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组学在环境化学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3-26 22:09
进入环境化学物的数量日益增长导致基于动物毒性测试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满足当前需求,亟待变革。伴随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暴露组学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通过对环境外暴露和机体内暴露水平的动态监测,研究生命不同时期(尤其是生命早期)环境混合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在风险评估中引入暴露组学,系统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为构建暴露-生物标志物-疾病发生网络提供可靠依据。本综述从暴露组学研究进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概述暴露组学在环境化学物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54(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计算毒理学的发展及技术在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张睿,陈雯.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08)
[2]生物监测在新兴污染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J]. 朱炳宇,周博,李查德邓,许成昊,袁涛.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5)
[3]生物监测在暴露组评价中的应用[J]. 胡贵平,陈章健,唐仕川,贾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02)
[4]基于生物标志物和暴露组学的环境与健康研究[J]. 冷曙光,郑玉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11)
本文编号:3102322
【文章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54(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计算毒理学的发展及技术在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张睿,陈雯.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08)
[2]生物监测在新兴污染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J]. 朱炳宇,周博,李查德邓,许成昊,袁涛.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5)
[3]生物监测在暴露组评价中的应用[J]. 胡贵平,陈章健,唐仕川,贾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02)
[4]基于生物标志物和暴露组学的环境与健康研究[J]. 冷曙光,郑玉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11)
本文编号:310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10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