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调节斑马鱼胚胎脑、心脏发育的易损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调节斑马鱼胚胎脑、心脏发育的易损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一节DNA损伤修复基因ogg1调节脑发育易损性研究脑发育过程易受到氧化应激而引起损伤,增加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的风险。针对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机体主要有三种修复方式:1)直接修复;2)碱基切除修复;3)核苷酸切除,其中,DNA修复酶OGG1启动高度保守的碱基切除修复通路是修复氧化性DNA损伤的最主要途径。然而,OGG1基因在脑发育中的功能及其对神经干细胞的调控机制仍未明确。本研究采用斑马鱼受精卵及发育至5天的幼鱼为模型,对ogg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基因调控功能分析。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我们发现ogg1在出生后17小时-48小时的胚胎脑组织中高表达,尤其是在中脑区。应用吗啉代技术,在受精卵单细胞期行ogg1基因敲除,导致胚胎脑部发育缺陷、脑室狭窄、神经细胞排列紊乱、中-后脑边界毁损以及平衡和运动能力异常等。这些功能障碍可通过补充外源ogg1 m RNA部分挽救。应用丫啶橙染色、Brdu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发现参与ogg1缺失所致的脑缺陷的细胞和分子事件包括:1)凋亡增加;2)增殖减少;3)神经轴突分布和延伸异常。基因芯片分析发现,ogg1缺失导致细胞周期、凋亡、神经发生等通路的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构成了ogg1应答信号调控网络。尤为重要的是,cmyb是ogg1缺失所致的DNA损伤应答的关键下游基因。综上,ogg1在脑的发育中发挥着保护性作用,该发现有助于探讨ogg1不足所致的脑发育易损性的病因学基础,或可为神经发育异常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第二节DNA损伤修复基因ogg1保护心脏祖细胞功能的研究DNA损伤所致的基因组损伤可影响祖细胞分化,进而损害器官形成过程,导致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发现碱基切除修复通路的关键酶Ogg1在斑马鱼16体节期至出生后60小时的心脏富集,但其在心脏发生过程的作用目前仍不明确。因此,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揭示ogg1基因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原位杂交发现ogg1主要表达在斑马鱼胚胎(16体节期)前侧板中胚层、原始心管、以及之后的心肌细胞中。应用吗啉代技术敲减ogg1基因,应用Tg(myl7::Ds Red2-nuc)、Tg(nkx2.5::EYFP)、Tg(myl7::EGFP)转基因鱼系,系统观察了心脏的形态、搏动节律、心肌细胞计数,并运用Brdu免疫荧光染色和p53-/-(p53M214K)转基因鱼系分析增殖与凋亡,发现:ogg1缺失,导致严重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包括:心脏长度缩短、心律不齐、心肌细胞以及nkx2.5+心脏祖细胞数量减少。Ogg1缺失所致的心脏祖细胞凋亡增加和增殖减少,可以部分解释上述由ogg1缺失所致的心脏表型。基因芯片结果提示,ogg1缺失后,参与胚胎心管形态和心脏结构的基因表达显著改变。值得关注的是,foxh1是ogg1在心脏发育过程中对DNA损伤应答的重要下游基因。因此,本研究也提示了ogg1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心脏祖细胞和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这些发现有助于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ogg1 斑马鱼 脑发育 心脏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1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第一节 DNA损伤修复基因ogg1调节脑发育易损性研究8-33
- 前言8-10
- 材料与方法10-20
- 结果20-29
- 分析和讨论29-32
- 小结32-33
- 第二节 DNA损伤修复基因ogg1保护心脏祖细胞功能的研究33-47
- 前言33-34
- 材料与方法34-37
- 结果37-43
- 分析与讨论43-46
- 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54
- 综述54-68
- 综述一54-63
- 参考文献58-63
- 综述二63-68
-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词英中文对照(按字母顺利排序)68-69
- 附录二 主要创新点及其意义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70-72
- 项目与专利72
- 获奖情况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5期
2 卢景琛;杨力芳;陶永光;孙仑泉;曹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新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3 何晓波;景亚青;李克秋;赵玉霞;杨彩红;杨巧云;邱兴华;李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人群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1期
4 范忠义;徐小洁;杜楠;叶棋浓;;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微小RNA[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3期
5 赵欣楠;魏敏杰;赵琳;;DNA损伤修复调控因子与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期
6 徐广润,张苏明;DNA损伤修复与缺血神经元死亡[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7 朱守民;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3年01期
8 郑长青;季守平;章扬培;;DNA损伤修复与肿瘤烷化剂化疗[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年01期
9 沈杰;储冀汝;贾元威;刘晓平;;干扰survivin表达减少肿瘤细胞对紫外线诱导DNA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年05期
10 林莉;刘晓晴;宋三泰;;DNA损伤修复与铂类耐药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力;赵辉;邹尧;韩忠朝;;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赖延东;陈丽萍;唐石伏;林育纯;李道传;肖勇梅;王庆;张波;魏青;陈雯;;PP2A调控组蛋白H2AX介导的DNA损伤修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段建明;张宗玉;童坦君;;过氧化氢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与细胞衰老的诱导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慧;黄东雅;;脑梗死/再灌注后线粒体氧化DNA损伤修复的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于宏杰;付朝伟;徐飚;石国政;;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在肿瘤发生与预后中的作用[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6 杜晓刚;华加宁;陈清凤;鲁德强;许正平;曾群力;;工频磁场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噪声磁场干预[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流;;DNA损伤修复反应与细胞稳态在肿瘤及衰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曹流;陈誉华;邓初夏;;DNA损伤修复反应的阴阳平衡与细胞稳态在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丽萍;赖延东;朱小年;肖勇梅;张波;王庆;陈雯;;PP2A B56亚基调控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潘志文;付志璇;曹文明;宋倩;徐笑红;;DNA损伤修复基因XPA、XPC、XPD和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婷;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SB-PGBD3、MSH5和FMHR1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晓琳;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MDC1和YAP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静;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与苯作业工人遗传损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王营营;Ts65Dn小鼠造血干细胞对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障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苏洪英;DNA损伤修复基因XPD、XRCC1单核苷酸多态与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文婷;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丽锋;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调节斑马鱼胚胎脑、心脏发育的易损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2 袁德晓;DNA损伤修复在辐射适应性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樊龙刚;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环境致癌物DNA损伤修复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明娟;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辐射剂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秦夏;P53在辐射致DNA损伤反应中的染色质重塑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王超;氧化应激性DNA损伤精子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7 陶佳海;核编码蛋白参与线粒体定位及DNA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8 曹丽丽;高、低剂量率γ线照射对哺乳类细胞生长存活及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9 邵艳敏;AP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部位DNA损伤修复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周献锋;反义hTOP3对AT细胞内源性hTOP3表达、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DNA损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OGG1调节斑马鱼胚胎脑、心脏发育的易损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6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