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儿童期营养环境与中年时期饮食行为及其相关代谢性指标的关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6:22
【摘要】:目的通过本调查研究,可了解安徽省合肥市中年人膳食摄入情况及慢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同时进一步探讨儿童期营养环境与中年时期饮食行为及其相关代谢性指标的关联,并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早期预防策略与措施。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参与健康体检的45~60岁人群。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儿童期膳食摄入情况、成年后的饮食行为与膳食摄入情况、健康相关行为等。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采取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及尿酸水平。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的录入,并运用SPSS16.0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不同营养组间连续性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不同营养组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的比较采用卡方分析。疾病风险的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研究对象的儿童期膳食摄入情况将其分为三组:将0-18岁缺乏动物性食物摄入及粗粮为主的人群定义为儿童期营养缺乏组;将0-10岁缺乏动物性食物摄入及粗粮为主,11-18岁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好及细粮为主的人群定义为营养改善组;将0-18岁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及细粮为主的人群定义为营养较好组。以营养较好组为参照对象分析儿童期营养环境对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659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76人(58.8%),女性683人(41.2%)。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1.0±4.6岁,多集中于45-49岁之间(50.0%)。不同营养组人群体格与生化指标的比较:男性人群中,不同儿童营养状况的人群中身高、体重存在着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腰围和臀围方面,三组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收缩压、舒张压方面,三组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血清测量指标上,除总胆固醇有统计学意义外(P=0.037),其他测量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女性人群中,不同儿童期营养状况的人群中身高存在着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体重、BMI方面,三组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在腰围和臀围方面,三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不同营养组间同样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07);在其他血清指标上,三组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超重及肥胖和膳食摄入因素后,男性人群中:营养缺乏组与营养改善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营养较好组1.58倍(OR=1.58,95%CI:1.04-2.41,P0.05)和1.69倍(OR=1.69,95%CI:1.05-2.71,P0.05)。女性人群中:营养缺乏组与营养改善组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营养较好组的1.54倍(OR=1.54,95%CI:1.02-2.27,P0.05)和1.62倍(OR=1.62,95%CI:1.03-2.59,P0.05)。本课题涉及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肥胖这几种慢性疾病,三组人群中的患病率风险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儿童期营养缺乏会导致个体中年时期产生不良的饮食行为,两者共同引起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升高。经历过营养缺乏环境的儿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即使有着营养改善的情况,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依然存在。在儿童期,机体的生长发育处在关键时期,同时相关的饮食行为在逐渐形成,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应当注意整个儿童期营养环境状况,科学预防慢性疾病。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红琼;方红英;;铜陵市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相关疾病患病水平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01期

2 周欣;李玉明;;限盐补钾,双管齐下——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生活方式干预的新亮点及对我国高血压防控的启示[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年12期

3 马晨;吴炳义;董惠玲;王在翔;杨瑞贞;;山东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21期

4 何明月;丁凌玉;武晓岩;李颖;;哈尔滨市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7年10期

5 赵厚宇;李海龙;孙凤;詹思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期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年07期

6 刘海青;;176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营养调查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26期

7 梁伟;张小卫;于亨;余静;;甘肃省居民肥胖现状调查及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08期

8 刘国栋;王桦;汪琦;李晨芳;曾尔亢;吴晓玲;;四大类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9 望开宇;易丽萍;孙兵;易萍;;宜昌市夷陵区成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7年01期

10 谢建嵘;徐伟;邢秀雅;陈叶纪;戴丹;吴庆生;查震球;贾尚春;刘志荣;;2013年安徽省成年人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分布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6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璇;长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4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04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c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