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氢在电离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子氢在电离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Ohsawa[1]等研究发现氢气具有很强抗氧化性。这一发现,使氢气迅速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研究并报道分子氢对多种器官和组织的多种疾病具有较好的防护和治疗作用,对分子氢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2,3]。本实验室在对分子氢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中率先发现,分子氢对电离辐射损伤有着较好的防护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并报道了分子氢对受照细胞、造血组织、心血管组织、生殖系统及整体动物等均有十分显著的防护效果[4-8]。在日本学者Ohsawa研究中,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氢是通过选择性清除·OH和ONOO-来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然而,随着对分子氢研究的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实验结果已无法用单纯的选择性清除自由基来解释。多个研究提示,分子氢或许影响了机体某些信号传导通路或是基因的表达。那么,在电离辐射损伤防护当中,分子氢又是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呢?阐明分子氢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机制问题,会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能促使其能好的向临床应用转化。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着分子氢在电离辐射损伤防护中的分子机制而开展。本课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分子氢在无细胞体系中中和多种自由基的能力。第二部分研究以机体内重要抗氧化酶为研究对象,检测分子氢是否对其活性产生影响。第三部分探讨Nrf2/ARE信号通路在分子氢辐射防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内容:1、分子氢对多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通过不同的化学体系中分别产生不同的自由基,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检测加入分子氢之后各种自由基含量的变化。2、分子氢对机体重要抗氧化酶的影响:研究分子氢在无细胞体系中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分子氢对L-02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3、Nrf2/ARE信号通路在分子氢辐射防护效应中的作用:建立分子氢细胞辐射防护模型,明确防护效果。脂质体转染si Nrf2,观察干扰Nrf2后分子氢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对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方法:1、光照核黄素生成,使用ESR检测加入分子氢其含量的变化2、使用ESR检测加入分子氢后DPPH自由基含量的变化3、光照血卟啉产生单线态氧,利用ESR检测加入分子氢后单线态氧含量的变化4、使用比色法检测分子氢对多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5、L-02细胞给予4Gy和8Gy 60Coγ射线照射,检测给氢对照后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活力的影响,验证分子氢对L-02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6、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分子氢对照后细胞Nrf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7、使用PCR检测分子氢对照后细胞Nrf2 m RNA表达含量的影响8、利用lipo2000转染si Nrf2干扰L-02细胞中Nrf2的表达,在RNA及蛋白水平检测转染效果9、干扰Nrf2后检测酶活性,探讨干扰Nrf2后分子氢对照后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0、干扰Nrf2,检测照后L-02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活力,评价干扰后分子氢对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实验结果:1、在无细胞体系中产生多种自由基,使用ESR检测,加氢组与对照组自由基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分子氢在无细胞体系中不能与其直接发生反应,对其无明显清除作用;2、在纯化的SOD及CAT溶液中直接通入氢气,检测分子氢对抗氧化酶的直接作用。结果提示,分子氢对酶活性没有直接影响。3、予以L-02 4Gyγ射线照射,照后24h,检测各个实验组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提示:分子氢可以显著提高照射后细胞内SOD、CAT及GSH-PX的活性。4、予以L-02 4Gy和8Gyγ射线照射,照后24h,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活力,结果为: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力呈剂量依赖性变化,与照射组相比,加氢组能显著降低照后细胞凋亡率及提高照后细胞活力,证明分子氢可以防护电离辐射对L-02细胞造成的损伤;5、予以L-02 4Gyγ射线照射,照后4h提取细胞RNA,检测Nrf2 m RNA的变化,结果为:各组之间m RNA含量无明显差异;6、予以L-02 4Gy照射,照后6h提取总蛋白,检测Nrf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为:给氢组Nrf2蛋白量明显增加,提示分子氢可以激活Nrf2;7、lipo2000转染si Nrf2,结果为:Nrf2 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调,转染效果良好;8、干扰Nrf2后,予以L-02 4Gy照射,照后24h检测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发现抗氧化酶的活性明显下降;9、干扰Nrf2后,予以L-02 4Gy照射,照后24h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力,结果为:分子氢对照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提示干扰后分子氢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下降。讨论与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的众多研究发现,分子氢对多种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作用。本实验室在对分子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中,率先发现并报道了分子氢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目前,对于分子氢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效应层面,有关分子氢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在前期对分子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考虑通过以下方面来探讨分子氢的作用机制:1、研究分子氢在无细胞体系中中和多种自由基的能力。2、以机体内重要抗氧化酶为研究对象,检测分子氢是否对其活性产生影响。3、探讨Nrf2/ARE信号通路在分子氢辐射防护效应中的作用。经研究我们发现,在利用ESR对自由基含量的检测中,并未观察到加氢组自由基含量有明显变化,提示在无细胞体系中分子氢对所研究的自由基并无明显的清除作用。在对抗氧化酶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分子氢与酶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并不能影响其活性。而分子氢可以显著提高照后L-02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Nrf2信号通路进行了研究,发现分子氢可以明显上调照后细胞Nrf2的蛋白水平。进一步地,我们对Nrf2进行了干扰实验,观察到在干扰Nrf2之后,照后被分子氢上调的多种抗氧化酶不再升高,同时,分子氢对L-02的辐射防护效应也显著下降。这些结果提示,分子氢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其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结论:1、分子氢在无细胞体系中,对所检测自由基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2、分子氢可以明显提高照后细胞抗氧化酶活性;3、Nrf2/ARE信号通路在分子氢防护辐射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离辐射(IR) 分子氢(hydrogen) 自由基(free radical) Nrf2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4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5
