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我国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2:01
【摘要】:背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从而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准确掌握全国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国家制定和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具有参考价值。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估计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探讨其影响因素;了解不同流动特征(包括流动方向、流动方式、县居住地区和医保情况等)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提出我国流动人口高血压防控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专题调查资料。该调查采取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70个县(区)的5万余人就业流动人口。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信息,流动特征(代际划分、医保情况、流动方式、流动方向、现居住地区),行为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主要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病和控制等信息。同时测量每个调查者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经数据清理,最终将48704名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纳入研究。利用原计生委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事后分层调整,计算事后分层权重。通过加权计算,获得全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患病率估计值,并利用泰勒级数线性化法计算抽样误差和95%可信区间。用Rao-Scottχ2法检验率的差异,采用卡方趋势检验分析率的趋势。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血压水平和变异情况,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构建两水平(省级和个人)Logistic空模型,用中位比值比衡量省级高血压相关指标的差异,并以空模型为基础,逐步纳入人口学信息和危险因素特征、流动特征、区域因素等自变量,通过比较省级水平方差的变化,并计算方差改变比例,衡量不同自变量对省级差异的解释程度。结果2012年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收缩压均值为120.7mmHg,舒张压为77.3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15.6%(95%CI:15.2~16.0%)。在高血压患者中,24.3%(95%CI:23.2~25.5%)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12.0%(95%CI:11.2~12.9%)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2.9%(95%CI:2.6~3.3%)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与2010年我国常住居民相比,就业流动人口经性别、年龄标化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标化患病知晓率、标化治疗率接近,但控制效果不佳。全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为20.6%,女性为8.9%,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降低趋势;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流动方向人群间差别较大,南方到北方流动者高于南方到南方流动者,北到南流动者高于北方到北方流动者;1980年前出生、仅户籍地有医保、跨县流动、现居住在东中部地区的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特征人群(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和流动特征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存在差异,年龄越大和文化水平越高的患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越高(Ptrend0.05);男性、两地均无医保、跨省或跨市流动、南方到南方流动的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者拥有较低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p0.05)。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相关指标在省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患病率中位比值比(以下简称“MOR”)为1.38(95%CI:1.25~1.48)、患病知晓率 MOR 为 1.31(95%CI:1.18~1.41)、治疗率 MOR 为 1.12(95%CI:1.04-1.21)、控制率MOR为1.68(95%CI:1.33-1.96)。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及吸烟、过量饮酒和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构成的差异可以解释高血压患病率33.08%的省间差异,医保情况、流动方式、流动方向和现居住地区等流动特征构成差异可以解释26.32%的省间差异。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省间差异的解释上,人口学构成的差异可以解释高血压患病知晓率19.72%、治疗率24.14%和控制率18.12%的省间差异,不同流动特征构成差异可以解释高血压患病知晓率19.72%、治疗率6.89%和控制率34.9%的省间差异。不同省份就业流动人口的医保情况、流动方式、流动方向和现居住地区等流动特征构成差异对各省高血压患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的差异有一定解释作用。结论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虽相对较低,但高血压患者患病知晓、治疗水平不高,控制效果不好,防控形势严峻。不同流动特征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存在差异,南方到北方流动者高血压患病最严重且控制不佳;约七分之一的就业流动人口在户籍地和流入地均未购买医保,这部分人群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在流动人口中,4成为1980年后出生的80后和90后流动人口,被称为新生代流动人口,男性新生代流动人口高血压患者超过十分之一,而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更低;现居住地为西部地区的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更严重。医保情况、流动方式、流动方向和现居住地区等流动特征与高血压患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有关,这些流动特征构成上的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高血压相关指标的省间差异。针对远距离流动的流动人口,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防止其因环境改变而形成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图文】:

统计分析,指标,区域因素,个体人


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差异,获得地区聚集情况,并探讨个体人口学特逡逑征、流动特征及区域因素对省间差异的影响。逡逑研宄的技术路线图,见图2。逡逑,2012年中国流动邋A逡逑人口`叫圆〖捌湮X巍觥觥觯辏椋椋椋椋幔儒义希芟铡猓郏╁巍鯪逡逑多水平邋Logistic逡逑憐■ransHH逦—?模型1逡逑烰■_邋EBSBEE3逦 ̄^逡逑逦逦邋Y邋逦_逡逑^逦?模型2逡逑7逦A邋\mm逡逑/六普:县/区城镇/_邋\逦多水平Logistic逡逑I邋?;¥^¥tS)§?S|邋)逦^逦?模型3逡逑^PPRHliHPV^逡逑图2技术路线图逡逑6指标与统计分析逡逑6.1指标及定义逡逑6.1.1氋血压相关指标逡逑本研究主要分析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指标。由于逡逑在调查过程中总共进行了邋3次血压测量,本次研宄取后两次测量数据均值为最终逡逑测量结果。逡逑①

高血压,血压水平,流动人口,年龄变化


根据世界高血压联盟定义[23】,血压可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逡逑高血压I期、高血压II期、高血压III期六个水平。经性别、年龄调整后,我国18?59逡逑岁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血压水平见图3。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理想血压、逡逑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I期、高血压II期和高血压III期所占比例分别为逡逑42.9%、23.5%、15.5%、12.6%、4.0%和邋1.4%。高血压占比合计达邋18.0%,其中逡逑高血压I丨期和高血压III期占比合计达5.4%。男性理想血压占比30.8%,远低于女逡逑性的57.8%,男性正常血压(占27.4%)、正常高值(占19.3%)、高血压I期(占逡逑16.0%)、高血压II期(占4.8%)和高血压III期(占1.8%)的构成比均高于女性逡逑(正常血压18.7%,正常高值10.9°/。,高血压丨期8.6%,高血压I丨期3.0%,,高逡逑血压丨II期1.0%)。无论男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水平分布偏向高水平方向,逡逑年龄越高,高血压I丨期和III期占比更高,而理想血压和正常血压占比更低。然逡逑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4.1;R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红;席胜军;赵琪;张睿;;杭州市下城区流动人口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年12期

2 金东辉;徐巧华;刘慧琳;刘加吾;陈碧云;;湖南省流动人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年10期

3 张晶波;朱颖俐;丁冬;付尧;侯筑林;刘建伟;;吉林省就业流动人口吸烟行为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年20期

4 周倩;王培玉;钱永刚;刘爱萍;;内蒙古不同类型流动人口高血压现况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年09期

5 刘春霞;祖香雨;许靓;刘爱勇;;秦皇岛市海港区18岁以上流动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年06期

6 徐艳;朱丽萍;颜玮;陈轶英;吉路;刘杰;王瑞平;何军荣;;江西省流动人口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07期

7 宇传华;季洁;张干深;魏娜娜;;中国人寿命、死因与健康危险因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最新结果[J];中国卫生统计;2015年01期

8 孟鑫;张闻洋;邢扬;刘璐;孙平辉;;4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04期

9 邓颖;曾晶;季奎;刘潇霞;吴先萍;;2012年四川省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01期

10 冯小勤;;吕梁市流动人口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点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镒冲;我国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多水平空间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灿;2012年合肥市包河区流动人口常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7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627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