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耶塔环孢子虫分离株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及常见果蔬携带情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155.5
【图文】:
数量不定的黑色包涵体;孢子化卵囊内含有两个孢子囊,且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13](图1)。这种环孢子虫卵囊常规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设备需求低的特点;但是也伴随着敏感性低和检测时间长等缺点,以及也容易受到工作人员知识水平和视觉易疲劳的限制,及粪便中假阳性或假阴性杂质的影响[12]。2.2 环孢子虫卵囊荧光显微镜检测由于环孢子虫卵囊壁可在 330~380 nm 的紫外滤光器下卵囊壁自发蓝色荧光,在 450~490 nm 滤光器下卵囊壁自发绿色荧光,利用其卵囊的这种特性已经在临床上建立了快速检测和鉴定环孢子虫感染的方法[14],同时已经应用于人体卡耶塔环孢子虫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的研究[7]。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一种可检测环境和临床样本中是否存在环孢子虫卵囊的流式细胞术新方法
3.1 基因位点环孢子虫研究中最常用的基因序列有 SSU rRNA[5]和 ITS[18],以及新近获得的热休克 70蛋白(Heat shock 70 kDa,HSP70)基因序列[43]。卡耶塔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的核糖体 DNA 基因的结构单元示意图如图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 SSU rRNA 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因此基于 SSU rRNA 基因区分人体卡耶塔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或者其它种类环孢子虫种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十分实用。已经有研究者利用环孢子虫 SSU rRNA 基因将环孢子虫和其它种类的顶复门寄生原虫进行区分[19]。另外,分析来源于人类和狒狒源的环孢子虫分离株之间的 SSU rRNA 基因序列显示分别有 0.78%和 0.73%的差异[45]。在另一项研究中显示,C. papionis,C. colobi,和 C. cercopitheci 的 SSU rRNA 基因与人类的分离株有 0.3~0.6%的序列差异[5]。针对其它种类动物体内存在的环孢子虫样品的SSU rRNA 基因序列的研究亦在进行,主要有非人灵长类和奶牛等动物。2010 年报道,高振永等研究者[29]等根据猴源环孢子虫分离株的 SSU rRNA 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相对保守性引物,并进行了不同样本之间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随后,Li 等研究者[28]对肯尼亚捕获狒狒的粪便样本,扩增了其 SSU rRNA 基因的部分序列,鉴定的虫种均为 C. papionis,并对其分离株序列进行了种系发育进化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 2018 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株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8.3%)比危地马拉分离株(3.8%)序列差异大。在 1996年,美国环孢子虫病暴发期间获得的 5 份人源环孢子虫分离株的 ITS-1 序列一致,然而在危地马拉和秘鲁的环孢子虫分离株的 ITS-1 序列差异显著。共感染和多拷贝也许能解释不同分离株之间 ITS-1 序列的变异性。人体卡耶塔环孢子虫(C. cayetanensis)和狒狒源环孢子虫(C. papionis)的 5.8S rRNA 基因已经获得,显示其不同分离株之间高度的保守性[2]。在 2013年,Sulaiman 等研究者[43],开发了一种基于 HSP70 蛋白基因的快速检测卡耶塔环孢子虫(C.cayetanensis)的方法,结果显示不同环孢子虫分离株之间的 HSP70 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另一项研究,基于 SSU rRNA 和 HSP70 基因位点序列显示,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来源的环孢子虫分离株不存在地理隔离[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洋;王强;吕彪;齐萌;菅复春;张龙现;;环孢子虫流行病学、分类及其遗传特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3期
2 肖淑敏;李国清;周荣琼;李韦华;;牛源环孢子虫的发现与分子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04期
3 李韦华;李国清;肖淑敏;杨建伟;;牛源环孢子虫18S rDNA部分序列的扩增与克隆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2期
4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牛源环孢子虫的形态学特征观察[J];中国兽医科学;2006年08期
5 张晓丽;张唯哲;沈玉娟;刘爱芹;;卡耶塔环孢子虫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年04期
6 伦照荣,卢力心,陈晓光,李娟;环孢子虫(Cyclospora):一种新的人体肠道致病原虫[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06期
7 孙芳芳;罗楠楠;李俊强;赵金凤;李廷文;黄建营;张龙现;;水果及蔬菜表面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的建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肖淑敏;李国清;周荣琼;李韦华;;以ITS-1+序列鉴定牛源环孢子虫[J];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01期
9 岳彩玲;李国清;程家林;高振永;朱海波;李结;;犬源环孢子虫的ITS-1序列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2期
10 程家林;李国清;岳彩铃;徐前明;高振永;刘霞;;鸭粪中环孢子虫18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犬环孢子虫的首次发现(英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中国鸭环孢子虫新种的鉴定(英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牛源环孢子虫的形态学特征观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肖淑敏;李国清;周荣琼;李韦华;;牛源环孢子虫18S rDNA的分子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肖淑敏;李国清;周荣琼;李韦华;;以ITS-1~+序列鉴定牛源环孢子虫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肖淑敏;李国清;李韦华;周荣琼;;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液相杂交-酶显色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李俊强;余复昌;常艳凯;张振杰;王臣荣;崔艳艳;李玉婉;王荣军;张龙现;;卡耶塔环孢子虫基于18S rRNA和ITS-1基因的种系发育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罗楠楠;余复昌;王臣荣;李俊强;张龙现;;河南省郑汴地区果蔬表面携带原虫情况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李国清;肖淑敏;周荣琼;李韦华;;牛源环孢子虫的发现与分子鉴定[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俊强;卡耶塔环孢子虫分离株群体遗传结构特征及常见果蔬携带情况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肖淑敏;牛源环孢子虫与贾第虫的分子特性与检测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郭亚琼;隐孢子虫和环孢子虫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在分型工具建立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世友;三种人兽共患胃肠道原虫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丛湄湄;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环孢子虫、隐孢子虫种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孙芳芳;河南省郑汴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主要肠道原虫携带情况调查[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6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7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