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重庆居住环境现状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8:10

  本文关键词:重庆居住环境现状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住宅污染问题的大量出现及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住宅”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受到追捧。健康住宅以人体健康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立足于健康住宅技术,保证住宅的健康舒适性,而充分调研不同地区住宅的实际现状,评估各地区典型的住宅健康影响因素,对于健康住宅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借助国家“十二五”课题“室内健康环境表征参数及评价方法研究”,围绕重庆地区居住环境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居住环境问题、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为后文的问卷设计和健康效应分析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1300余户重庆住宅,重点了解了重庆城市住宅居住环境现状、居民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等,并对比分析了西安、兰州、成都、昆明、贵阳等西部内陆城市室内通风情况、主观感知和不适症状等主要问题现状,以了解重庆居住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3、入户测试了46户住宅的室内外温湿度及室内典型污染物浓度,得到重庆住宅隔热性能总体较差,CO、NO2、NH3和O3等污染物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CO2仅个别家庭浓度超标,平均浓度为794±304ppm,,而甲醛浓度超标率达到53.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甲醛浓度随装修时间、通风质量和装修情况的变化规律分析得,甲醛浓度随装修时间呈一次幂衰减,拟合曲线为y0.304x.,R0.656;采用强化木地板的住宅在装修时间小于1年时,污染物浓度明显偏高,而通风质量良好的住宅在装修时间6个月内时污染物浓度明显偏低。 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问卷调查中的各环境相关因素对居民非特异性不适症状和常见呼吸道类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临床疾病的影响。结果:能显著影响居民非特异性不适症状的因素(P0.05)共有24个,这些因素不仅能显著影响不适症状的发生,而且对呼吸道类疾病和心血管类疾病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都有显著影响;不同因素的各个水平对不适症状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有的因素在较低水平时就能显著影响不适症状的发生,有的则在高水平时对不适症状影响差异才显著,而有的因素的健康效应是一个渐进过程。此外,通过基于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方法,消除因素间的共线性,研究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21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5、结合重庆居民住宅活动规律,对居民住宅日总污染物暴露量与人体不适症关联进行分析得到:眼部刺激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发病率随甲醛暴露量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个不适症状的暴露量刺激存在一定的阀值,当暴露量低于阀值时,不适症状发病率较少,当高于阀值时,发病率显著上升,不同暴露量引起的健康症状不同。 6、根据调研与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健康住宅研究成果,对现有《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中的居住环境健康章节进行了分析与补充,并依此为根据,系统分析了保障居住环境健康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住宅问题 入户调研与测试 不适症状 Logistic回归分析 相对重要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1;R1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常见居住环境问题与危害11-17
  • 1.2.1 居住环境问题及其来源11-14
  • 1.2.2 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14-17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1
  • 1.3.1 国外住宅与健康研究现状17-19
  • 1.3.2 国内住宅与健康研究现状19-21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21-24
  •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21-22
  • 1.4.2 技术路线22-24
  • 2 重庆市住宅居住环境问卷调研24-46
  • 2.1 问卷的编制与统计24-25
  • 2.1.1 问卷编制24-25
  • 2.1.2 问卷质量控制25
  • 2.1.3 问卷统计25
  • 2.2 重庆地区问卷调查结果25-40
  • 2.2.1 住宅环境统计分析26-33
  • 2.2.2 居民生活习惯统计分析33-35
  • 2.2.3 居民主观感知统计分析35-37
  • 2.2.4 居民健康状况统计分析37-40
  • 2.3 西部内陆地区五城市对比分析40-44
  • 2.3.1 通风情况对比分析40-41
  • 2.3.2 室内环境主观感知对比分析41-43
  • 2.3.3 室内人员不适症状对比分析43-44
  • 2.4 本章小结44-46
  • 3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测试46-58
  • 3.1 测试方案46-49
  • 3.1.1 测试参数与仪器46-48
  • 3.1.2 测试对象与时间48-49
  • 3.1.3 测点布置与信息记录49
  • 3.2 测试结果统计49-53
  • 3.2.0 温湿度50-51
  • 3.2.1 甲醛51
  • 3.2.2 CO、CO2、NO2、NH3、O3等51-53
  • 3.3 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53-57
  • 3.3.1 装修时间对甲醛浓度的影响53-55
  • 3.3.2 装修材料对甲醛浓度的影响55
  • 3.3.3 通风对甲醛浓度的影响55-57
  • 3.4 本章小结57-58
  • 4 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58-88
  • 4.1 单因素健康效应评估58-72
  • 4.1.0 统计分析方法58-59
  • 4.1.1 居住环境对不适症状的影响59-69
  • 4.1.2 居住环境对临床疾病的影响69-72
  • 4.2 因素相对重要性分析72-80
  • 4.2.1 传统因素重要性分析存在的不足72
  • 4.2.2 基于主成分改进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72-80
  • 4.3 污染物暴露与不适症状80-84
  • 4.3.1 暴露量计算及分析80-82
  • 4.3.2 污染物暴露量对不适症状影响82-84
  • 4.4 健康因素分析与讨论84-86
  • 4.5 本章小结86-88
  • 5 保障居住环境健康措施研究88-104
  • 5.1 制定全面的健康住宅技术标准88-94
  • 5.1.1 《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规程》的制定88-91
  • 5.1.2 对《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的几点补充91-94
  • 5.2 居住环境健康保障措施94-103
  • 5.2.1 住宅选址与规划94-96
  • 5.2.2 建筑布局与设计96-98
  • 5.2.3 住宅质量监控98-99
  • 5.2.4 机械通风技术的应用99-103
  • 5.3 本章小结103-104
  • 6 结论与展望104-108
  • 6.1 结论104-105
  • 6.2 展望105-108
  • 致谢108-110
  • 参考文献110-114
  • 附录114-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禄;于萍;;更新观念营造良好居住环境[J];黑龙江冶金;2003年01期

