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青春期HPA轴皮质醇昼夜节律发育轨迹及性别差异

发布时间:2020-04-19 06:11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皮质醇昼夜节律指标随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变化特征,及这些发育性改变可能的性别差异。方法基于2015年(wave 1)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建立的儿童健康队列,根据知情同意原则,2016年(wave 2)选取2~3年级学生1167名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9.08岁,女生占47.9%),并分别于2017年(wave 3)和2018年(wave 4)开展随访调查。问卷调查收集出生日期、入睡与起床时间等基本信息。男女童的青春期发育阶段分别采用睾丸容积测量、乳房发育Tanner分期进行评价。身高、体重在每次随访期间评估,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在wave 1收集上学日清晨觉醒时唾液;在wave 2~wave 4收集上学日清晨觉醒时、醒后30min和晚上入睡前3个时点唾液样本,测定唾液皮质醇浓度,并计算4个HPA轴昼夜节律指标:觉醒皮质醇、皮质醇觉醒应答(cortisol awakening response,CAR)、昼夜皮质醇总分泌量(area under curve,AUC)及昼间皮质醇斜率(diurnal cortisol slope,DCS)。其中CAR、AUC和DCS分别进行log转换。HPA轴昼夜节律各指标在基线、随访期的比较,在青春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比较均采用非参数检验;使用多水平混合模型(multilevel mixed model)识别皮质醇昼夜节律各指标随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变化,分别计算男女生HPA轴昼夜节律各指标预测值,分析预测值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男生睾丸容积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期间,三个时点(觉醒时、醒后30min以及睡前)的皮质醇水平均表现出wave 4高于wave 2,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Z值分别为14.13、9.95和14.13;P值均0.001)。多水平混合模型结果表明,觉醒皮质醇、lg CAR、lg AUC与lg DCS的预测值与年龄显著相关(β分别为0.01、-0.05、0.02、0.19;P值均0.001)。随年龄的增长,觉醒皮质醇、AUC呈增长趋势:年龄每增加1岁,觉醒皮质醇、AUC分别增加0.01μg/dl和0.02μg/dl,性别差异未见统计学显著性(P值分别为0.83、0.92)。lg CAR随年龄每增长1岁降低0.05μg/dl。lg DCS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呈“扁平化”,即昼夜节律随年龄的增加而变的更加平坦,性别差异未见统计学显著性(P=0.75)。控制年龄、内化症状、BMI、童年期不良经历、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睡眠时间、随访阶段等相关变量后,皮质醇昼夜节律指标的预测值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未见统计学相关性:觉醒皮质醇浓度、lg CAR、lg AUC、lg DCS与乳房发育Tanner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β=-0.04,P=0.40;β=-0.06,P=0.79;β=-0.01,P=0.25;β=-0.07,P=0.52)。觉醒皮质醇浓度和lg AUC与睾丸容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0.06,P=0.01;β=-0.05,P=0.03),lg CAR与lg DCS的预测值与睾丸容积未见统计学相关性(β=-0.001,P=0.97;β=-0.09,P=0.09)。随男童睾丸容积的增加,除觉醒皮质醇和lg AUC呈降低趋势。结论本研究通过儿童队列3年随访,探讨HPA轴皮质醇昼夜节律随年龄与青春期发育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随年龄增加,觉醒皮质醇、昼夜皮质醇分泌总量增高;皮质醇觉醒应答降低;昼间皮质醇斜率随青春期发育,逐渐增加,提示昼夜节律呈“扁平化”趋势,即变的更加平坦。男生中清晨觉醒皮质醇浓度和皮质醇总分泌量随青春期睾丸容积发育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皮质醇觉醒应答与皮质醇昼间斜率未见显著性变化。女童HPA轴皮质醇昼夜节律指标随青春期乳房发育未见显著变化。
【图文】:

示意图,指标,皮质醇,示意图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相对独立的关系:CAR 反应于觉醒这一事件,是衡量 HPA 轴反应能力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指标,而皮质醇每日衰减可视为 HPA 轴在一天结束时从日常应激中恢复的能力[9]。目前常使用 CAR、AUCg 与 DCS 作为皮质醇昼夜节律指标,用于评估HPA 轴的静息态功能。

女生,时点,生理发育,月经初潮


图 2 月经初潮前后女生觉醒后各时点的皮质醇浓度(翻译自 Oskis 等,2009)Fig.2 Cortisol concentrations of femal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awakening befoand after menarche in the study of Oskis et al. (translated from Oskis et al., 2009)少年在青春期内发生的生理发育成熟变化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性othalamic-pituitary-gonad,HPG)轴的活动引起,,不与 HPA 轴直接相关。PG 轴与 HPA 轴产生耦联(coupling)作用带来的结果是:皮质醇活动通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男;孙晴晴;林卫红;魏春会;王传蕾;王赞;;癫痫与昼夜节律[J];癫痫杂志;2019年01期

