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杀鼠剂选择压力下黄毛鼠抗药性相关解毒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2:07
目的探讨抗凝血杀鼠剂选择压力下黄毛鼠抗药性与代谢解毒酶的关系,为阐明黄毛鼠抗药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标仪分别检测黄毛鼠血清和肝脏中相关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细胞色素b5(Cytb5)的含量和活性,并进行不同类群间的比对分析,分析这种差异和抗药性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种群中,无论是敏感鼠还是抗药性鼠,肝脏中解毒酶的含量及活性均高于血清中的含量和活性,其中肝脏中NQO1的含量和活性、Cytb5的含量在敏感鼠和抗药性鼠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08,P1=0.037;t2=2.515,P2=0.031;t3=2.281,P3=0.046),且敏感鼠高于抗药性鼠,而血清中3种酶的含量和活性、肝脏中CYP450的含量和活性以及Cytb5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种酶中仅肝脏NQO1的含量和活性、Cytb5的含量与黄毛鼠的抗药性相关,推测鼠类对抗凝血类杀鼠剂的抗药性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
【文章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测定结果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NQO1的活性方面,敏感黄毛鼠血清和肝脏中NQO1的活性分别为(261.34±10.01)和(364.02±8.54)m IU/L,抗药性黄毛鼠血清和肝脏中NQO1的活性分别为(279.12±10.30)和(335.69±7.35)m IU/L,经检验,敏感和抗药性黄毛鼠血清中NQO1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8,P=0.244),而肝脏中NQO1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P=0.031)。见图4。图4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NAD(P)H醌氧化还原酶1活性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及其与VKORC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 姚丹丹,姜洪雪,刘福佳,冯志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6)
[2]两种诱导法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影响[J]. 汪希兰,宋磊,张龙,王翠芬,谢金才. 贵州医药. 2017(09)
[3]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抗药性的遗传机制[J]. 宋英,李宁,王大伟,刘晓辉.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6(05)
[4]香豆素类化合物代谢研究进展[J]. 徐倩,徐国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3)
[5]血凝反应法检测黄毛鼠对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的可行性研究[J]. 隋晶晶,高志祥,姚丹丹,冯志勇,颜世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3)
[6]黄毛鼠对抗凝血杀鼠剂回避行为的初步研究[J]. 姚丹丹,冯志勇,隋晶晶,颜世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3)
[7]广东省作物种植区害鼠群落结构调查研究[J]. 高志祥,林伟松,冯志勇,姚丹丹,隋晶晶,颜世祥. 中国植保导刊. 2011(06)
[8]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监测[J]. 冯志勇,姚丹丹,黄立胜,陈玉托,邱俊荣. 植物保护学报. 2007(04)
[9]德国小蠊抗性与敏感品系细胞色素P450生化特征的研究[J]. 曾晓芃,于彩虹,高希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03)
[10]NQO1酶及其被氧环境诱导表达的研究进展[J]. 夏小俊,金中初. 生理科学进展. 2002(03)
本文编号:2930940
【文章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年06期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测定结果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NQO1的活性方面,敏感黄毛鼠血清和肝脏中NQO1的活性分别为(261.34±10.01)和(364.02±8.54)m IU/L,抗药性黄毛鼠血清和肝脏中NQO1的活性分别为(279.12±10.30)和(335.69±7.35)m IU/L,经检验,敏感和抗药性黄毛鼠血清中NQO1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8,P=0.244),而肝脏中NQO1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P=0.031)。见图4。图4 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NAD(P)H醌氧化还原酶1活性的测定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东省江门市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及其与VKORC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 姚丹丹,姜洪雪,刘福佳,冯志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06)
[2]两种诱导法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的影响[J]. 汪希兰,宋磊,张龙,王翠芬,谢金才. 贵州医药. 2017(09)
[3]鼠类对抗凝血类灭鼠剂抗药性的遗传机制[J]. 宋英,李宁,王大伟,刘晓辉.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6(05)
[4]香豆素类化合物代谢研究进展[J]. 徐倩,徐国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3)
[5]血凝反应法检测黄毛鼠对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的可行性研究[J]. 隋晶晶,高志祥,姚丹丹,冯志勇,颜世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3)
[6]黄毛鼠对抗凝血杀鼠剂回避行为的初步研究[J]. 姚丹丹,冯志勇,隋晶晶,颜世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03)
[7]广东省作物种植区害鼠群落结构调查研究[J]. 高志祥,林伟松,冯志勇,姚丹丹,隋晶晶,颜世祥. 中国植保导刊. 2011(06)
[8]黄毛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监测[J]. 冯志勇,姚丹丹,黄立胜,陈玉托,邱俊荣. 植物保护学报. 2007(04)
[9]德国小蠊抗性与敏感品系细胞色素P450生化特征的研究[J]. 曾晓芃,于彩虹,高希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03)
[10]NQO1酶及其被氧环境诱导表达的研究进展[J]. 夏小俊,金中初. 生理科学进展. 2002(03)
本文编号:2930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9309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