2 峰文;人类未来的居住环境[J];解放军健康;2000年02期

3 邰启生;居住环境与居民健康(下)[J];健康;2002年05期

4 杨翠珑;居住环境中的绿色理念——广东碧桂园凤凰城的绿色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年04期

5 马健;吕东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卫敏;;西藏林芝珞巴族居住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2期

7 星辰;居者有其屋 勿忘保健康——居住环境与健康[J];家具与环境;1997年06期

8 齐素军;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J];天津科技;2000年05期

9 建态;买房重在买环境[J];山西建筑;2002年01期

10 徐强;;重提环保[J];搏;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俊峰;张书霞;;和谐社会居住环境应先行[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2 陈鹏宇;邱晓雷;;浅析现代居住环境发展趋势[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梁文娟;;试论淄博市老城区居住环境综合整治[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庄洁琼;;西安城市老社区居住环境适老性研究——以红专南路、长延堡东仪及新园社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5 黄超辉;;关于居住环境问题的探讨[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6 王江萍;;为持久的未来而设计——创造适合老龄人生活的居住环境[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狄春燕;尹卫红;包红梅;;宜居北京居住环境人文舒适性评价与建设[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8 于慧丽;;空中花园,构筑屋顶的绿色魅力[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刘海涛;刘亮;;城市色彩与居住环境的营造——结合曲阜城市特色谈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9.2分会场——人居环境与宜居城市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峰;我市农牧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N];赤峰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高媛媛;改善居住环境让幸福来敲门[N];宿迁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昆宝军;给居住环境添一片绿[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刘志明;居住环境大变样 彰显和谐邻里情[N];哈尔滨日报;2010年

5 钢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李传健;试论居住环境人文品质的营造原则[N];莱芜日报;2011年

6 吕文波 谢炳波;山东莱西:“环卫自治”改善居住环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贾景海 刘庆涛;晋州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N];石家庄日报;2006年

8 ;开发区:优化老小区居住环境[N];扬州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蔡双琪;青浦获改善居住环境国际大奖[N];解放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黎晓艳邋实习生 胡笳;城建重在改善百姓居住环境[N];黄石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慧;智能居住环境学习和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居住环境中的生态与形态[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宇鸣;交通设施对居住环境的不利影响及设计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文君;宜居北京居住环境健康性空间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梁春杭;城乡统筹下农村居住环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粟敏;湖南传统居住环境的生态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苗苗;江淮地区居住环境的地域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静;居住环境的“再生”[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陈炳志;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吴双;在宅养老模式下老年住区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海涛;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居住环境现状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9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