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先天性心脏病母体孕期监测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9 12:20
   第一部分2016-2017年162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分析目的分析广西162万例围产儿的出生基本情况,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母体孕期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就2016-2017年广西住院分娩围产儿1620719例,统计描述围产儿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围产儿发生24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统计软件使用STATA14.0分析。结果两年广西住院分娩围产儿共计1680860(例),纳入本次研究1620719例,占96.42%。1620719例围产儿中检出出生缺陷胎儿15062例。(1)围产儿监测基本情况: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3133.89±444.42(g),平均出生身长50.02±1.98(cm),平均胎龄38.54±1.73(周);低出生体重占5.20%,极低出生体重占0.34%;(2)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两年监测的24种出生缺陷类型中,出生缺陷出发生率位列前十的是多指/多趾(24.14/万)、先天性心脏病(22.12/万)、马蹄内翻足(6.60/万)、并指/并趾(5.81/万)、尿道下裂(5.51/万)、外耳道其他畸形(3.65/万)、胎儿水肿综合症(2.67/万)、直肠肛门闭锁(2.10/万)、小耳(1.62/万)、唇裂合并腭裂(1.49/万)。(3)不同出生缺陷类型发生率顺位: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38.02/万)、循环血液系统先天性畸形(21.89/万)、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5.39/万)、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5.18/万)、唇裂和腭裂(3.31/万)。结论先心发生率居广西监测的24种出生缺陷类型第二位,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高。第二部分先心胎儿的母体孕期监测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先心的母体孕期影响因素,以期探讨防治措施,为先心的预防控制、降低先心胎儿出生率和优化妇幼卫生服务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6-2017年广西住院的母体孕期产检、分娩及围产儿个案共1620719例,描述母体及围产儿的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先心的人群分布特征。采用一般情况、异常产史、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妊娠合并症、妊娠异常情况等完整录入的母体信息构建先心Poisson回归母体孕期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与母体孕期因素之间的关联。应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母体孕期基本情况:平均分娩年龄28.23±6.42岁;平均分娩孩次1.85±0.84(次),平均孕周38.64±1.73(周);妊娠孕周小于37周占5.71%;平均产检次数6.90+3.28(次);剖宫产占24.63%;汉族占94.49%,壮族占3.78%;(2)先心人群分布特征:分娩年龄在40岁以上(40.54/万)、壮族(26.77/万)、一孩产妇(28.20/万)、高危妊娠(36.75/万)、产检次数不足5次(26.52/万)、未产筛(19.90/万)、男性围产儿(22.99/万)、低出生体重围产儿(105.45/万)、出生身长低于中位数(27.53/万)、早产儿(100.55/万)的先心发生率较高(P0.01);(3)先心母体孕期因素分析:先心发生率较高的母体孕期因素依次为:心功能3-4级(250.00/万)、肺炎(212.77/万)、先天异常儿史(142.05/万)、死胎死产史(139.28/万)、多胎妊娠(136.28/万)、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131.58/万)、妊娠合并免疫疾病(130.55/万)、子宫肌瘤剜除或子宫修补术史(114.74/万)、糖尿病(100.13/万)、胎盘早剥(112.17/万)(4)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1)子宫或软产道异常、子宫肌瘤剜除或子宫修补术史、重度子痫前期、先兆流产、多胎、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先天异常儿史、死胎死产史、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是母体影响先心的重要因素;(2)孕产妇本人及一级亲属遗传病、孕期接触可疑致畸物质、人工或自然流产2次、先天异常儿史、新生儿死亡史、产后出血史、糖尿病、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是少数民族母体影响先心的重要因素。结论母体高龄、高危、一孩、壮族、未系统产检是先心主要预防干预的孕妇人群。母体既往不良妊娠史、重度子痫前期、接触致畸物质、糖尿病可能是导致先心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良妊娠史、遗传性疾病、妊娠合并症可能是导致少数民族先心的重要影响因素。
【学位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凌云;;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6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年20期

2 曾红燕;刘保华;黎金钱;余咏宜;陈俏娟;;2006-2015年深圳市罗湖区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年06期

3 杨丽;张毅;郭文星;王立洁;;2007-2014年潍坊市寒亭区围产儿死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年03期

4 胡美娜;张颖;;北京市海淀区围产儿死亡特征与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01期

5 王莉芬;罗培英;杨罗旗;朱慧敏;;台州市围产儿死亡及相关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7年09期

6 李武鸣;;辽宁省2012年~2014年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年08期

7 杜莉;何丽芸;秦敏;金辉;许厚琴;朱丽萍;;1991至2015年上海市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09期

8 覃小梅;刘铁生;朱萍;冼均标;;49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年05期

9 张凤珍;;浅述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6年99期

10 林琳敏;;奉化市近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芳;;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C];2015年

2 罗崇岱;;中国围产儿腭裂发生的地理学分布特征[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舒立波;屈煜;顾雪君;;2158例死亡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小清;马晓洁;;前置血管出血致围产儿死亡1例临床分析[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5 张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1988~1995年围产儿死亡率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王惠英;李蓉;姜梅芳;;苏州市1984~1999年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杨琳;任东平;赵磐琳;刘华平;殷建清;林晓宇;;产前产时多参数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中的作用探讨[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陈宏;;422例围产儿病理解剖分析[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艳;杨剑秋;;40例围产儿死亡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秀荣;李广太;;妊娠人生大事,务使母婴安全——五年围产儿死亡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晓宁;城市孕产妇围产儿死因有变[N];健康报;2002年

2 徐东坡;郑州围产儿缺陷率上升[N];河南日报;2006年

3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 过伟华;围产儿尸体解剖处理告知有讲究[N];健康报;2011年

4 记者 蒋炜宁;死亡孕产妇中2/3家中非法接生[N];宁波日报;2006年

5 韩建梅 陈李杰 陈茂梁;胎儿畸形仍是围产儿主要死因[N];健康报;2006年

6 记者付东红;增补复合营养素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N];健康报;2013年

7 ;牙周炎可致早产[N];健康报;2005年

8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郑惠方;孕期切莫小视瘙痒[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慕欣;早产风险早知道[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苑先文;业绩倬倬展英姿[N];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磊;围产儿神经发育现状及小儿脑瘫ATG5和ATG7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秋瑜;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先天性心脏病母体孕期监测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刘斌;大气污染与公众健康:空间溢出与非线性解释[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3 颉亚辉;庆阳市2012-2017年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分析[D];兰州大学;2018年

4 沈静;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蔡桂举;74例围产儿死亡与231例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6 唐辰;天津市2010~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现状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

7 杜秀萍;山西省围产儿死亡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吴玲霞;上海某区接产医院2006-2011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9 于莎;171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桂兰;浙江省2006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82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