2 付聪;于欢;陈云飞;;昼夜节律系统与成人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J];生理科学进展;2019年01期

3 ;昼夜节律[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41期

4 赵今;原媛;张蕊;王昌图;王丽;王晓晖;;D-Ser2-Oxyntomodulin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8年03期

5 ;首次发现肠道微生物运动或会影响宿主的昼夜节律[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年01期

6 胡思帆;刘媛;孙洪强;;老年人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研究进展[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7 卡洛斯·伊巴涅斯;梁炳鑫;;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背景[J];飞碟探索;2017年11期

8 权澎琪;徐艳彩;高灵旺;李定旭;;桃小食心虫羽化产卵及孵化的昼夜节律[J];华中昆虫研究;2016年00期

9 乐凡;叶胜龙;;昼夜节律钟基因与肿瘤[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7年01期

10 魏建国,杨巧芳;急性心肌梗塞疼痛发作时间的昼夜节律[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丽影;;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诊断与处理[A];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2 简坤林;吴小峰;叶建威;冯光兴;朱银华;刘莉;;坑道作业人员免疫系统昼夜节律及调整的研究[A];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换届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3 李建祥;;辐射对小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莹;郑明银;;数学建模在昼夜节律生物钟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段长农;胡剑北;;胃肠道功能的昼夜节律研究[A];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高原;黄伟伟;王介锋;王斐颢;唐吉友;;昼夜节律类型与脑血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汇编[C];2018年

7 薛蓉;;昼夜节律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A];第九届北京睡眠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8年

8 王赞;张亚男;孙晴晴;陈倩倩;林卫红;;癫痫与昼夜节律[A];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C];2018年

9 简坤林;孙学川;宋开源;王玉学;陈德平;王向方;;择时运动对军人血浆褪黑激素昼夜节律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吴明玮;曾昭蕾;蔡于琛;孙健;冼励坚;;应用全基因组cDNA芯片研究昼夜节律紊乱对于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A];2009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郭晓强;昼夜节律:生命体的内在时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记者 张梦然;大脑昼夜节律可在晨昏时增强视觉[N];科技日报;2018年

3 记者 卞晨光;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N];光明日报;2017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唐闻佳;他们发现“生命时钟”的奥秘[N];文汇报;2017年

5 李晓康;如果没有光 人体的昼夜节律是25小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蒲昭和;按人体节律给药 提高治癌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魏开敏;按昼夜节律服用心血管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冯卫东;生物钟与新陈代谢分子关联查明[N];科技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姜凝;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N];天津日报;2018年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治疗失眠症专病门诊 付聪;慢聊失眠(二)[N];上海中医药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光健;外侧缰核在抑郁大鼠昼夜节律活动改变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姝婧;节律基因数据库的构建及LBR调控昼夜节律的机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周先举;果蝇群体嗅觉行为的昼夜节律以及阻断嗅觉传入和听觉缺陷对果蝇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谭忠林;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及外周激素昼夜节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陶建英;昼夜节律对分娩启动、胎儿生殖和心血管发育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年

6 孟德欣;缰核在视交叉上核—松果体昼夜节律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厉彩霞;昼夜节律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7年

8 钱智勇;β肾上腺素能受体慢性激活对心脏外周生物钟基因的调控[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9 杜懿杰;若干同证疾病(伴或不伴抑郁)部分炎症及HPA轴相关指标的对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潘恂;人工昼夜节律对鼠视网膜发育与生物钟基因CRY1表达的影响及中医阴阳钟调整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昌图;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流受阻参与Aβ31-35诱导的昼夜节律紊乱[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周芳;Orexin双受体拮抗剂Suvorexant对APP/PS1小鼠昼夜节律紊乱及认知行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段晓楠;青春期HPA轴皮质醇昼夜节律发育轨迹及性别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4 邓雅程;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行为及昼夜节律的初探[D];厦门大学;2018年

5 王畅;电针对昼夜节律紊乱C57BL/6J小鼠肝脏Clock、Bmal1表达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王冰蓉;昼夜节律基因CRY1介导细胞自噬调控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耐药性的相关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努尔斯曼古丽·斯迪克;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昼夜节律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8 陶诗婉;TPH2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睡眠相关的昼夜节律紊乱的关联及相关静息态脑功能特征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9 王卓慧;基于跷脉理论的针刺对失眠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MT及相关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陈雄;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时相作用及其Per基因影响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63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