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在某企业预防职业伤害作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在某企业预防职业伤害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研究调查了解某企业员工既往接触意外伤害及接受安全培训的现状,既往对安全意识的重视情况,对“白金十分钟”理念及自救互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入“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将白金理念融入企业安全培训中进行培训调查,探讨既往企业救护安全培训存在不足,探索此培训方法的优势,为企业安全管理及培训提供新思路、新模式,达到预防职业伤害的目的。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在培训前,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学历、月收入、工龄、婚姻、工作性质等因素,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从某天然气制造企业17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包括空分分厂、气化分厂、净化分厂等)随机抽取180名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前用问卷一进行调查,培训后用问卷二进行调查。(二)研究方法:1.调查方法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采用自制问卷就企业员工培训前后安全意识和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当场发放问卷填答,当场收回。培训前后分别用问卷一和问卷二进行调查,各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96.1%。2.调查内容问卷一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学历、月收入、工龄、婚姻、工作性质等);2.基本问题(安全意识、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白金十分钟知识的了解及对安全培训的意见和建议);3.基本安全知识,12个题目(判断生命体征、心肺复苏基本知识、触电、火灾、踩踏、中毒、外伤、出血、烧烫伤、扭伤的意外伤害及自救互救知识);问卷二在问卷一的基础上加入对培训效果的评价。3.培训方法以白金十分钟的理念和技术作为核心内容进行培训,采取多媒体授课,强化互动示范体验,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培训。4.数据分析方法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现况调查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培训前后得分情况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既往遇到意外伤害情况及对既往培训的态度和评价情况调查44人(25.4%)处置过家人或同事意外伤病的救护过程,意外伤害以轻伤为主,为脚扭伤、擦伤、烧烫伤、车祸伤、摔伤等。超过90%的人认为安全培训有意义,均有超过20%的人认为既往的培训模式不理想;125人(72.3%)选择单位培训是获取安全知识的主要方法,其它培训方法(专业救护培训、网络、电视学习报纸、书籍学习、其他)是获取安全知识的辅助方法。(二)对“白金十分钟”知识了解情况69人(39.9%)听说过“白金十分钟”,各种途径(“电视、报纸”、“网络”、“他人描述”、“其它”)获取“白金十分钟”知识的比例相当,无统计学差异。培训前后分别有133人(79.8%)、152人(87.6%)选择白金十分钟的时机是留给大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员工安全意识情况培训后较培训前意识提高,培训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员工平时不注重安全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疏忽工作区域逃生路线。(四)自救互救的意识情况培训前后“遇到意外伤病选择呼叫120”分别有162人(93.6%)、165人(95.4%),χ2检验值为0.501,P值为0.4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培训前后“工作中如果遇到同事出现意外伤害”、“在路边遇到昏倒的人选择主动去帮助”、“家人或同事遇到紧急意外伤病(害),你能不能去救护”,χ2检验值分别为23.043、25.073、48.354,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小于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五)自救互救技能情况1.总得分及各组得分差异性比较培训前后分别得分为[25.00~91.67(58.96±15.30)]分、[16.67~100.00(77.94±15.35)]分;经t检验,t=15.058,p=0.0000.05,培训后总成绩高于培训前。2.各组题目回答情况的差异性比较“火灾”、“踩踏”、“中毒”、“搬运”、“烧烫伤”、“判断心跳停止”、“判断意识”、“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扭伤”正确率培训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六)对培训效果评价1.对培训效果现状调查165人(95.4%)认为“白金十分钟”培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实用;165人(95.4%)认为这种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必要性;171人(98.8%)认为能够教会一些急救技能;在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学习自信心均有所收获。165人(95.4%)认为这种“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非常需要,并对培训(从内容、效果、形象、语言、有用程度等方面)效果评价非常好;96.0%员工认为既往培训与“白金十分钟”培训结合的方法优于既往培训方式;142人(82.1%)认为对既往培训基础上,加入“白金十分钟”培训方式非常满意;对于一次安全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认为40~50分钟最合适所占的比重最高,为68人(39.3%),其次为1~1.5小时,49人(28.3%)。2.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109人(62.9%)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多演练模拟,注重授课和培训方法,定期和经常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增加提高自救互救意识,要求专家或者专业人员授课。3.最感兴趣的方面138人(79.8%)提出了观点,包括:急救的知识、理念和处理方法:心肺复苏术、判断生命体征、气道异物梗阻的解除,讲课的形式、方法和气氛(图文并茂、互动性强、参与操作、结合实例等),白金十分钟理论,自救互救及时效性理论。4.需要改进的方面69人(39.9%)提出了改进意见,包括:多实操、多实践;仔细、细致、丰富培训内容,加强互动,加长培训时间、多急救事例和知识、多常识和基础性知识。结论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企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教育机制和培训体系,保障了企业安全运营管理和员工安全作业,单位培训作为该企业员工获取安全知识的主要途径,员工显示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技能。但既往培训缺乏医学救护知识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培训方法机械单一,不能深刻深入员工的思想。“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作为急救医学的新理论和培训方法纳入企业安全培训,在既往培训基础上应注重医学基本急救知识的普及,强调自救互救技能及时效性规律,其创新的培训模式,改善既往形式化的教育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均起到积极作用。新方法的纳入,培训后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都的到提升。员工从主观积极肯定此次培训,白金十分钟理念和知识体系作为急救、自救互救的传播理念,与企业培训结合探讨预防企职业伤害培训模式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有必要借鉴并纳入企业培训体中。