- 第一部分 分子氢对多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15-23
- 一、材料15-16
- 二、方法16-18
- 三、结果18-22
- 四、讨论22-23
- 第二部分 分子氢对抗氧化酶的影响23-31
- 一、材料23-24
- 二、方法24-27
- 三、结果27-30
- 四、讨论30-31
- 第三部分 Nrf2 在分子氢对L 02 细胞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31-47
- 一、材料31-34
- 二、方法34-38
- 三、结果38-45
- 四、讨论45-47
- 全文总结47-49
- 参考文献49-51
- 文献综述51-64
- 参考文献58-64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光辉;X线诊治的辐射防护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07期
2 郑钧正;我国新一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批准发布[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1期
3 刘亚君,李玉成;辐射防护面临21世纪初的巨大挑战[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3期
4 郑钧正;我国新一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批准发布[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5 约翰·甘美伦;21世纪的辐射防护与保健[J];医疗保健器具;2003年06期
6 李宝廷,石二为,李顺福,王应欣;辐射防护测量中几个易混淆和理解错误的概念[J];中国辐射卫生;2004年01期
7 ;坚实的基础 寻找维持辐射防护的方法[J];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06年01期
8 Marilyn Smith;;辐射防护的基础[J];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2006年01期
9 ;“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简介[J];辐射防护通讯;2006年04期
10 常学奇;李玉成;;“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五次会议在苏州召开[J];辐射防护;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成;;实行辐射防护人才资质认证制度的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韩善彪;武奕华;邵明刚;;低能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设施设计原则和辐射安全的几点讨论[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韩善彪;武奕华;邵明刚;;低能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设施设计原则和辐射安全的几点讨论[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4 李铁辉;陈志兴;张清江;李楠;安力生;;数字化辐射防护[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良安;;医用辐射防护中的热点及新问题[A];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常学奇;李玉成;;“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简介[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叶敏坤;;一些国家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的主要研究机构及研究方向[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张伟;白亚妮;钱澍;何子福;贾敏;金磊;;浅议放射过程中的辐射防护[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伟;;辐射防护在我科日常工作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韫华;;热辐射防护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杰松;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即将张开[N];健康报;2010年
2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_";核电厂的辐射防护(上)[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党委工作部;中辐院:勇做核能卫士 当好安防先锋[N];科技日报;2012年
4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刘志_";核电厂的辐射防护(下)[N];中国能源报;2010年
5 沈长根;核电站的辐射防护[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虞学军;宇航员怎样进行辐射防护[N];健康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董山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在改革中前进[N];光明日报;2002年
8 张园;SP88具有辐射防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陈艳阳;辐射防护:重点在身边[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孙曙峦;此时科普最有效[N];中国质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飞;富H_2溶液的辐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周永;三羟异黄酮对放射性造血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分子氢在电离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李江苏;核电工作和医用放射场所屏蔽低能光子的稀土基辐射防护材料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邵文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Monte Carlo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薛丹;抗放利质量控制方法及辐射防护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杨百霞;细胞核靶向富勒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辐射防护作用[D];苏州大学;2012年
6 盛博;基于纳米功能元素协调分布的环氧树脂基辐射防护材料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杨浩;航天材料辐射防护性能的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胡远军;关于湖南省辐射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加强监督管理方面的思考[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孙权;富勒烯赖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细胞辐射防护效应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余飞;PET-CT中心辐射防护设计[D];南华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分子氢在电离辐射防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6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