莓花青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3 邱守涛;张蕴琨;;再竭运动恢复期大鼠纹状体微透析液中Glu和GABA含量的变化[J];体育科研;2013年03期
4 宋德群;孟宪军;王晨阳;王冠群;吕春茂;;蓝莓花色苷的pH示差法测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5 侯莉娟;刘晓莉;乔德才;;运动疲劳对大鼠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及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6 张雅静;王天芳;薛晓琳;王佳佳;李冠儒;韩萍;;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12期
7 侯莉娟;乔德才;;运动疲劳对大鼠底丘脑TH和D_2DR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韩毳,李学武,李晓泓,郭顺根;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晓莉;吴迪;乔德才;;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通路对运动疲劳的调控作用及机制[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本文编号:2599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996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