【关键词】:白金十分钟 自救互救 安全培训模式 企业 职业伤害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3
【目录】:
- 中文论著摘要4-8
- 英文论著摘要8-14
- 英文缩略语表14-15
- 前言15-17
- 对象与方法17-19
- 结果19-30
- 讨论30-35
- 结论35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39-51
- 一、文献综述39-47
- 参考文献44-47
-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47-49
- 三、致谢49-50
- 四、个人简介50-51
- 附·调查问卷51-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欣;生死瞬间——《自救互救术》读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杨顺秋,李若惠,张静,米继民;部队战时自救互救与平时训练的调查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06期
3 万荣;郑慧瑛;曾韶美;;476名基层官兵自救互救知识的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10期
4 李雅平;周梅;司帷;李艳菊;;武警某部队官兵自救互救知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7年09期
5 刘伟;;基层中队自救互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医学;2009年09期
6 刘希廉;冯艳荣;李彦;;美陆军自救互救及战斗救生员培训情况[J];人民军医;2010年01期
7 阳艳;肖婷婷;温智勇;朱崇源;廖善奎;李德姬;黄丽桥;马肖雯;石奕楷;马娇凤;吴映红;林均常;张展华;;医学生防灾与自救互救能力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0期
8 赵京生;肖雪青;袁跃彬;姚玉川;;2200名部队官兵烧伤自救互救技能的现况调查及干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9 张晓峰;刘训勤;;美军自救互救培训概述[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6期
10 张向先;毛常学;;自救互救技术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J];人民军医;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铜山;胡卫建;唐伟革;魏薇;;普及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提高灾难自救互救能力[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3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暨创伤脓毒症、中毒救治新进展推广学习班、灾害医学研究进展高级研讨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何忠杰;马俊勋;;树立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搞高大众自救互救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丹阳;周荣斌;程霞;;装甲车辆乘员日常训练自救互救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刘丹阳;周荣斌;程霞;;装甲车辆乘员日常训练自救互救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何忠杰;;急救白金理论与实践[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岳茂兴;刘志国;徐冰心;李建忠;李轶;化楠;;火场逃生自救互救及火灾的救援和伤员救治[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岳茂兴;刘志国;徐冰心;李建忠;李轶;化楠;;火场逃生自救互救及火灾的救援和伤员救治[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华;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2 尹香力 章靖;自救互救 多留一条“生命通道”[N];贵阳日报;2010年
3 ;自救互救这门必修课怎学好[N];惠州日报;2014年
4 ;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怎么办?[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张献怀;13个城市启动自救互救活动[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奚冬琪;自救互救:在十分钟里和死神赛跑[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朱侠;《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2万册紧急空运灾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马志德;普及应急急救常识 推广自救互救技能[N];西藏日报(汉);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敏;自救互救缘何遭遇忽视?[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孟令坤;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启动[N];常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云凤;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方案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2 李志辉;“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在某企业预防职业伤害作用的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年
3 胡苏珍;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安全培训模式在某企业预防职业伤害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15669.html